在派出所内响起的枪声,1980年天津站派出所特大持枪袭警事件始末

史典籍说 2025-04-24 11:09:33

从穿着打扮来看,似乎是要去远行,但只带了两个小包,没有其他行李,这又不太像长途旅行的样子。即使是流浪人员,也不会如此简单地上路。

马幼航随即上前对那三人展开问话。

"黑脸"表示他们此行是为了执行公务任务。

马幼航问道:“你们这次出差是去哪个地方?具体任务是什么?有没有带介绍信?”

马幼航接过一张介绍信,上面清楚地写着:“现有XX、XXX、XX、XXX四位同志前往你处洽谈业务,请给予接待。此致敬礼。”信件的抬头和公章显示来自内蒙古某旗的某个单位。然而,当马幼航询问“蜡黄脸”和“白脸”关于出差的细节时,两人却显得犹豫不决,无法明确回答。

马幼航心中疑虑加深,他再次审视介绍信,质问道:"信上明明写了四个人,现在怎么只有三个?还有一个去哪了?"

一向沉稳的“黑脸”这时也显得有些不自在,结结巴巴地说:“那个……我们在北京站的时候,不小心走散了。”

三人顿时神色大变,显得十分不安。马幼航摆了摆手,安慰道:“别瞎猜了,听说你们少了一个同伴?我这就帮你们联系北京方面。”

面对路秀峰的审问,“黑脸”表现得异常冷静,每问必答,没有露出任何马脚。与此同时,在审讯室内,另一名等待询问的嫌疑人目睹了“白脸”和“蜡黄脸”从大包中拿出四把54式手枪,迅速将它们别在腰间的两侧。这一场景让目击者事后回忆起来仍感到震惊。

路秀峰当时不清楚询问室的具体情况。他刚审完“黑脸”,把人押到东边的拘留室关起来。接着,他把“蜡黄脸”从询问室叫到值班室,让他把口袋里的东西全掏出来检查。等“蜡黄脸”说“掏完了”,路秀峰接着问:“你身上还有别的吗?”

听到这番话,“蜡黄脸”瞬间脸色苍白。路秀峰注意到他神色异常,立刻从座位上起身,打算亲自检查。就在这一瞬间,“蜡黄脸”的表情骤然扭曲,眼中透出凶狠的光芒。他猛地掀起上衣,露出了别在腰间的两把54式手枪。

路秀峰和路明动作迅速,一发现“蜡黄脸”腰间露出枪械,立即上前左右夹击,牢牢控制住他的双臂,并迅速将其反扭到背后。就在路明刚夺下“蜡黄脸”腰间双枪的瞬间,他猛然抬头瞥向询问室方向,脸色骤变,急忙向路秀峰喊道:“后面有危险!”

路秀峰听到路明的警告,迅速转头,发现西屋询问室的玻璃后面,“白脸”正握着两把54式手枪,枪口直指他。路秀峰立刻放下“蜡黄脸”,让路明处理,自己则迅速弯腰,朝询问室冲去。刚到门口,就看到“白脸”一脚踢开门,随即抬起左手,朝路秀峰开了一枪——“砰!”

子弹从路秀峰背后飞过,在他背上留下一道伤口。这时,“白脸”试图逃跑,但路秀峰迅速冲上去,徒手将他推进了问询室。两人在室内展开激烈打斗,眼看“白脸”处于下风,他掏出手枪,朝路秀峰连开两枪,子弹击中胸口,路秀峰随即倒地,鲜血直流……

在值班室里,路明和“蜡黄脸”正打得不可开交。路明刚抢到一把54式手枪,立马对准“蜡黄脸”扣扳机,结果枪却没响,原来根本没上膛。就在路明手忙脚乱地给枪上膛时,“蜡黄脸”抓住机会,猛地一拳砸在路明头上。这一拳力道十足,打得路明头晕目眩,站都站不稳,直接摔倒在地。

路明艰难地从值班室的地面起身,手握已经装弹的54式手枪,瞄准了“蜡黄脸”。就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瞬间,“白脸”突然从问询室冲出,朝路明开了一枪。子弹击中了他的大腿,剧烈的疼痛让他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值班室北墙边。尽管受伤,路明仍咬牙坚持,向“白脸”开枪反击。然而,伤痛使他的射击动作变形,准头大受影响,连续两枪都未能命中目标,子弹仅仅擦过“白脸”身旁。

在值班室休息的刘伍兴和孙荣源听到动静,立刻穿过院子赶到现场。他们发现路明正倒在北墙边,几次试图起身都没成功。路明艰难地指向门外,急促地说:"快追!那个留着二茬头(指'白脸'的发型)的人!"

审讯室内传来急促的呼喊:“赶紧,别让他跑了!”

路秀峰同志中弹倒地后,说出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因失血严重,他未能撑到医护人员赶来,英勇地献出了生命。他的离世,让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失去了依靠。

对方有些紧张,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就是随便看看。”

“这不关你的事,赶紧离开!”

“行,马上出发。”

孙长林表面上假装绕道而行,实际上是想从背后包抄“白脸”。就在这时,身穿警服的刘伍兴赶了上来,举起手中的“毛瑟”C96手枪,朝“白脸”开了一枪。子弹击中并穿透了“白脸”的腹部,他身体一颤,但立刻反击,连开两枪。一颗子弹打中了刘伍兴的右腿,另一颗击中了他的右臂,刘伍兴瞬间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通过审讯得知,“黑脸”原名白永胜,“蜡黄脸”叫王新国,“白脸”是梁大东。这伙人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军分区临河县的枪械库偷了枪支后逃跑。他们原本打算坐车去东北,计划搞几件“大案子”,结果在天津站被警察拦下盘查。白永胜和王新国在审讯时都提到:“那两个警察(路秀峰和路明)真是不要命!”

两代人,都是铁路警察,都是英雄。父亲和儿子,肩负同样的职责,传承着同样的使命。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展现了无畏与奉献的精神。两代人的坚守,铸就了不朽的传奇,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