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蛇不打三分罪,打若不死七分罪,农村一些老人经常说遇蛇要么不打,要打就一定要打死,打而不死会后患无穷…
人类对软体爬行动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比如:蛇、蚂蝗、蚯蚓、壁虎这些常见的生物,其中“蛇”最让人避之不及,很多人都是“谈蛇色变”。
夏季正是蛇类活动最频繁的时候,它们喜高温,一般出没在潮湿、阴暗的茂密草丛中,偶尔也会在正午的时候爬到石头上“晒太阳”。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人类避免不了会和蛇“狭路相逢”,小时候家里也经常会出现蛇的踪影,胆小的人遇到蛇会飞快逃离,而一些胆子大的人则会把这个“不速之客”打死。
那么遇到蛇该怎么办,到底要不要打,如果打而不死会留下什么隐患呢?
遇蛇要么不打蛇类的外形虽然看上去让人毛骨悚然,但它们天性胆小和敏感,遇到一丝风吹草动便会快速逃离,通常情况下蛇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只有蛇类在受到惊吓和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它们才会发起反击,这个时候就会利用自己的“牙齿”和“毒液”去攻击“敌人”。
蛇虽然有毒,但是除了罕见的“眼镜蛇”之外,我们平时遇到的蛇类毒性并不大,如果不小心被蛇咬了之后,只要及时注射“血清”就不会危及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蛇也是有益动物,它们是“鼠类”的天敌,专门吃有害庄稼的“田鼠”,也会吃糟蹋粮食和传播疾病的“老鼠”,同时蛇类更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相互制约。
一旦食物链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会受到破坏,这对人类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综上所述,如果不小心遇到蛇,我们大可不必害怕,只要你不去主动招惹它,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你的,只要避开它们就行了,尽量不要去打。
如果打了,就一定要打死说了这么多,这里也就到了重点,为什么打蛇一定要打死,如果打而不死会有什么后果,难道没打死的蛇真的会“报复”人类吗,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
千万不要走开,接着往下看你就会恍然大悟…
1、没打死的蛇会生不如死
众所周知,蛇是一种爬行动物,它们是没有四肢的,只能靠着身体的左右蠕动来行走,蛇的身体长度决定了他们行动的速度,尺寸越长的蛇跑得就越快,反之则慢一些。
首先:都说“打蛇打七寸”,因为这是蛇最致命的部位,只有打这里才能让它们瞬间毙命,但很少有人知道蛇的“七寸”在哪里,在慌乱中也顾不上去打蛇这个最致命的部位。
很多人遇到蛇之后打到的都是它们的身体后半部分,因为你虽然瞄准蛇的头部或者中间部分去打,但是蛇的行动速度非常快,在你打下去的那一瞬间,他们也在快速逃窜,这个时候就会打到他们的后半部分。
上面已经提到了,蛇的致命部位在“七寸”,而“七寸”所在的位置在蛇的头部以下,也就是上半部分,如果打的是蛇的下半部分,他们是不会死亡的。
在这个时候,蛇的身体组成部分少了一截,尺寸也变短了,这使他们无法正常地爬行了,行动变得迟缓,没有能力去捕捉猎物,只能眼睁睁看着猎物在眼皮底下跑掉了。
无法捕捉到猎物就缺少了食物来源,而且也不会马上死亡,只能活生生地饿死,这对蛇来说是“生不如死”。
然后:蛇生活的地方都是在那些阴暗、潮湿的草丛和水中,这样的生存环境极易滋生细菌和病毒。
如果没有把蛇打死,它们的伤口无法自愈,在潮湿的环境中感染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慢慢地开始发炎、腐烂,久而久之全身溃烂而死。
这是一种漫长而痛苦的过程,简直“生不如死”,所以如果打蛇了,一定要把他们打死,让它们少受一点折磨,“打若不死七分罪”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2、没打死的蛇具备攻击性
小时候隔壁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至今依然感到后怕,也明白了“蛇”这种动物是有灵性的。
那是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隔壁村的一名老汉在庄稼地打了一条蛇,当时用锄头将蛇从中间部位劈成了两半,蛇在挣扎了几分钟之后便没有了动静。
老汉以为蛇已经死了,便从蛇的旁边走过,准备继续干农活,没想到那条蛇并没有死,在老汉从它身边走过的时候,他突然蹿过来紧紧咬住了老汉的腿。
当时那名老汉被吓坏了,用力去甩自己的腿,但那条蛇仍然紧紧咬住不放,后来在村民的帮助下才将那条蛇制服了,被咬后老汉的那条腿肿了一个月才康复。
所幸那是一条没有毒性的水蛇,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有些人说蛇和黄鼠狼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当它们受到人类的伤害以后会选择报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蛇的视力非常有限,只能看到一米左右的事物,而且无法辨别静止的物体,只能看到移动的东西,而他们辨别事物主要靠听力和热量感应。
所以蛇报复人类是误传而已,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分辨人类的面貌特征,怎么去报复?而且它们在受伤以后连爬行都成问题,哪还有能力去报复?
不报复并不代表没有打死的蛇没有攻击性,隔壁村的那名老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蛇虽然看不见,但是他们具备敏锐的听力,也能感应到不远处人体的热量。
当人类看见蛇不动的时候以为它已经死了,但如果没有打它的“七寸”部位,它们是不会立刻死亡的,不动只是在“装死”。
如果这个时候人们掉以轻心从蛇身边走过,蛇就会通过听力和感应得知有东西靠近,在受了巨大惊吓情况下,蛇就会对靠近身边的生物发起攻击,从而让人们误以为蛇是在“报复”。
老人们说的没错,遇蛇要么就不打,要打就打死,这是经验之谈,也是有科学根据的,这和“报复”无关。
如非必要,遇蛇还是不打为妙,因为它们不会主动去攻击我们,只是外形看上去让人胆怯而已。
同时“蛇”也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蛇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