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网络视频,让青岛啤酒瞬间登上了热搜,并深陷“小便门”风波。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由于“小便门”事件影响,让青岛啤酒的股价,在短时间内大幅下跌,两天损失几十个亿。
甚至有网友调侃:这是史上最贵的一泡尿!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一场闹剧还是故意为之?
1)巨大影响
10月19日,在青岛啤酒三厂的原料车间内,一个穿着工作服,头戴着安全帽的工人,翻过啤酒原料仓的围栏后,竟然毫无顾忌地就地小便。

而这个场景恰好被远处的摄像头拍个正着,此视频传到网上后,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网友对此也是各种调侃:
“难怪青岛啤酒颜色黄,原来里面加有特殊原料!”
“秘制配方,你们还敢不敢喝!”
“这是史上最贵的一泡尿!”
……
青啤作为全国知名品牌,视频中的行为影响极其恶劣,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

但这一事件发生后,青岛啤酒并没有及时提出任何补救措施,不仅如此,还在第一时间删除许多自媒体平台的“小便门”视频。
而与此同时,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关于此事的“反转”信息:
该视频中的人员并不是本厂职工,视频拍摄地也并非青岛啤酒原料车间,视频是外包的装卸工在某运输车车厢内拍摄的……
而青岛啤酒官方直到视频发布24小时后,才正式发布信息;已向公安机关报警,涉事人员已被抓获,并封存了视频中所涉事的原材料!

仅此而已,此后再没有关于视频的任何跟踪解释。
而在此期间,“小便门”事件仍在不断发酵,很快成为国内各大平台的热点,并被闹得沸沸扬扬。
而与此同时,这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青岛啤酒的“小便门”事件,在国外互联网上的相关视频和图文就高达300多万条。
韩国电视台甚至采取循环播放的方式,来报道此次青岛啤酒的“小便门”事件;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都把它作为新闻进行播报;
……
可以想象到,这次“小便门”事件的影响之大,以至于视频发出后仅两天时间,就有30亿青啤市值无故蒸发。

这起事件的发展不免让人担忧,因为截止目前,这已不仅仅是一起食品安全问题,更涉及严重的信任危机!
2)如何面对
青岛啤酒创立有120年之久,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它在市场上占有广泛的份额以及忠实的消费群体。

在国外市场上,他更是占据了中国啤酒行业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作为国内的酒类巨头,“小便门”事件不但让青啤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他还可能面临消费者的投诉、索赔、退货等法律责任,而最关键的是,青岛啤酒一旦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这种损失将是多少金钱也无法弥补的。
所以,青岛啤酒怎么才能顺利度过“小便门”事件的信任危机,是他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危机法则里面有个“24小时黄金定律”,意思是在遇到危机后,尽快对负面信息做出反馈,从而达到扭转局面的目的。
在如今这个自媒体时代,24小时的空闲期,足以让各种猜测和误会不断酝酿和发酵,并让所有负面信息迅速传遍全网。
当真相还未穿上鞋子,谣言已经把世界跑遍!
这次国内外对青岛啤酒的大量负面报道,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说明。

况且,目前公众对此事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和媒体报道的视频,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目前最关心的是这件事的解决方案。
任何的敷衍、推诿、隐瞒只会让事情越来越严重,反而更加剧公众的质疑和猜测。
即使“反转”所言属实,也不能成为辩解或开脱的理由,毕竟网上流传“小便门”事件真实存在!
因此,不管此次事件有没有“反转”,青岛啤酒都必须拿出足够证据进行解释,而不是事件背后的复杂情节和利益纠纷。
“小便门”事件的真相,需要青岛啤酒官方及时地向消费者公布,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大众的疑虑,恢复企业的声誉。
3)应对方法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所以一旦发生问题,应该主动承担责任 及时回应舆论。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危机来临时,要积极采取措施,并快速拿出有说服力的解决办法。
因为危机的解决办法和态度,是当事方重塑信誉唯一机会,而在这点上,海底捞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7年,记者卧底海底捞,揭露了其内部不堪的卫生状况:用火锅勺掏下水道、食品柜里钻老鼠、餐具笤帚一块洗等一系列视频。
视频后,曾生意火爆的海底捞被多家媒体竟相报道,成了舆论的焦点,网友更是对其口诛笔伐,评论区满满都是对海底捞的指责辱骂。
但没想到是,深陷低谷海底捞,最后凭借完美的公关将舆论来了个神奇大反转!
面对危机,“海底捞”立马第一时间下达通知:300多家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立即关门整顿!
并在3个多小时内,董事会直接出面承担责任,还高调地表示不让一线员工背黑锅。
与此同时,发布了诚意满满的道歉声明,并在随后提出了详细的整改措施。
这一系列行动堪称“神操作”,对此次危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遏制作用。
不仅如此,“海底捞”为了防止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同时也为了消除公众的疑虑,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不仅将厨房透明化,让食客可以随时监督 还将后厨通过视频向消费者公开……
海底捞秉承着“员工我养,锅我背、错我改”的端正态度,得到了一片赞扬之声,以至于很多人表示“选择原谅”了。
“海底捞”成功为本次危机止损,不但及时挽回了海底捞的信誉,还在重新开业后,迎来了销量疯长的局面。

“海底捞”已经为青岛啤酒做出了表率,现在就看青岛啤酒是否能拿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了。
4)反省
青岛啤酒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和口碑好的民族企业,民众们也许并不希望此事,损害到青岛啤酒的品牌和市场地位,青岛啤酒更不应该因为这件事而受到打击。
希望青岛啤酒能够正视现在遇到的困难,尽快查明真相,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此外,我更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被网络谣言所引导,也不要因为个别事件而否定整个行业或品牌。
我们相信,只要采取有效方法,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产品质量,青岛啤酒一定能够走出这场危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作者:冰灵
编辑: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