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所有红尘中人,无不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上起点各异的人生旅途,个性化的背景环境叠加个性化的基因组成,演绎出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生……。
所有人都云集在各类物质资源构建的有形三维空间与时间维度所组成的四维域中,在意外与明天循环往复的交替赛程中,挣扎、折腾、亦或享受着各自的人生。
如果要准确定义人生的维度,笔者以为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
一、健康
“前半程凭命挣钱,后半程花钱保命”是一类典型人生画卷的特写,也是当今社会似乎愈发显性的一种蔓延态势。
在无数人的现实体验中,似乎始终裹挟着生态环境所赋予的种种被动与无奈。尽管深感迷茫与困惑者一定不在少数,但不得不说,“无论如何,健康才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有形载体。
有人说,“如果把人生比作1与N个0的有机组合,那么,健康就是那个居于首位的数字1”。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极其契合生命意义的生动比喻,没有了健康,生命将不同程度地趋于灰暗,直至浑然无色……。
放眼现实,无论是形势所迫,还是欲望使然,疲于奔命、恣意透支健康的,有之;喜怒哀乐、放纵情绪内耗的,有之;沉迷享乐、作息失衡的,有之;胡吃海喝、摄耗不调的,有之。种种有意或无意的“知行合一”,正悄无声息地吞噬着人们的健康体魄,关键是“仍有好多人始终毫无觉察,甚至是一意孤行地执意维继”,真可谓“令人不胜堪忧”!
二、认知
近期,“认知边界决定一个人的财富上限”等正能量,似乎正以某种无形加速度在坊间迅速蔓延。按理说,这是一个可喜的社会场景,但真正能走心入耳的群体人数才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教育体系始终是影响大众认知的主导力量。但令人扎心的是,整个教育生态仿佛更多地是被政治权威、既得利益及人性道德等深度绑定,成为个性发力的无形桎梏。
比如,某种意义上讲,当生时期被极致灌输的多是与现实社会诸多“匪气”格格不入的德性礼数及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螺丝钉”,使得刚出“象牙塔”的莘莘学子们常常出现“水土不服”的冲弱寡能……。
另外,住房、医疗、教育等高耸云端的山大压力,无形之中把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人围追堵截在“即便是三头六臂也难脱‘穷忙’困境”的无限折腾与挣扎中难以自拔,根本无暇顾及“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财富
说起财富,不得不提起令世人“只能望其项背”的犹太人群体。
犹太人群体虽然只有世界人口总数的0.2%至0.3%那么大,可他们这个族群造就的巨大影响力却是无可置疑的。犹太人中聚集了大量举世闻名的顶级富豪,比如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和哈默家庭等等。他们掌握着全球的经济命脉,被誉为世界第一商人。在美国的财富榜单上,前400名的富豪家庭中,犹太人竟然占据了其中的23%;在华尔街的精英群体中,超过一半都是犹太人;在全球最富有企业家的名单中,犹太人几乎占到了一半;在美国的高校教师队伍中,大约有20%的教授是犹太人;在荣获诺贝尔奖的美国人中,有高达31%比例的是犹太人……。
犹太人之所以能在财富领域中大放异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们从不羞于谈钱,更不羞于谈赚钱之道!”而且,犹太人的父母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们如何去赚钱,如何去学习赚钱的方法。
反观我们的家长,从小就拼命向孩子们灌输,“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一切与金钱财富毫无关系,人们普遍性地敌视和排斥“铜臭味”。结果呢,普遍的现象是“能维持基本生活就已是阿弥陀佛了!”
四、情感
情感方面,无论亲情、爱情还是友情,青一色被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塑造得“纯洁高尚”,稍有“悖逆”,必然会招致形形色色的道德标签与频频飘来的异样目光,令普通凡人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不堪的是,有多少人受制于“比脸还干净的袋子”,即便是血缘亲情,在赡养老人与抚养子女方面,也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顾此失彼,就是“干倒自己也于事无补”!
一方面,无形的赚钱路径似乎总被既得利益者们牢牢把控;另一方面,与财富相匹配的自我认知全靠自己在社会舞台中缓慢淀悟,多少人未曾等到“有所感悟”的那一刻,就已步入了“花钱保命”的人生下半场,真是可叹可悲!
有人说,“钱能解决的事都不叫事”,看似极具道理,但放眼现实生活,有多少人面对所谓的“钱能解决的事”,因自身捉襟见肘的经济窘境而手足无措!试想,此等情况下,所谓的各类情感,还靠什么去经久维继?
五、社会
每一位世间之人,都无法摆脱自身固有的社会属性,我们也常被谆谆教导,“每个人都理应肩负起历史或时代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
说心里话,笔者也极其认同社会责任的类似说法,但世间所有“履责”无不是“得有前提支撑的”,具体的前提,相信大家都懂得!
结语
愿笔者绘就的《五维人生画卷》,能给屏前的你带来些许人生启示。果真如此,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