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人都觉得,凭解放军目前的实力,统一台岛只是时间问题,现实恐怕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我们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台军本身,更可能是一整套由美西方构建起来的“高科技+代理人”战争网络。
从俄罗斯在乌克兰陷入持久战的教训看,战前被看作“几周搞定”的军事行动,最后却演变成难以收场的泥潭 。
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指挥系统始终未被彻底摧毁,那么,解放军是否也会面临类似难题?又该如何破解以“星链”为核心的信息优势体系?
【镜鉴俄乌】
乌克兰虽然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面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军事大国,外界普遍预计它将迅速落败,但实际情况却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
在战争爆发之前,很多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军队凭借世界第三强的军事实力,应该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摧毁乌克兰的军事力量,迅速结束战斗。
事实却证明了这种乐观预期的错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乌克兰始终没有丧失有效的指挥系统。
在战争初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通讯和指挥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打击,试图通过摧毁敌方的指挥网络来瓦解其战斗力。
但是乌克兰却依靠美国提供的“星链”卫星通信系统,将原本脆弱的指挥系统迅速恢复并加强。
这一系统的运作方式相当简单有效:每25名乌克兰士兵配备一台“星链”终端,使得战斗中的指挥、通信和情报共享几乎不受传统方式的干扰。
“星链”系统的部署,使得乌克兰即便在传统通讯设施被摧毁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较高的指挥效率,这种情况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这种高科技的“信息战”中,俄罗斯的传统火力优势逐渐被削弱,无法迅速压制乌克兰的反击,反而被拖入了持久战的泥潭。
台海局势的特殊性使得我们面临的战斗背景与俄乌战争有所不同,但信息化作战的核心依然相似,只要敌方能够维持有效的指挥系统,战争的进程就会变得异常复杂。
那么,台岛上部署的“星链”系统,是否真能改变战局,还是说它仅仅是个技术性障碍?解放军又该如何才能确保战场上的“信息优势”?
【隐于地底】
自1949年国民党政权败退以来,蒋介石便开始在岛内密集修建地下设施,尤其是战时指挥所。
这些地下工事的建造目的是为了应对可能的战争,并尽最大努力确保指挥系统的安全性,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位于台北郊的“衡山指挥所”。
“衡山指挥所”是一个普通的地下指挥中心,它按照美国总统战时指挥所的标准设计,集成了先进的电力供应、储水系统以及防御设施。
更为惊人的是,该指挥所甚至声称能抵御当量2万吨的核爆炸,可以想象,这座地下指挥所具备极其强大的防护能力,使得台军在面对解放军的进攻时,至少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指挥和协调能力。
“衡山指挥所”的建设,并非单纯为了应对常规战斗,它还被设计为应对最极端情况下的战争需求。
在地下指挥所的内部,有领导人的生活区,还配备了先进的通讯设施,确保即使在电磁脉冲(EMP)或核爆炸等极端环境下,指挥系统依然可以正常运转。
更重要的是,指挥所内部设有多重避难通道,一旦战局变得不利,台军高层可以通过这些通道迅速撤离到更安全的地点,避免遭到“斩首”。
解放军如果想要迅速瓦解台军的指挥体系,简单的导弹打击显然无法奏效,尽管“衡山指挥所”被设计成了几乎无懈可击的防御堡垒,但无论多么坚固的地下设施,都不能彻底消除战斗中的风险。
即使台军依赖“衡山指挥所”这种坚固的地下指挥中心,面对现代战术的高度精确性,指挥所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它的应有作用,仍然未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解放军完全可以通过激光制导、钻地弹等高技术武器,精准攻击这些关键设施,这样一来,台军的指挥系统能否继续在地下坚持下去,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因此,解放军在进攻台岛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地面和空中力量的部署,更要思考如何打破敌方地下设施的防御。
那么,解放军是否能够通过现代化的作战手段和技术,成功破解“衡山指挥所”这样坚固的防线,快速摧毁敌方指挥中心,赢得战争的主动权呢?
【“天”与“地”】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优势往往决定了战局的走向,而美国在过去几年里,已经通过“星链”卫星系统向乌克兰提供了持续的信息支援,令俄罗斯军队无法彻底摧毁乌军的指挥和通讯体系,如今,美国显然准备将这种做法复制到台岛。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麦考尔曾公开表示,如果台海爆发战事,美国将不会坐视不管,甚至在解放军发起收台战役时,可能会派遣美军直接介入。
通过这番言论,美国公开表明了对台海局势的干预态度,考虑到美国在全球战略中的角色,这种介入可能意味着,不仅解放军要面对台军,还有可能与美军直接对抗。
美国计划在台岛上空部署“星链”卫星系统,曾在战场上极大增强了乌克兰的指挥调度能力。
通过这一卫星系统,乌克兰能够重新建立其战术通讯网络,即便其传统通讯设施被摧毁,仍能维持与前线部队的实时联系,美国将这种技术引入台岛后,将使得解放军的收台战役变得更加困难。
一旦“星链”系统覆盖台岛,解放军虽然可以利用远程导弹摧毁地面通信设施,但却无法彻底切断敌方的指挥链条。
即便台军的地面通讯设施被摧毁,卫星信号依然能确保指挥系统的运转,解放军在摧毁台军指挥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无法预见的技术性障碍。
现代战争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兵力对抗,它更是一场信息与科技的博弈。
如何在“星链”系统和其他先进通信技术的加持下,有效摧毁敌方的指挥系统?如何确保在面对外部干预时,解放军仍能维持信息优势,快速获取战场关键情报?
【制胜之道】
未来的台海冲突,显然不是一次单纯的军事对抗,它更是一次信息化战争的全面较量,信息的流动、指挥系统的控制以及战场上的高科技干预,决定了胜负的走向。
解放军要想在这一场复杂的战争中占据主动,必须超越传统的战术部署,采取更加创新和精准的手段,特别是在信息战和电子战方面。
解放军必须加强对信息体系的建设,要构建一个能够抵御外部干扰的全面信息安全网络。
在战前,解放军可以通过自主研发的卫星通信系统、地面通信系统和加密技术,降低对外部依赖,减少因“星链”等外部卫星系统介入而带来的隐患。
通过建设高效且安全的指挥体系,解放军可以确保战时信息流畅,不受敌方干扰,如果美国的“星链”卫星系统在台岛上展开覆盖,解放军必须准备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通过部署先进的电磁干扰设备,解放军可以在关键区域内形成“信息屏障”,切断卫星信号与台岛之间的通讯链路。
这种干扰技术不仅能限制敌方通信,也能打乱敌方指挥系统的协同作战能力,从而有效削弱敌军战斗力。
最为重要的是,解放军需要灵活应对战场上的各种突发情况,迅速发现并摧毁敌方的“星链”接收终端。
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做法类似,解放军可以通过电子侦察和信号定位技术,精确锁定敌方卫星终端的位置,实施精准打击。
一旦摧毁了这些关键设备,敌方的卫星通信将失去作用,从而彻底瘫痪台军的指挥系统,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解放军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形成快速反应机制。
只有在战前,做好信息战、电子战的各项部署,并确保技术力量的优势,解放军才能在未来的收台战役中占得先机。
如果解放军在信息技术上能够充分掌握主动,战场上的指挥与协调将变得更加高效,战局的发展也会更加有利。
而战场上并非所有因素都能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即使解放军在信息战和电子战中占据优势,如何在解放台岛过程中避免陷入复杂的城市战争和民间抵抗,地重中之重。
【结语】
面对复杂的战场形势,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准备,解放军的优势不仅在于强大的军事力量,更在于应对未来战争的决心与智慧。
解放军的优势不仅在于强大的军事力量,更在于应对未来战争的智慧与战略眼光,通过现代科技的全面支撑和精准打击,我们定能在台海冲突中取得胜利,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
【参考信源】
环球网 2013-12-06《台湾军方新大楼曝光 密道直通衡山指挥所(图)》
环球网 2024-04-02《什么信号?赖清德今将听取防务简报,台媒称将破例上任前进“衡山指挥所”》
任何难题的背后,都是美国在作怪。所以,解放台湾,我们面临的难度超乎想象,最坏的结果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小火慢炖、牛刀杀鸡!消灭台独有生力量!不以占一城一地为先!
还是按毛主席教导的去做: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为什么炮击金门时没有这么费事我们的内政别国无可干涉
解放军只要拿出解放战争的气势消灭一切反动派,什么骨头都炸碎。
毛主席的军事指导思想“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敌制胜战而必胜。
衡山指挥所经营建设了很多年!我们能想到方法人家早想过对策了。花岗岩山体里挖出了一个空间,咱们现有的钻地弹对他影响不大。内部也就恍几下而已。
言之有理,台湾山区易守难攻,
逆耳忠言,非常好、赞!警惕性不能松懈。即使“死狗”也要当活狗打,才能保障自身安稳。
四面环海一孤岛,衡山指挥所更是登岛后一孤山,围剿时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封杀即可,根本不用派人去抓
既然是光纤,那就得连到外面嘛,不晓得怎么保持联络[捂脸哭]高人解读一下!?————指挥所内部采用了特殊的光纤网络,即使遭到核爆产生的电磁脉冲影响,其电路系统也能够正常运转,从而保证指挥所与外界的通讯联系。
牢记除内鬼,居安思危,忘战必危!
解放军历来都遵循毛主席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军事指导思想!
很少看到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应该小看台湾,假如真像那些文章说的那么容易的话,台湾早回来了。
清除内鬼,亮剑必胜!
发生战争了,性质就不同了,不叫中国人打中国人了!只有胜利为目的!
战场瞬息万变,具有许多的不可预知、预测性……!
想来我方会有考虑的,,不会轻敌,牵一发而动全身,,,肯定会谨慎,,无需多言,,
说的有道理!相信中国能解决这道难关!
中国也有星链系统,各打各的仗,中国应早有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