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兰,英语Ukraine,乌克兰语Україна,原意是边界地区、边陲之地。
这个“边”,是13世纪蒙古帝国在征服基辅罗斯后,对分裂出的西南边境地区的称呼。
之后,在700年历史长河中,蒙古、立陶宛、波兰、沙俄、苏联,都曾做过它的主人。
其间,它也间或独立于天下,但在世界政局风云变幻、大国博弈的历史硝烟中,这片利害攸关的土地,总不能独善其身。瓜分合并,分裂分割,是常有的命途。
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宣布独立,至今年方30载,就又迎来了战事。
纵观历史,“乌”云密布频现的背后,有3个客观因素,可作命运注脚。
乌克兰地理位置关键。
它位于欧洲东部,东接俄罗斯,北邻白俄罗斯,西边与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小国为邻,是一个位居欧美势力与俄罗斯地缘政治之间的中间地带。
东西两股势力的历史性博弈,必然让这个弱小的“居中派”不得安宁,不论立场偏东还是亲西,都不得好评。
况且,历史决定,俄罗斯对它的感情和关注度,超乎任何外力。乌克兰想当老好好,周全于各方,维持平衡,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宽阔的第聂伯河,乌克兰最大的河流,自北而下,把乌一分为二。东西乌克兰,工业农业优势各异,亲俄亲欧泾渭分明。这一切,都为这个国家的动乱,平添了几分骚动的基因。
首都基辅,正好居于大河之上,画龙点睛一般,昭示、统领着东西乌克兰乃一统一而独立的国体。
但地理的现实、历史的样板、政治的博弈,让人对这条蜿蜒的河流,不禁联想到朝韩之间的三八线。
只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领,愿意看到自己国家领土被分裂。没有任何一个元首,不会为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而热血奋战。
乌克兰生存如此多艰,不选三八线,它的未来在何方?
2400年前,中国哲人孟子曾有类似的解答。
滕文公问他,滕国,一个位于齐楚之间的小国家,“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说,这个国策,不是由你我能谋划断定的。只有一个办法,深挖城河,高筑城墙,与民死守,即便战死也不投降,老百姓也会效仿,共同捍卫家国完整与独立。只有这样,“是可为也”。
这就是成语“间于齐楚”。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懂得这道理,所以,在俄乌战斗打响后, 他穿上军装和士兵并肩战斗,发表演讲说,自己的老婆孩子家人都在乌克兰,他要和乌克兰人民并肩战斗,绝不投降,“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余勇固然可贾,但真理到底站在哪一边,还需看飞机大炮的力量。
除了位置特殊,无法复制之外,乌克兰还有两个让世界垂涎的优势,肥沃的土地和享誉世界的粮食。
打开地形图,我们不难发现,60多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大部分都是一望无垠的平原,约占70%。
更令人羡慕的是,其国土面积的2/3,都是黑土地,占世界黑土总量的1/4。加上丰富的水系,温热带的气候,这里天然就是一个广袤而肥沃的大农场。
而事实上,乌克兰一直有着“欧洲粮仓”的美誉。
该国的玉米、小麦、葵花籽,一直雄居全球农产品出口前列。
譬如玉米,美国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玉米出口量为2亿吨,乌克兰玉米出口3350万吨,占比16.4%,出口量占本国产量的80%。
另据有关机构数据显示,2020、2021年,我国进口葵花油170万吨,其中64%是来自于乌克兰。
而同年,我国从乌克兰进口大麦257.53万吨,占我国大麦进口量的28%。
同时,乌克兰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机械工程、钢铁生产,以及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东部顿巴斯地区,欧洲第四大煤矿,被称为“乌克兰的心脏”,可开采量超100亿吨。
苏联时期,乌克兰是这个国家的粮食担当、能源担当、钢铁担当、军事战备担当
令希特勒对此垂涎三尺,预谋了好久,终于在1941年6月22日突然偷袭了苏联,而第一个打击、占领的目标,就是乌克兰。
俄乌战事之前,乌克兰为中国人所熟知,或许更多的在于八卦,乌克兰美女什么的。
乌克兰民族,系欧罗巴人种的中欧类型,典型的白种人。
而世界人种颜色统计,乌克兰人的皮肤是世界上最白的。所以,这里的女性格外迷人,金发碧眼,五官精致,曲线完美,说她们是世界最美的女性,并非空穴来风。
乌克兰男女比例为0.86:1,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大10岁。有人认为,这与不断发生的战争内乱不无关系。
实际上,乌克兰令世人瞩目,惊艳于世界,除了它的资源、美女外,还有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
乌克兰文化璀璨,它的油画、芭蕾、舞蹈和音乐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果戈里,俄罗斯文学之父,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
托尔斯泰的巨著《复活》,以其为历史舞台。
我们熟知的励志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正是乌克兰人。
此外,乌克兰有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基辅,它被誉为“俄罗斯众城之母”,还有950年历史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这一切,都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复制的独特的乌克兰。
只是,战争的硝烟为世界蒙上了阴影。对此,我们能做的,只能以历史为鉴,唯祈和平,永矢弗谖!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