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第三轮间接谈判落幕:分歧仍存,和平曙光何时现?

沐沐熬夜 2025-04-28 21:48:43

美国与伊朗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展开了第三轮间接谈判,这场持续约6小时的会谈,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下缓缓落下帷幕。在前两轮高级别对话的基础上,本轮谈判首次引入专家级技术团队磋商,这一变化让外界对谈判走向充满期待。然而,美伊之间的分歧究竟还有多大?达成协议又需要多久呢?

此次谈判的一大亮点,便是首次引入了经济领域专家。伊朗外长阿拉格齐透露,下一轮谈判中,伊朗原子能组织的专家也可能加入其中。这意味着,伊核问题谈判已经从宏观层面的原则探讨,逐步迈入了更具体、更深入的技术性议题阶段。专家团队的加入,无疑为后续谈判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让双方能够在更专业的领域进行交流和协商。

在谈判范围上,伊朗方面态度坚决,始终强调谈判内容仅限于伊核问题,拒绝将其他议题纳入其中。阿拉格齐明确表示,前三轮会谈中,双方都严格遵守了这一原则。不过,他也指出,伊美双方在宏观层面和细节问题上依然存在明显分歧,这些分歧有轻有重,情况复杂。双方都计划在下轮谈判前加强研究,试图找到缩小分歧的办法。

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声,也给谈判带来了一丝积极信号。他表示,此次会谈确认了双方基于相互尊重和持久承诺达成协议的共同愿望,下一轮高级别会谈初步定于5月3日举行。这似乎预示着,尽管分歧仍在,但双方都有继续谈判的意愿。

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即伊核协议)以来,美伊关系就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伊朗一直坚定地捍卫自身依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并要求美国全面解除制裁。与此同时,伊朗不断提升铀浓缩丰度、加快部署先进离心机,这一系列举动让美方忧心忡忡。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通报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让美方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伊朗已拥有丰度超过60%的浓缩铀储备,虽然距离核武器所需的90%还有一定差距,但远远超过了伊核协议规定的3.67%上限。美方担心伊朗的核活动会转向军事化,因此要求伊朗完全停止铀浓缩活动。然而,伊朗方面态度强硬,明确表示这一要求“不可接受”。在伊朗看来,铀浓缩活动不仅关系到能源和技术自主权,更关乎国家主权和地缘政治利益,绝不能轻易放弃。这种在制裁解除和核活动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成为了双方谈判的核心障碍,如同横亘在美伊之间的一座大山,难以跨越。

阿曼记协主席穆罕默德·阿莱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直言,美伊双方在铀浓缩水平、解除制裁机制等关键议题上仍存在明显分歧,目前的谈判更像是在“管理危机”,而非彻底解决问题。在他看来,短期内达成全面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谈判可能会持续至少数月,甚至更久。

阿莱米还提到,伊朗方面也在争取时间,增加谈判筹码。特别是在当前地区局势迅速变化的背景下,伊朗需要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谈判地位。他认为,美伊谈判的目标更多是防止局势失控,而不是在短期内达成全面协议。

卡塔尔哈马德·本·哈利法大学副教授史蒂文·赖特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谈判的前景。他认为,美伊双方技术团队此次愿意展开深入接触,表明两国在此轮谈判中态度认真。从维护地区稳定的角度考虑,这种实质接触值得延续。但他也提醒人们要保持理性预期,因为谈判中的戏剧性迅速突破并不常见。“建立信任需要时间,利益需厘清,执行与监督机制需明确,而这一切都无法一蹴而就。”

赖特强调,若要达成可持续协议,各方必须具备灵活性,理解彼此的世界观。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近期达成所谓“大战略协议”的可能性不大,但通过积极、渐进的信任建设措施降低风险,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美伊第三轮间接谈判虽然有了一些新进展,但核心障碍依然存在,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不大。国际社会都期待着双方能够保持耐心,通过对话和协商,逐步解决分歧,为地区和平与稳定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