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讯】2025年4月4日,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在曼谷主持召开第六届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与技术合作组织(BIMSTEC)领导人会议,主题为"繁荣、可持续、有韧性、开放"。作为21年后再次轮值主席国,泰国推动通过《曼谷行动计划2025-2028》,计划设立5000万美元区域灾害应急基金,并加速推进连接曼谷-仰光-达卡的"黄金三角经济带"建设。然而,缅甸军政府代表参会引发争议,缅甸民族团结政府(NUG)发表声明称其"非法政权无资格参与国际合作",为峰会蒙上政治阴影。

会议通过《BIMSTEC灾害应急响应协议》修订案,决定建立覆盖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联合预警系统,共享气象数据与应急资源。泰国提议设立的5000万美元专项基金,将用于培训专业救援队伍及购置先进设备,预计覆盖区域内80%的高风险地区。
技术突破案例:
泰国True集团与新加坡星展银行合作开发的区块链物流追踪系统,已在曼谷港试点运行,集装箱通关时间缩短40%。
印度TCS公司为缅甸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培训,首批覆盖仰光500家企业,预计产值增长20%。
数据支撑:
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BIMSTEC成员国灾害应急响应效率较东盟低37%,年均经济损失超120亿美元。
- 泰国商业部数据,2024年泰企通过跨境电商出口额达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47%。

峰会通过《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计划在2027年前建成曼谷-仰光-达卡经济走廊。该走廊将整合泰缅铁路、缅甸皎漂港等项目,形成"陆海内外联动"的物流网络。建成后,区域内贸易成本预计降低22%,物流效率提升40%。
重点项目进展:
泰缅铁路二期达府至妙瓦底段)获泰国内阁批准,预计2026年通车,将使曼谷至仰光运输时间缩短至6小时。
缅甸皎漂深水港项目重启招标,新加坡PSA国际港务集团提交技术方案,设计年吞吐量1.2亿吨。
挑战与争议:
印度对克拉运河项目持保留态度,担心削弱其在孟加拉湾的战略地位。
缅甸军政府与地方武装在皎漂港控制权上的争议,可能影响项目推进。

峰会期间,泰国与印度、缅甸签署《安达曼海域联合反恐协议》,计划每半年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此外,泰缅边境部署联合巡逻队,打击毒品走私及电信诈骗,近期已破获3起跨境电诈案件,逮捕200余人。
民生项目落地:
泰国卫生部与缅甸、孟加拉国建立远程医疗系统,覆盖边境地区500万人口,疑难病例会诊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
教育合作方面,泰国设立1000个"BIMSTEC青年交流计划"奖学金名额,涵盖数字技术、现代农业等专业。
争议焦点:
缅甸NUG批评BIMSTEC"承认军政府合法性",呼吁国际社会抵制其参与区域合作。
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对立,可能影响BIMSTEC内部协调。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指出,BIMSTEC的数字转型计划有望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但需注意数字鸿沟问题。"缅甸数字基础设施覆盖率不足30%,可能导致合作成果分配不均。"该行数据显示,区域内65%的中小企业缺乏数字化能力,需加强技术援助。
泰国法政大学区域研究中心主任颂猜认为,佩通坦政府的务实外交为泰国赢得主动权。"通过主导数字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泰国正在重塑其在区域事务中的领导角色,但需平衡大国博弈与周边关系。"

本文数据来源:曼谷邮报,亚洲开发银行,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