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经典诵读古诗词《赠别》

智慧山丘无限 2025-03-16 16:30:41

​​​​​​

赠别(二首)[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

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字词注释

娉娉(pīng)袅袅:形容女子身态轻盈柔美。

十三余:指妓女的年龄。

豆蔻梢头:豆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二月初豆蔻正含苞待放。梢头是豆蔻的最稚嫩部分。女子十三四岁被称为豆蔻年华。

卷上珠帘总不如:此句意思是卷起珠帘所见到的女子,谁也不如自己赠诗的女子美。

樽:酒杯。

心:指蜡烛供点燃的烛芯。

垂泪:指蜡烛点燃后流下的烛泪。

诗词译文

轻盈柔美正是十三岁的年华,就像二月豆蔻含苞欲放。看遍扬州十里长街青春佳丽,卷起珠帘所见女子谁也不如你。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像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却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到天明。

特色赏析

杜牧得到朝廷新的任命,离开扬州去长安赴职,写此诗赠扬州妓女。有人说,此诗是赠歌女张好好的,恐怕不只专赠一人。

第一首诗赞美女子年轻漂亮,如含苞欲放的豆蔻,并夸张地说她的娇媚在女子中无与伦比,表达了诗人对她的倾慕和赞美,情感真挚而热烈。

第二首诗抒写难分难舍的离情别绪。本是多情,因为要离别了有些舍不得,在告别宴席上总也没有笑容,好像是无情;并借蜡烛作比,用“垂泪到天明”表达离别的痛苦。借物抒情,生动的烘托别离的不舍和痛苦,情感真挚深沉,余韵悠长。

这两首诗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离别之情写得缠绵婉转、细语绵绵,艺术手法也是不错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成为名句,广为传诵。但诗中以士大夫语气写女子的美貌与别情,却有些轻浮。

0 阅读:6

智慧山丘无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