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市场恐慌发生时,哪怕是基本面好的公司股票,也可能跟随大潮被投资者一起抛售。此时投资者就有了持有避险资产的需求。
当市场中的避险情绪上升,比如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忽然宣布对全球大部分国家征收关税时,股市整体都会下跌,绝大部分股票都会受其影响而被抛售。哪怕一个公司的业绩和进出口贸易无关,其价格也会被大盘带动而下跌回撤。在这个时候,有些投资者会觉得他需要一些“避险资产”,或者“投资保险”,来保护他的投资组合,维持他的理智,帮助他在价格暴跌时不至于被迫出售那些长期看好的股票。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资产可以帮助投资者达到“保险”的功能呢?
第一个选项是政府国债。这里的国债,主要指那些信用评级比较高的发达国家政府国债,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由于发行这些国债的国家政府信用评级比较高,市场对他们比较信任,几乎不用担心他们像阿根廷政府那样违约,因此这些国家的政府国债是很多投资机构最青睐的“保险资产”之一。
国债向投资者提供的避险价值,在经济下行时比较突出。当经济增速下跌,或者经济体进入衰退周期时,一般来说央行会降息来刺激经济。基准利率下跌的话,一般会带动中期和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跌,从而推高国债价格,给投资者带来“保险”的功能。而当市场恐慌时,很多人会预期别人买入更多国债来实现“避险”,那么这种预期会达到“自我实现”,造成更多人购买国债,推高价格,再次帮助投资者实现“避险”。而当经济处于增长周期时,只要央行不采取激进的升息策略,买入国债的投资者不用担心政府违约,可以心安理得地获得利息收入。
如此一分析,投资者便可以理解,国债几乎是一种“万能保险”,在各种情况和周期下都能为投资者带来不错的回报。国债的这种特性,帮助投资者在不需要牺牲回报的前提下,降低整体的投资组合波动。这也让国债成为很多投资者,特别是大型投资机构青睐的必不可少的资产之一。
当然,严格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资产是真正万能的,国债也不例外。国债的弱点,在高通胀时期变得非常明显。央行为了应对高通胀压力,往往会快速升息。这样整个利率曲线都会快速提高,导致国债价格大跌。很多投资者对于2021-22年发生的情况记忆犹新:美国央行美联储在短短的18个月内将基准利率提高了400多个基点,导致美国国债价格大跌。在2022年,发生了非常罕见的一幕,那就是不管是股市,还是债市,都发生下跌,投资者简直是无处可逃。
目前,美国1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大约为4.3%左右,可以给予投资者不错的利息回报。同时,国债在股市发生恐慌的时候也能够发挥避险功能。只要央行不再像2021-22年那样在短时间内急速升息,那么国债还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可贵的避险价值。
除国债以外,还有什么其他避险资产呢?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黄金。
在危机时刻,黄金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愈发凸显。在投资者看来,黄金不像纸币可以被无限印发,因此黄金可以有效抵御通胀风险。每个人可能对于不同国家发行的货币的保值功能产生争议,但是大家对于黄金的看法可能更加趋同,没有人会嫌自己屯的黄金太少。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黄金价格上涨了50%左右。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但是,黄金价格的波动性也不容小觑。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当市场处于危机前和刚爆发危机时,黄金受到追捧,但往往也冲高到不可持续的高位。然后当危机解除,市场趋于平静时,黄金价格又开始大幅度回落。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截至2008年3月的一年时间内,黄金价格大涨近50%。然而随着贝尔斯登与雷曼兄弟倒闭,黄金价格又开始暴跌,从每盎司1,000多美元跌到700多美元。所以投资者如果想通过黄金避险,就需要承担择时的风险,并且做好坐过山车的准备来接受黄金价格的上下波动。
很多人可能已经不太记得,除了国债和黄金外,其实美元也是一个典型的避险资产。
前摩根士丹利策略师 Stephen Jen 曾提出过一个金融理论,叫做美元微笑曲线,来解释美元在不同经济环境下为何能表现强势的现象。在全球风险上升、经济衰退或金融市场动荡时,投资者寻求“避险资产”。美元因其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以及美国国债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资产。此时,资本流入美国,美元升值。这是美元微笑曲线的左半边。而当美国自身经济表现强劲时,比如科技股大涨、GDP持续扩张或者利率上升时,全球资本会回流到美国去追逐收益,导致美元也升值。这是美元微笑曲线的右半边。一些年纪大一些的投资者,在感受到市场危机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把手中的现金换成美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一个重要底层逻辑,是它还继续是全球储备货币,也就是所谓的“美国例外”理论。具体来讲,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美国是一个特殊的例外存在。从二战结束以后到今天,国际上的贸易、海运和金融规则秩序基本都是由美国制定并维持的。这也意味着,如果“美国例外”规律不再有效,那么美元自然也不再符合“避险资产”的要求。
举例来说,前些时间网络上有传言称,特朗普团队考虑推动所谓的“海湖庄园协议(Mar-a-Lago Accord)”,打击持有美元的外国投资者。目前特朗普和全世界各国对着干,发起全球性的贸易大战,其他国家如何应对,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像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产生动摇。
总而言之,当市场恐慌发生时,哪怕是基本面好的公司股票,也可能跟随大潮被投资者一起抛售。这个时候投资者如果想要继续持有资产,并且减少回撤,那么就有持有避险资产的需求。大致来讲,常见的避险资产有国债,美元和黄金。值得指出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万灵药,哪怕是提供保险价值的避险资产,也不能保证投资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亏钱。更好的选择,是多元分散,把不同国家的不同资产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帮助投资者减少回撤波动,获得一个更加平缓的投资回报曲线。同时投资者应该坚持长期,不要被短期的市场噪音过度影响。当今的金融世界,几乎每隔几天就有重大新闻,任何一个新闻都可能造成市场波动,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频繁择时并获得好的投资回报,是非常困难的,投资者要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