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书法老友问我,下面这幅书法,怎么读?我看到这幅字后,感觉风格特别熟悉,看到落款后,才发现,这是伟人毛主席的书法作品。对于喜欢书法的朋友来说,认出这幅作品的作者,并不难,一眼就能辨别出来。但要识别其中的文字内容,还是有些难度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书法的写法特点,看看能不能一点点认读出来。
这幅作品,一入眼就能看到,它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出独到的个性特点。格调也是新颖的,让人眼前一亮。主席的字向来以豪放著称,笔画间气势磅礴。可眼前这几个字,笔走龙蛇间又带着几分含蓄,让人捉摸不透。
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这里的字迹,通篇上采用了这种竖向的排布方式,是一种非常潇洒自然的状态,一上眼,就能够感觉到,这绝对出自一位练家子之手。线条上的表现,是十分自然的,几乎是一种笔笔连带的状态, 甚至有的字迹,就是典型的一笔字的形式,这种状态,相信,对你来说,也是一种新鲜的存在。
一开篇的第一字“独”,就给人一种恢宏之感,直接将这种大气感拉满,虽然第一个横笔写得比较含蓄,并且竖笔的书写,更加让人有些意外,重笔起笔,不过,在行笔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渐渐消失了,不过一个挑笔,直接将气势拉满。
而末尾的 “雪” 字,起始的两点下笔便瞬间营造出十足的气势。仔细观察,两点之间呼应巧妙,牵丝引带处理得恰到好处,给人一气呵成、流畅自然之感 。而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到一些草圣张旭的笔意,但是,更多地却表现出毛体书法的筋骨之美,并且,这种骨感,表现的也更加突出。
在这之中,个性的点画同样是醒目的。以长横笔为例,这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其起笔与收笔间有着显著的照应关系,起笔时尽显温润之感,而收笔处则呈现出顿笔形态,前后呼应,相得益彰 。
事实上,此处的字迹,尽管书写得已颇具水准,然而,不知你是否会同我一样,总觉其中欠缺了些什么。所缺的,正是那股文化韵味。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并不是仅局限给那些风云人物,它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同样有着深远影响,不是吗?一起加油吧,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在此,向各位书法爱好者发出请求,希望大家分享见解。这十四个字,究竟是什么内容?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我们一起解开这道文化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