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强:濛溪河遗址是四川的独特文化名片

企业家日报 2025-04-24 16:50:40

“濛溪河遗址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这里不仅让我们能够触摸到祖辈生活的痕迹,更是一张彰显独特魅力的文化名片!”4月24日,国家文物局发布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成功入选,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李后强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今年3月13日至14日,李后强就曾前往濛溪河遗址进行调研。“实属罕见、难得、珍贵!”在他看来,濛溪河遗址出土的动物和植物遗存展现了约8万~6万年前古人类的广谱资源利用模式,具有“五性”。

同时性,是同时发现有大量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很好关联性并存性;唯一性,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唯一发现有大量植物遗存的遗址;丰富性,是旧石器时代物质遗存和相关行为要素最丰富最全面的遗址;密集性,是旧石器时代石器、木器、骨器、动物、植物特别是可食性植物密度最大、利用最多的遗址;颠覆性,濛溪河遗址改变了距今10万年到5万年是“东亚人类文明静默期”的学术看法,其系统植物利用、艺术萌芽行为等早期人类复杂活动,从长度、宽度、高度、深度等维度彻底颠覆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濛溪河遗址从2022年启动发掘至今,已经发现石器3万多件,动物遗存18万多件,还有6万多颗植物种子、果实以及不少木器、骨器。今年伊始,考古专家又发现15个新遗址群点,目前遗址点总数已达97个。”李后强认为,对濛溪河遗址的研究要坚持系统观念、进化观念和全球观念,从整体性、世界性和现实性上进行精准把握。

“濛溪河遗址如果继续拓展发掘可能发现人骨遗存。”李后强推测道。从考古现场可见,该遗址可能是由远古废弃的存放废料的“土窑洞”塌方形成,是国内旧石器遗址中展示人和环境关系最清楚、最系统、全要素的遗址,还原了晚更新世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目前发掘面积很小,随着发掘面积增大可能出现与“资阳人”类似的人骨遗存,还有更多物种面世。

“这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濛溪河遗址来说,既是对过去挖掘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探索的激励。目前的挖掘只是冰山一角,濛溪河遗址还有太多秘密藏在地下等待我们去发现。相信这里还会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远古四川,了解人类文明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李后强充满期待地说。(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何佳欣)

1 阅读:7

企业家日报

简介:做中国企业的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