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大比武:开皇五年】
隋文帝杨坚登基后的第五个年头,那就是开皇五年那会儿。
隋朝刚建立那会儿,国家还没完全安稳下来,特别需要一批能打胜仗的猛将来帮忙统一全国。因此,隋文帝杨坚下令,让自己的亲兄弟,也就是靠山王杨林,来当这次选将考试的主考官,为国家挑选勇猛的将领。
杨林拿到圣旨后,立马把长安的小校场改成了比武的地方,还下了命令:甭管你是啥出身,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你敢来这儿比划比划,只要你有真本事,那都是咱们国家的人才,都会按你的本事给你安排差事。
这事儿一传开,整个江湖都炸了锅,四面八方的练武人立马动身,一股脑儿往长安城赶,就为了参加那场比武大会。
经过好多轮的挑选,最后能被杨林看上的就十个人,这里面还有三个特别出色的。
那三位特别厉害的人物到底是谁呢?
有个人叫魏成,他骑着一匹日行千里的快马,手里拿着一把形状像古月象鼻子的弯大刀,刀法非常厉害,比周围的人都高强,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花刀将”。
尚司朗是第二个人,他头上戴着的是马鸣样式的头盔,身上穿着七翎甲,骑着一匹呼雷豹,手里握的是八宝吸水提炉枪。这四样宝贝跟着他,就像是老虎长了翅膀,人们都叫他“四宝将”。
新永丰,这家伙姓新,名字就叫永丰,他骑着一头金色眼睛、白毛的大骆驼,手里握着一杆四方形的铁槊。这铁槊沉甸甸的,他力气大得很,用起来得心应手。新永丰勇猛无比,大家都叫他“铁槊将”。
在这三个人里头,魏成的武功最厉害,他是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尚司朗排在第二,所以是榜眼。新永丰呢,排在第三,就成了探花。
没想到,正当杨林打算给他们颁奖庆祝的时候,武科考场外面突然有人大声喊话:“王爷,先别急,我觉得这个状元的头衔,还是留给我,来自成都的这位更合适!”
说话间,一匹火红骏马就像从画里冲出来似的,嗖的一下跳进了武科场。
只见那人头上戴着一顶镶着双凤在阳光下闪耀的紫金头盔,身上穿着由大叶黄金片串成的连环战甲,骑着一匹火红如炭的火龙马,手里握着一把装饰着凤翅的鎏金大镗,气势逼人,长得也是一表人才!
这来的是谁啊?哦,原来是隋朝丞相宇文化及的大儿子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今年十五岁整了,他五岁时就拜入了云霞山的紫阳观,跟着紫阳真人学本事。这一学就是十年,他武艺高强,厉害得很。今天,他遵照师傅的命令下山,目的是去保护大隋江山。
杨林瞧见有人来争状元,心里头乐开了花,立马吩咐宇文成都和魏成就地来一场较量。
宇文成都这一出现,杨林可乐呵了,但魏成却气得不轻。他本以为武状元的头衔就要到手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他能不恼火吗?
魏成心里头想着:“宇文成都啊,你这小子才十几岁,怎么就敢这么大胆子胡说八道呢,真是不懂深浅。算了,今天我就得让你瞧瞧,我花刀将魏成的真功夫!”
没想到两人一动手,魏成就被惊到了。别看宇文成都年纪小,可勇猛得很,手里那条大镗舞得飞快,嗖嗖带风,好像还带着雷鸣声似的。
打了二十几个回合,魏成就顶不住了,宇文成都攻势太猛,他只能一个劲儿地往后退,光顾着防守,根本没法反击。魏成心里明白自己不是对手,只能老老实实认输。
结果,这第一届比武大赛的冠军头衔,被宇文成都给摘得了。
之后,宇文成都、魏成、尚司朗和新永丰这四位猛将,跟着威名赫赫的靠山王杨林四处征战,东拼西闯,南讨北伐,挣下了无数战功。
按照各自的贡献,宇文成都被封为了天宝大将军,魏成呢,就成了天威大将军,尚司朗被封为了神威大将军,而新永丰,他被封的是虎威大将军。
【第二次大比武:开皇十六年】
隋文帝杨坚称帝后的第十六个年头,也就是公元596年那会儿。
现在的大隋朝,早已把天下都收入囊中,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太平,社会也安稳得很。不过呢,有些关键的城关口,还缺着能打的将领去守着。这不,隋文帝杨坚又下了道命令,让靠山王杨林再出来,给国家挑些好将领。
杨林接到命令后,他又把长安城的小校场变成了比武的地方,但这回跟上次可不一样。
上次的大比武,主要是为了挑选出征打仗的将领,对老百姓开放,谁都能去试试。但这次的大比武不一样,它是专门为了选守城的将领,主要针对那些当官的后代们。
经过一番仔细挑选,杨林最终确定了七个人。
这七位到底是何方神圣?
头号人物:忠孝王伍建章的儿子,伍云召。
排名第二的是天威将军魏成的宝贝儿子,魏文通。
第三名:勇猛大将尚司朗的娃尚师徒;
第四名:虎威大将军新永丰的儿子,名叫新文礼。
第五名:芜湖的守卫头头左都茂的儿子,左天成。
第六名:平川地区的守备长官华成旭的大儿子华公吉;
第七名:平川镇守使华成旭的二儿子华公义。
这七个人里,打架最厉害的是伍云召。他不仅赢得了这次比武大会的冠军,隋文帝杨坚还封他做了南阳侯。
之后,伍云召被任命为南阳关的主将,魏文通则去了潼关当主将,尚师徒成了虎牢关的领头人,新文礼接管了红泥关,而华公吉坐上了金堤关的头把交椅,他的弟弟华公义则做了金堤关的副手。
【第三次大比武:仁寿二年】
仁寿二年那会儿,正好是隋文帝杨坚做皇帝的第二十二个年头。
这次大比武跟头两回可不一样,头一回是向全天下人开放的,第二回专给那些官员子弟准备的,而这第三回,则是专门给那些江湖上的绿林豪杰准备的。
现在的大隋朝,大战倒是少了,但小打小闹的事儿还是不断。九个省份里,盗贼猖獗,让杨坚很是烦心。
后来杨坚想了想:那些山贼草寇虽然挺招人烦,但里头也有不少厉害角色,我干脆挑些好的收为己用,咋样?
接着,杨坚又下了一道命令,让靠山王杨林重新开启武举考试,邀请江湖上的英雄豪杰来京城切磋武艺,表现突出的都会得到提拔重用。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好奇,为啥大隋朝每次举办武科考试,隋文帝杨坚总要让靠山王杨林来当主考官呢?
主要就是两个方面的因素。
杨林身为大军统帅,手握全国兵马的指挥权,办武科场这种大事,当然得靠他这位大元帅来张罗。
二、杨林呢,他是杨坚的亲弟弟,对大隋朝那叫一个忠心,选将领这种事儿,他来做最合适,毕竟这样能培养出自己的人,要是交给别人,杨坚心里头还真是不踏实。
说正事,这道命令一发布,大隋朝九省的江湖好汉们很快就炸了锅。
那时候的林间小道上,虽然土匪到处都是,强盗肆虐,但真正闹得大的就那么三拨人。
第一条好汉:大隋朝管辖九省的绿林老大,他守在山西泸州的天堂县八里外的二贤庄,人称赤发灵官,真名叫单通,也叫单雄信。
单雄信手下人马众多,势力庞大,更有四位超级得力的手下,被人们叫做东西南北四大头目。
东路的头儿是铁面无私的尤通,也叫尤俊达,他守在山东兖州斑鸠镇的汝南庄。
西路的头号神枪手是谢科谢映登,他住在陕西凤翔府的苍龙岭谢家湾,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勇三郎王勇,也就是王伯当,是南路的老大,他守着河南洛阳汝阳县小王庄这块地方。
北路的老大是大刀王宣,也叫王君可,他守在河北沧州任丘县的五柳庄。
第二股势力:金顶太行山的统领大当家,人称紫面天王的雄阔海。
第三股势力是沱罗寨的头号大佬,金镗高手无人能敌的伍天锡掌管。
在这三位厉害角色里,要说打架最厉害的,得数雄阔海和伍天锡。不过,他俩对长安城里搞的武科场大赛完全不感冒,谁也不愿意去掺和。
单雄信心里琢磨:“雄阔海和伍天锡都不去,咱这边也得找个人去露个脸啊,不然别人还以为咱们绿林好汉怕了那朝廷呢。”
单雄信组织大家开会商量事情,南路的老大勇三郎王伯当主动站了出来,说他愿意去长安城跑一趟。单雄信点头答应了。
王伯当到了长安城,一瞅这比武大会,发现根本没啥真本事的绿林英雄,全都是些没啥能耐的人。
最终,王伯当靠着胯下那匹日行千里的银白色骏马,手里握着一枝装饰着梅花的亮银枪,赢得了武状元的头衔。
肯定的是,王伯当拿了武状元那头衔,但他压根儿没想过要给朝廷卖命,纯粹就是闹着玩儿的。
【第四次大比武:大业十三年】
大业十三年,隋炀帝杨广已经坐了十三年龙椅。
这时候的大隋朝,到处都是打仗的,天下乱成一锅粥。有十八路反王冒出来,还有六十四路兵马在闹腾。他们有的忙着攻打城池,有的抢占地盘,有的占山为王,有的落草为寇,都拉起队伍,自个儿占地盘当老大。
大隋朝这江山,眼下就跟风雨里的树叶似的,摇摇欲坠。靠山王杨林,他身为兵马大元帅,心里那叫一个急啊。
他想要把所有反对隋朝的力量都消灭干净,所以在扬州城里偷偷设下了十个狠招。接着,他找了个借口,说要抢玉玺,让隋朝的皇帝杨广向全国宣布这事儿。
意思大概就是:我当上皇帝后,因为自己德行和能力都不行,搞得国家乱糟糟,老百姓过得挺惨。既然我没本事给大家带好日子,那就得退位让贤。可问题是,这天下能人异士那么多,我该把位子给谁呢?后来,我和朝廷里的大臣们商量了下,决定在扬州搞个比武大会,谁最能打,谁就是老大。不管你是谁,只要在比武大会上拿了第一,我马上退位,还把那金镶玉的玉玺亲手交给你!
杨广那诏书一发布,整个大隋朝九个大省立马炸了锅,各地的英雄好汉们从四面八方都赶了过来。
那可是,一纸皇令震四方,各路豪杰聚扬州!
经过好多场激烈对战,瓦岗寨的神枪高手罗成,骑着他的快马小白龙,手里拿着五钩神飞亮银枪,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四十二名战将,最后成功拿下冠军!
没错,罗成虽说拿了武状元的头衔,但金镶玉玺他可没捞着。说到底,这一切都是虚构的,是靠山王搞的一场计谋罢了。
后来在麒麟山的绝杨岭上,罗成突然调转马头,一记回马枪就把杨林给挑下了马。
杨林过世后,大隋朝没过多久也跟着垮台了。
很多人看到这儿都会纳闷,罗成那会儿不是号称天下第七条好汉嘛,咋还跑去拿了武状元呢?
说白了,就是排在他前面的六位好汉都没跟他动过手。
那前六个英雄好汉到底是谁呢?
头一位:西府赵王,名叫李元霸。
排名第二的是:英勇的天宝战将宇文成都。
排名第三的是:银锤高手裴元庆。
第四名:紫脸猛将雄阔海。
第五名:南阳侯叫伍云召。
第六名:使金镗的高手伍天锡,打遍天下无敌手。
为啥这六个人没跟罗成动手呢?咱们挨着个儿看看原因。
西府赵王李元霸没跟罗成动手,原因是他压根就没去那个玉玺会。李元霸一开始是打算去的,可半道上被他老爹李渊的一纸命令给叫回去了,用的是支令箭。
宇文成都这位天宝大将,没跟罗成动手,其实是因为他手头有事要忙。宇文成都接了靠山王杨林的任务,专门守在武科场那里,他当然就不可能下场去跟人比武了。
裴元庆为啥没跟罗成打上一架呢?其实是因为他那时候已经不在人世了。瓦岗军往南打五关那会儿,裴元庆不小心踩进了八马将军新文礼设下的陷阱,结果在庆坠山的烈火阵里头丢了性命。
紫面天王雄阔海没跟罗成动手,是因为他来得太晚了。等他赶到,玉玺大会都结束了,靠山王杨林已经下令放下千斤闸,打算把在场的英雄好汉一网打尽。雄阔海为了救大家,硬是把那千斤闸给扛了起来,可最后自己却不幸被压死在了闸下。
南阳侯伍云召没跟罗成过上招儿,原因是他已经战死了。伍云召跟高丽国的大将左雄打架时,倒霉地被左雄那匹叫“没尾驹”的战马给踩死了,连跟罗成比划一下的机会都没有。
伍天锡那家伙,号称金镗无敌,但他没跟罗成干一架,原因是伍天锡自个儿先没了。在玉玺大会还没开始的时候,伍天锡被靠山王杨林叫去守天昌关了。谁承想,他把李元霸的马前开路大将梁师泰给干掉了,结果反过来被李元霸给收拾了,一命呜呼。
所以,罗成这家伙走了狗屎运,在比武大会上意外拿了个头名,成了武状元,原来他只是排在第七位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