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多次接到居民反映:南门外商铺前步道因长期受车辆碾压、商户频繁装卸货物,路面出现多处凹陷、砖块翘起,最深处坑洼达十余厘米,雨天积水成潭,夜间通行隐患重重。“老人孩子雨天经过时,总担心滑倒摔伤”“顾客抱怨路难走,生意都受影响”——居民的“烦心事”成了网格员的“心头事”。

面对群众诉求,牡丹苑社区网格员团队迅速启动“未诉先办”机制,以“向前一步”的担当主动破题:一是实地勘察定方案。网格员联合区住建局、市政养护中心现场勘查,精准定位破损点位,结合排水需求制定“分段施工、错峰作业”方案。二是错峰施工减干扰。为降低对商户经营影响,施工队避开早晚高峰,采用“分片修复、逐段开放”模式,5日内完成百米步道全线修复。三是全程监督保质量。网格员每日驻守现场,监督施工材料与工艺,确保新步道兼具平整度与透水性,彻底解决雨天积水难题。
“以前顾客进店总抱怨路不好走,现在大家脚步都轻快了!”便利店老板王先生望着门前焕然一新的步道感慨道。居民张阿姨更是竖起大拇指:“网格员把我们的‘烦心事’当‘自家事’,这样的服务才叫‘暖心窝’!”
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牡丹苑社区以一条步道的修复为切口,探索出基层治理的“主动解题”新路径:通过网格员常态化巡查、多部门协同联动、施工流程精细化管理,实现民生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如今,这条平整的步道不仅畅通了居民出行路,更成为党群连心的“民心路”,让“为民服务”的承诺在细微处落地生根。

修复后
一条百米步道的蝶变,折射出基层治理理念的转变。牡丹苑社区以“未诉先办”破题,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诉求之前,用“主动作为”替代“被动响应”,用“绣花功夫”织密民生保障网。这不仅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层注脚。
文:有料顺义 豆豆 图:魅力旺泉 注:转载注明文、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