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管吧!“毒歌词”害人不浅,“霸王”和“别姬”都出来了

艺然影娱 2023-03-30 15:35:53

“绝望文盲”这个词汇的出现,引发了众人的热议。

拔出萝卜带出泥,“你这个老六、鸡你太美”等诸多网络用词,被官媒痛批:恶俗烂梗。

然而和乐坛中的“毒歌词”相比,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通过文字表达唯美的意境,演唱者和聆听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本是一种“享受”。

但如今的华语乐坛,一颗“毒瘤”正在日渐滋长,到了失控的地步。

杨坤曾经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华语乐坛倒退了10年,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保守。

影视剧的质量,取决于剧本的好坏,演员的演技。

这些年来烂片横行,不否认演技是一个不否忽略的问题,剧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就像是华语乐坛的音乐一样,歌手的嗓音各有特色,本可以走上一个更高的层次,为何人们反反复复聆听老歌?

“毒歌词”、“口水歌”、听起来很过瘾。

但细细观看歌词,着实让人无法恭维,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芒刺背!

《黑桃A》这首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hey ah ah 你是我的宝贝,想你的滋味隐隐作祟”。

幼儿园的很多孩子,即便吐字不清楚,也可以唱出来了。

是不是觉得好奇,孩子怎么能唱出来?这首歌有什么问题?

单独看这么一句,并不觉得哪里有妥当。

但是听完整首歌之后,我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长长的腿一尺八的腰围,此刻我只想亲吻你的嘴,拿来吧你,Mu Ma”。

这样的内容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如果说图个乐呵,也就算了。但是没想到,幼儿园的老师,将这样的歌曲,拿到了课堂上,普及给孩子。

如此露骨的内容,没有含金量,处处透露着低俗。

这些内容,真的适合三四岁的孩子?

平心而论,这首歌确实很火,甚至红遍了整个互联网。

但并不代表,《黑桃A》含有营养,换句话来讲,就是在荼毒孩子的童真世界。

这样的歌曲,在乐坛中并非是个例。

还有《佤咖啡》这首曲目,谜一样的名字,赚足了众人的眼球。

“你四我的迪丽热八,我四你的柳德发”

发音不标准可能是刻意而为之,但无脑的排列和组合,真的是让人头皮发麻。

土到极致是潮流,但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颇有一种在“旱厕喝红酒”的感觉,这就是歌词创作者的意境?

为了博人气,选择剑走偏锋,我不明白这样的内容,在乐谱上跳动,刺痛的是谁的神经?

《燃烧我的卡路里》这首歌,备受健身群体喜爱。

作为电影《西虹市首富》的插曲,这首歌的热度,可谓是红遍了千家万户。

“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锅米饭大盘鸡”

宛如相声报菜名一样,虽然很押韵,我就想问一句,这就是水平?

据说这首歌曲,与王蓉《要抱抱》相似度达到了80%。

76秒对比多处雷同,到底是致敬?还是“参照”我们不得而知。

可以肯定的是,不少人被“洗脑”,沉浸在欢快的曲风之中,完全忽略了歌词的口语化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学猫叫》这首令人尴尬的曲目。

这首歌的特点就是“上口”容易,没有任何的难度,非常容易学会。

“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觉得莫名的起鸡皮疙瘩。

真的是无法想象,歌词的创作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可以将少女恋爱的“撒娇”,与“猫”关联在一起。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在用撒哑的声音,酣畅淋漓的演唱着《光辉岁月》。

再过多年之后,是否会有人继续学猫叫?

根据这首歌,也可以延伸出“我们一起学蚊叫,一起嗡嗡嗡嗡,在你面前睡个觉,你咬我一身包,我的心里好烦躁,你却还在接着吵”?

音乐需要百花齐放,但如此风格,没有任何的文化底蕴,真的不是拖乐坛的后腿?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古装剧的插曲《凉凉》,也是一个让人费解的存在。

坦白来讲,至今为止,我都没有搞清楚。

“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呵护着我”

这句歌词中的思念,都已经成为了“河”,如何又转变成为了春泥?

白浅和夜华情到深处的时候,BGM就会响起。但这样的词汇,毫无任何的关联性,经不起推敲,真的不尴尬?

这些有歌词的曲目,相对来讲可以感受到意境。

甭管“词汇”是否关联,有没有营养价值,至少听众们,在聆听的时候,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唯美的意境。

但《无字歌》的创作,从哼唱到呐喊,被称之为“代表作”,真的是太离谱。

作为华晨宇的代表作,我认认真真的聆听了3遍,整个人的直观感受:心乱如麻。

可能是打开的方式不对?又或者说自身的境界不高?

怀着好奇心,我去了解了一下,华晨宇是如何创造的这首歌曲,突然之间“悟了”。

这位歌手声称,在封闭的情况下,创造《无字歌》。

就像是历史上的“武曌”一样,墓碑上没有留下一个字,留给众人评价。

华晨宇认为填词都是多余的,声音和旋律交织在一起,才是情感上的共鸣。

据说500个人同时聆听的时候,脑海中会产生500个画面。这首音乐的境界非常高,完美无暇。

那种高级的孤独感,是聆听者感受不到意境。我更好奇第二遍再唱的时候,华晨宇是否可以一模一样?

音乐的本身,就是文字和旋律结合在一起,酝酿出来的精神源泉。

好的音乐可以让歌手一夜成名,比如《新贵妃醉酒》的李玉刚,红遍了大江南北。

又如《浏阳河》这首曲目,可以带动旅游景区,吸引到游人如织。

一首好的歌曲,是情感上的酝酿,“词曲”不分离。

真正的实力,应该像黄家驹、黄霑这样。

《上海滩》前奏一响回忆涌上心头,无论在什么时候听起来,内心都会悸动。

快意江湖的《沧海一声笑》,每次聆听的时候,脑海中都会出现,主角们在黄昏下,骑着马告别远去。

《我的中国心》这首录入小学课程的音乐,试问整个华语乐坛,有几首歌可以做到?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一切,烙上中国印”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这首歌曲“振奋”人心的力量,是一种血液文化的传承。

铿锵有力的文字,也通过旋律烙印在了听众的心里。

这些都是黄霑填词,乐坛中留下的辉煌一笔。

反过来再说黄家驹,《光辉岁月》至今仍在流传,仅仅是旋律好听?

多少人学习粤语,beyong创作的曲目,是一种信仰,给人鼓舞和力量。

同样是接地气的词汇,但却带听众震撼人心的力量。

口水歌的创作者,是否应该深刻的反思?音乐的魅力、核心点到底在哪里?

《海阔天空》中那一句“原谅我这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触动了多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理想和现实碰撞出来的“源泉”,每每听起都让人热泪盈眶。

不可否认,依然有很多创作型的歌手,在勤奋耕耘,带来优质的音乐。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苍白无力。

“毒歌词”、“口水歌”的出现,金子逐渐被埋没。

众人一边抱怨,乐坛在不断的倒退,没有了曾经的味道和感觉。

却从未真正的去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歌的魅力,传承至今一遍遍的洗礼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同样是在聆听音乐,为何如今的乐坛“变味”了?

“绝望文盲”这个词汇的出现,不仅仅体现在影视领域,乐坛也有这样的“毒瘤”。

文字是岁月的陈酿,本应该呈现出幽香,如今却像个笑话。

《肝肠寸未断》这首歌,中有这样一句词。

“霸王收起剑,别姬已走远”,虞姬成为了“别姬”,断章取义的填词,不觉得尴尬?

填词的人是否真的去了解,“霸王别姬”这个桥段?

除此之外还有《盗将行》,“我与虎某早餐”,你是多大的胆子,就不怕老虎吃了你?

据说这首曲目,需要站在古人的层次去理解。

“苟政猛于虎也”就是歌词中的“虎”,颇有一种讥讽的味道。

但“早餐”这个现代化的词,拼凑在一起,强行堆砌的高尚,不违和?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传奇”,不是张口就来的“文字拼凑”。

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喜欢老歌,仅仅是“怀旧”的滤镜?

不,这些老歌的词都朗朗上口,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一个故事展开。

旋律和文字双管齐下,会带聆听者一种精神层面的“洗礼”,反观当下的乐坛,这种“瑰宝”正在慢慢的消失。

最近又活了一首“口水歌”,戏腔演唱的《觉悟》。

“我是配角怎敢吃醋,我是过客早有觉悟,我是你不值一提的可有可无”。

第三者的委屈,淋漓尽致的演唱了出来。

这是树立了什么样的价值观?“配角、过客”余生不同路,真的讲述的是“失恋”?

也许每个人聆听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戏腔演唱出如此“委屈”的姿态,很难不让人去浮想翩翩。

“毒歌词”、“口水歌”、“畸形价值观”的传递,宛如“毒瘤”一般,正在失控的发展,有关部门应该管管了。

乐坛不缺这些残次品,想要推动这个行业发展,唯有真材实料,才可以挽回局面。

希望这些“文盲”,不要再挑战歌迷的底线,将机会留给真正有才华的人。

90年代的歌手正在逐个落下帷幕,未来的华语乐坛,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今的你,喜欢听老歌,还是新歌?

4 阅读:3307
评论列表
  • 2023-03-31 22:16

    华晨宇这三个字说一下我都觉得恶心掉价,哎,什么狗屎

  • 2023-03-31 16:10

    一帮没文化的太监都觉得自己比方文山强[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3-04-01 02:19

    双截棍又是什么鬼,半天没搞明白在嚎什么

  • 2023-03-31 10:25

    只从港圈流水线包装出来的三流乐盲娱星成了天王,特别是那个八面玲珑、摸头装逼刘成顶流,而真的言乐人活成了笑话。华语流行文化不衰落天理难容!

    真男人 回复:
    什么叫装逼流?
  • AMW 5
    2023-03-31 17:02

    许巍叫我仗剑走天涯,我却迷失在城市小巷里的繁华!

    流浪的风 回复:
    兄弟是不是在广东已piao到失联?
  • 2023-04-01 07:07

    我还是喜欢两个伟文的词

  • 2023-03-31 23:18

    突然感觉跟他们站一起我还不算文盲[得瑟]

  • 2023-03-31 23:14

    说这么多,作者怎么没来一首打压打压他们

    福豆 回复:
    那你去饭店吃饭一定比厨师手艺好,不然是不是不能说厨师手艺不好,菜不行,不然那菜就跟屎一样你是不是只能憋着,都啥年代了,还你行你上。
  • 2023-03-31 16:01

    喜欢的人多,歌词别太过他就是好歌。你整个镶金边的歌词出来没人听也是辣鸡一顿,世上又能有几个周杰伦

  • 2023-03-30 18:05

    看词还得是许嵩,那么优美的词,你写到作文里都可以。就一句“子落楸枰雨落鸳鸯瓦”,韵味美到极致[大666]

    麦穗小胖 回复:
    方大山又是谁
    平头哥 回复:
    你自己不懂诗句,居然能说是作者的原因[笑着哭]
  • 2023-03-31 22:04

    乐坛仅剩垃圾,网络歌曲更是垃圾中的垃圾桶。

  • 2023-04-01 08:04

    梁博的歌词 是这十年最中意的了

  • 2023-03-31 23:29

    影视剧也好 歌曲也好 其实就是现在制作简单了。所以粗滥横行

  • 2023-04-01 05:56

    还好还没人把贾浅浅的诗编成歌

  • 2023-04-01 02:18

    那个什么花的那个鬼叫个歌就别吹了吧,我TM以为鬼来了。[汗]

  • 2023-03-31 11:11

    《金莲的爱》[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3-03-31 18:25

    都是为了赚快钱,想想当年的《老鼠爱大米》,骂歌也好,骂歌手也好,这种土到掉渣的歌就是火了,受众还很多,我喜欢摇滚、R&B、说唱,后两个不说,我一开摇滚,坐我车里的很多人都觉得吵,其实我只是开的Beyond的《雾》和《时日无多》,受众不同,我放《江南水乡》,估计老一辈都要跟着哼哼,年轻人听不了摇滚,又说这老歌土,然后跑去听那些什么《学猫叫》啊《黑桃A》啊之类的,这种流行歌只是赚快钱,赚一波就湮没在时间里,他们也不在乎,能赚钱就行,所以好作品就越来越少,冯裤子说得对,为什么有那么多垃圾电影,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

    林垲 回复:
    这两首歌我也喜欢~
  • 2023-03-31 23:27

    前面还好,后面你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如果最后一首歌都是“有毒”的话,那周杰伦林俊杰不也成了“下毒者”?

  • 2023-03-31 06:58

    太较真就没意思了

  • 2023-04-01 09:05

    现在的歌,听的都是调(有的还是老调),歌词是完全看不懂,只押韵而已

  • 2023-04-01 09:05

    一直一来就有各种风格的歌包括口水歌,只是最近几年没有好歌,只有口水歌而已

  • 2023-04-01 01:31

    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说实话我听到着句歌第一反应不是唱者嗓音够骚,而是国家内忧外患却满是沉迷于靡靡之音的国人,满世界的想不劳而获,低付出高回报的人

  • 2023-03-30 19:17

    别这样说,以前很多的歌,歌词也都这样,有些名不经传,有些正在被小编尬吹[得瑟]

  • 2023-04-01 08:13

    主编是颠趴,刚从精神病院出来,大家理解一下

  • 2023-03-31 15:35

    在漫长静夜伴着天边星际。

  • 2023-03-31 21:32

    凉凉又怎么了?本来好听的歌就没几首,你tm还夹带私货把个人喜好加进来,真不是东西,要不歌词全用阿拉伯数字算了,那惊雷什么的乱七八糟你喷喷就算了

  • 2023-04-01 05:57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就这一句的意境没有文化底蕴是学不来的!音乐快餐化已经不可避免,资本的逐利性不可能让安心做音乐!

  • 2023-03-31 18:46

    庆幸自己是80后,能够听那么多经典的歌曲[笑着哭]

  • 2023-04-01 08:06

    你站的高度太大了,自己有什么实力去评判口水歌?人家至少能做到流行,大众就是喜欢雅俗共赏。你全来雅的,那就真哑了

艺然影娱

简介:几分假几分真的娱乐,笔下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