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万桶!中国砍掉90%美国石油,将订单转交给加拿大,特朗普松口

小仔浏览厅 2025-04-24 13:00:30

前言

中美两国,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曾经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如今却在贸易战的压力下,积极调整战略,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这股力量正悄然改变着世界经济的版图。

这场“石油转移”行动,如同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了全球能源格局的连锁反应,也成为中美贸易战走向的关键节点。

贸易战下的能源与贸易冲突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以“美国优先”为旗帜,挥舞着关税的大棒,试图迫使中国屈服于其贸易要求。

从最初的贸易摩擦,到后来的全面贸易战,特朗普政府不断加码对华关税,将贸易冲突推向高潮。

这一系列举措,看似强硬,实则对美国自身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

美国的强项出口主要集中在农产品、资源(以石油为代表)和高科技产品(以大飞机为代表)三大类。

而这三大类产品,在对华贸易中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无疑是美国经济的“七寸”之痛。

美国对华石油出口,曾经是美国能源行业引以为傲的成就。

美国页岩油,凭借其低成本优势,一度成为中国炼油厂的重要选择。

然而,在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下,美国石油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根据美国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报告,特朗普对华加征的累计145%关税直接推高了美国原油的到岸价格。

以2025年3月数据为例,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的出口成本已比加拿大同类油品高出约15%。

贸易战的不确定性也让中国企业难以制定长期采购计划,更关键的是,中国开始担忧美国能源政策的摇摆不定,以及页岩油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

中国炼油企业纷纷减少从美国进口石油,转而寻求其他更具价格优势和稳定性的替代品。

2025年3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石油量暴跌90%,从2024年6月2900万桶的峰值骤降至每月300万桶。

这波操作让美国石油商一年少赚200多亿美元,得克萨斯州的炼油厂因为缺油被迫减产,柴油价格一周暴涨12%。

得克萨斯州的油老板们看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原油直跺脚,页岩油开采成本本来就高,现在大客户跑了,只能硬着头皮把油打折卖给欧洲和印度。

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也遭受重创。大豆、牛肉等曾经大量销往中国的农产品,由于关税的提高,失去了价格竞争力。

中国转而加强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这些国家迅速填补了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白。

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对中国的牛肉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澳大利亚牛肉2月和3月对华出口量也同比增长近40%。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量大幅下滑,1月份下降了54%。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一封公开信中恳求特朗普与中国达成协议,他指出美国已经失去了近10%的中国市场份额,而且再也没有夺回。

波音公司,美国航空业的巨头,也未能幸免于难。

由于贸易战的影响,中国暂停接收波音客机订单,甚至有刚刚抵达中国的波音飞机被直接退回。

这对于波音公司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噩耗。

波音公司在华市场份额面临被欧洲空客和中国本土企业瓜分的风险,好不容易从两起坠机事故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波音公司,再次陷入了困境。

与此同时,中国的民用航空市场却在蓬勃发展,波音公司眼睁睁地看着巨大的市场机遇从手中溜走。

高关税不仅损害了美国的出口产业,还推高了国内通胀,引发了股市震荡,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称,高关税已经导致美国通胀率上升1.2%,且影响可能持续数年。

道琼斯指数单日跌幅一度接近700点。

多元化战略与地缘政治远见

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中国并没有选择被动承受,而是积极应对,主动调整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这不仅是短期的应对策略,更是长期能源安全布局的重要一环。

在能源领域,中国加大了从加拿大进口原油的力度,以弥补美国石油进口的缺口。

2025年3月,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原油量飙升至730万桶,创下历史新高。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拥有丰富的油砂资源,跨山输油管道(TMX)的扩建工程完工,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

对中国而言,加拿大原油不仅价格更具优势,而且供应也更加稳定。

中国深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除了加拿大,中国也维护着与俄罗斯和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这种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使中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灵活性。

在贸易领域,中国加强了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贸易联系,扩大了农产品进口来源,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内需战略,将外贸转向内需,同时吸引国际合作,有效化解了贸易战带来的滞销风险。

为了反击美国的贸易霸凌,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对等反制措施。

对等加征关税,以牙还牙。倡议召开联合国会议,谴责美国将关税作为霸凌工具。

限制关键矿产(如稀土)出口,利用其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对美国高科技产业形成制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国不惧怕贸易战,“打,中国奉陪。谈,大门敞开”。

但是,谈判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中国与加拿大的能源合作,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它不仅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能源封锁,也平衡了中俄之间的能源关系,使中国的能源来源更加多元化。

此外,中国还通过加拿大西海岸的港口,构建了绕开马六甲海峡的能源运输线路,有效降低了地缘政治风险。

四十万吨级的油轮从加拿大西海岸出发,二十天就能开到中国宁波港,完美避开所有地缘政治火药桶。

全球格局的重塑与美国的被动调整

中美贸易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世界经济的版图正在被重新绘制。

加拿大和巴西,成为了这场贸易战中的意外赢家。

加拿大凭借其丰富的油砂资源和稳定的对华原油供应,迅速填补了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

巴西则加大了对华牛肉、大豆等农产品的出口,弥补了美国市场的空白。

这表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的市场都不是不可替代的。

贸易战也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凌行为,导致其国际信誉下降,盟友纷纷寻求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以降低对美国的依赖。

欧盟加速推进与伊朗、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日本则悄悄扩大从加拿大进口液化天然气。

美国原本试图孤立中国,结果却孤立了自己。

面对中国强有力的反制措施和国内经济的压力,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姿态开始松动。

美国能源行业、农民和华尔街的集体抗议,迫使特朗普政府重新评估对华政策。

2025年4月18日,特朗普公开表示“不会再提高对华关税”,甚至暗示可能降低税率以“促进消费”。

然而,即使中美回到谈判桌前,美国的筹码也已经减少。

中国已经证明,在能源、农产品等多个领域,都可以找到美国商品的替代品。

相反,中国出口的日常消费品,美国却暂时无法从其他市场获取或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

合作与共赢的未来

中美贸易战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降低了各国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同时,贸易战也凸显了多边主义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加强合作,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

未来,全球经济将走向何方?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

这些问题,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将继续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全球贸易朝着更加平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信息: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2025-04-18观察者网

加拿大发上“美国财”:中国石油进口商从美国转向加拿大 2025-04-18观察者网

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进口数量创纪录 2025-04-18海峡网

1 阅读:52

小仔浏览厅

简介: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