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风流宰相(晏殊)

兰谿 2020-07-20 15:38:29

官场宰相,词中大夫,北宋文坛上的风流雅士---晏殊,既是宋朝文人的标本人物,又是情诗艳词的开山宗主。他的一生精彩纷呈,可堪玩味。

传说,在晏殊出生前的一天,有一只白鹤突然就飞到晏殊家的屋顶上,盘桓半日也不肯离去。村里的人都觉得很是惊奇,纷纷议论。有个村民见状就拿出弓箭,对准白鹤就射了过去,却没有射中,鸟也没有飞走;于是,就再射一箭,还是没有射中,也还是没有飞走;就这样循环了无数次。

夜幕降临的时候,这只白鹤一丝要离开的样子都没有。就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就响起一声惊雷,震得大家的耳朵嗡嗡直响。就在这时,一阵嘹亮的哭声就从晏家传了出来。晏殊呱呱坠地,而那只白鹤也拍拍翅膀飞上云霄不见了。

晏殊七岁时便以能写一手好文章而轰动家乡,被誉为神童。十四岁那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到抚州巡视时,将他带到朝廷,并郑重其事地推荐给了真宗皇帝,后来又在科举考场上镇定自若地击败了无数成年的考生,赐同进士出身,就此踏入仕途。那一年,晏殊年方十五岁。真诚的人总是会受到表彰和犒赏的。

后来在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他用真诚与才华更加赢得了真宗的赞赏,授与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

他在史馆任职时,朝廷政策宽松:既然天下太平无事,官员们大可不必兢兢业业,不妨尽情去茶楼酒肆、花街柳巷寻欢作乐。所以衙门里经常是寻不到人。可是晏殊却常常居家不出,与弟弟晏颖赋诗作文。

真宗这个时候正愁着给太子安排辅佐的人选,于是就问晏殊:“卿,为何不出去茶楼酒肆寻欢作乐呢?”晏殊却坦然的回答:“不是我不喜欢出去玩,实在是因为家里太穷,没有能力和同僚们一起去。如果我有钱,我也一样会去玩的。”因为坦诚晏殊成为太子的幕属,地位的升迁,自然钱财也就如影随至了。晏殊很快就和同僚们一样过起了吃喝玩乐、纸醉金迷的生活。

在帝都的温柔乡里不必介意一掷千金,美好短暂的缠绵时光才是唯一值得珍惜的东西。也许是他做官做得太顺遂,富贵来得也太容易,又或许是用权力和财富换来的东西在他,亦或是整个宋朝而言,都只是不必加以区别对待的廉价品。若能在年华老去之前极尽风雅趣事,这一生才不算白来一遭。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朝的文人,大都有茶楼酒肆寻欢的嗜好,仕途顺风顺水,又是翩翩佳公子的晏殊。在汴京一带的歌妓对他是非常的崇拜。据说,晏殊在担任京兆尹时,曾经看中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这位佳人不仅聪慧好学,还擅长诗词歌赋,更主要的是懂晏殊,互为知己“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说的他与她的故事。

有一天,范仲淹、韩琦来拜访晏殊。于是,晏殊就吩咐侍妾去街上买两斤猪肉,一斤猪肝,最后一样东西晏殊却没有说,只是拉过侍妾的手,在她手心里写了个“千”字,然后就问她:“明白了吗?”侍妾歪了歪脑袋,眼波流转之间道:“明白了”,说完转身就走。不一会儿,把东西买了回来,在客厅里当众打开包裹。

晏殊一看,果然不错。韩琦见此不解地问道:“刚才我看到晏公在你的手心写的是个‘千’字,你怎么买回来的是个舌头呢?”侍妾笑笑说:“先生,请问‘舌’字是怎么个写法?”韩琦伸出手指刚要比划,忽然就明白了,连声说:“不错,不错,舌头,舌头!妙!妙!”众客人哈哈大笑:“以‘千’字作酒菜,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据说还有一次,通判张先到晏殊家中做客时,晏殊必定会把侍妾唤来唱曲炫耀一番,并且还让侍妾吟唱张先的词作。不想此举却惹恼了夫人。夫人说:“既然进入晏府,就当恪守妇道,谨守本分,怎么可以还学以前一样抛头露面,居然还有脸唱那些淫词艳赋?”夫人虽然不好直接批评晏殊,遂就以女主人的身份,将侍妾卖给了别人。晏殊虽然很是生气,但终归也无可奈何。

多日以后,张先又来了。席间感觉有些冷清,晏殊只得派人人到教坊请了几个歌伎前来助兴。张先拿出最近写的一首新词,交给那歌伎。歌伎开口唱道:“望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张先最懂晏殊,知道侍妾出门,晏殊心中难受,遂就以侍妾的口吻填了这首新词。一曲听完,晏殊心中的愁苦更重了,陷入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之中。于是,就写下了《浣溪沙》以此来排解心中的惆怅。

园子里的一花一木与去年没有什么分别,在这样明媚的日子里,我却独自徘徊在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亭子。思绪翻飞,化入装满心事的曲子里。酒一杯又一杯,迷蒙之中,心中所牵挂的那个人,如今身在何方?又何时才能归来?

在这绿草丛中偶尔还会有未凋谢的鲜花,星星点点的花瓣零落,空气中也氤氲着余香。也许一切都已随风飘散到了天涯。我也曾苦苦的挽留那些如花一般美好的人和事,却终究无力抵挡,只能无奈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慢慢的消散离去。梁间燕语双双呢喃,从长空轻轻的掠过,只留下一抹似曾相识的剪影在我的视线当中。

岁岁年年,凋零的鲜花还会重新盛开,离巢的燕子也会重新归来。万事万物生生灭灭,我们也在变化中逐渐的成长、逐渐理解生命的本质。有人说,失去的东西终将以另一种方式回来。我不知道,但对于燕子久别归来,我仍有似曾相识的欣慰。夜幕悄然降临,点一盏灯,沿着悠长的满是花香的小路,只能独自徘徊。

崔护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我所喜爱的那个人就站在这里笑看桃花随风起舞,而今日桃花依旧开得灿烂,却不知去年的那个看花人去了哪里。晏殊说“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沉,时间流逝,而我牵挂的那个人,她究竟何时才能归来?

才子终究是个多情的人,那双飞的鸳鸯,使得词人那棵孤独寂寞的心,也越发的深重。想念的人,懂我的人已经悄然离去,所有的追忆只能是枉然。眼前明媚的春光,如何才能排解心中的忧愁。那水边的红蓼、小舟追逐的游戏,更加映衬出自己的离索苦闷,使词人眉间凝结了浓浓的愁苦。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都有自己的理想,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在现实中,仕宦沉浮,一切都是身不由己。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