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伊朗了?关税大战后,美军两面包抄中国:美国察觉到了什么

漫步云端梦飞远 2025-04-24 11:31:36

美国战略重心已转向,原本针对伊朗的行动或已非重点,其真正目标可能仍是中国。

关税大战前夕,特朗普下令,美军航母重返中东,逼近德黑兰,并与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爆发激烈冲突。

关税大战后,美国似有所悟,但仍持续口头威胁,如2025年4月15日特朗普多次警告伊朗。同时,美国计划将大批部队调至靠近波斯湾的印度洋区域。

据媒体报道,印度洋方向的美军可能不会赴中东,而是计划与太平洋美军联手,对中国实施“两面夹击”战略。

【美国意识到了什么?】

美国大肆针对中国,原因明确:中国未给特朗普政府足够支持。

特朗普认为,美国作为超级大国面临巨大贸易逆差(2024年达9184亿美元),因此向全球加征关税,完全合理。

特朗普旨在增强美国经济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迫使各国对美国作出让步。

中国方面,即便美国将关税增至125%,中国也未屈服,反而提高了对美关税,予以回击,此举实属坚定应对。

特朗普深知,中国已对美元及贸易霸权发起挑战,若不加以遏制,后果或将极其严重。

在此情境下,美国加强对华围堵,措施包括将关税提升至145%,并频繁调动军事力量。

伊朗对美国而言仅是小困扰,而中国对抗美元霸权的行动,才是白宫最为担忧的重大威胁。

【美国的遏制战略】

美国做法为增强在中国军事存在感,即增加在中国的军事部署与活动。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海军计划在2025年夏于印太地区举行“REFORPAC”演习。

据悉,此次为期两周的演习,目标是通过压力测试探索大规模联合作战的实施策略,以研究其有效方法。

美国海军中将迈克尔·博伊尔称,新演习方式广泛覆盖联合部队且极具前瞻性,其核心是为2040及2050年的作战需求储备能力。

在印太地区,美国海军大规模演练备战的唯一假想敌是中国。

2025年2月,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美国空军携手英国、澳大利亚等盟国,共同举办了名为“竹鹰25-1”的军事演习。

演习名称文艺,演练内容实战性强。重点科目包括:军事基地遭毁后,美军战机利用太平洋岛屿搭建临时机场,实施空中游击战。

在西太平洋,能对美国空军基地实施毁灭性打击的仅中国。美国“竹鹰25-1”演习的假想敌明确指向中国。

然而,海军与空军演习均表明:仅从太平洋一侧考量,美国在军事对抗中国时,其力量已逐渐显得不足。

例如,迈克尔·博伊尔预测战争或于2040、2050年爆发。美国自2025年起便筹备15至25年后的战事,此举是未雨绸缪还是杞人忧天,颇值玩味。

美国空军若非对自家基地极度不自信,绝不会采取此类空中游击作战演练。

若太平洋美军普遍缺乏作战自信,则美国在太平洋区域外引入新武装力量,以应对复杂局面,已成为必然举措。

【美国的印太布局】

从地理角度分析,该力量极有可能是驻守在印度洋的美军。

印太合流的军事行动始于2018年,5月30日,美军将太平洋司令部更名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标志着该战略调整的开始。

美国人认识到,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变化,尤其是中国在印度洋影响力提升,使“太平洋司令部”名称不再准确体现其战略范围。

因此,美政府与军方高层不仅将“太平洋司令部”更名,还扩大了其管辖范围,涵盖太平洋及印度洋大部分地区的美军力量。

美军高层频强调“印太”地区重要性,指出印度洋与太平洋战略上紧密相连,彼此兴衰相依。

美国需维持太平洋军力,并增强印度洋储备力量,以确保在整个战区能迅速保持军事活力。

战区更名后,驻印度洋及太平洋美军显著增强与邻近盟友的协同合作。

马拉巴尔军演自1992年起为美印海军双边合作,2015年日本加入,2020年澳大利亚加入,自2021年起,该军演开始常态化。

美日位于太平洋,印度在印度洋,澳大利亚跨两洋。四国参演显示,美国意在通过协同,加强印度洋-太平洋区域的军事威慑。

美日印澳组建“四边机制”,2021年升至部长级对话,启动IPMDA共享中国舰船动向,计划在印度洋部署无人机,与太平洋侦察体系联动,意在构建对华“C型包围圈”。

2025年,该趋势加剧,美军频与盟友在南中国海活动。南中国海位于北印度洋与太平洋交汇,而马六甲海峡为美势力范围,美军借两大洋之力对中国施压态势明显。

庆幸的是,印度洋美军实力弱于太平洋美军,且部分兵力忙于中东任务,故太平洋美军若与中国军队冲突,印度洋美军对其支持将受限。

在西太平洋,中国因超音速武器与五代机服役而优势显著。即便美国利用其两大洋军力进攻,中国亦有充足对策应对。

中华网报道,美媒称美军将模拟训练“对华战争”,并调整联合作战演习模式以适应新挑战。

0 阅读:0

漫步云端梦飞远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