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铜市场整体呈现区间震荡的态势,但在临近收盘时出现了一波强势上涨,主力合约2505开盘价为80300元/吨,盘中最高触及80570元/吨,最低下探至79820元/吨。昨日收盘价为80020元/吨,而今日最终收于80520元/吨,涨幅达500元,即0.62%,成交量方面,全天共成交86128手,较前一日减少了30799手;持仓量则增加了3138手,达到233226手。
国内现货铜价格在今日有所下跌,长江现货1#铜的价格为80070元/吨,较上一个交易日下降了120元,升水范围在90-130元之间,与之前持平。

长江综合1#铜的价格为80020元/吨,跌幅为115元,升水范围在10-110元之间,略有上升5元,广东地区的现货1#铜价格报80010元/吨,相比之前下跌了110元,贴水和升水范围分别为-50到+150元,小幅上涨10元。上海地区1#铜的价格为79980元/吨,同样下降了120元,贴水和升水范围在-20到+60元之间,保持不变。
各地废铜市场报价概览(2025年3月18日)
辽宁区域废铜报价分析:
在辽宁地区,废铜的市场价格显示出一定的波动,以下是各类废铜的具体报价情况:
二号铜:材质含量为92-93%,价格区间为69150至69550元/吨,较之前下跌100元/吨,交易单位为元/吨,不包含税费。
1#废铜:含铜量达到97%,价格区间为72700至73100元/吨,同样下跌100元/吨。
破碎黄铜:含铁量低于4%,价格区间在48300至48700元/吨,下降100元/吨。
黄杂铜:进口来源,价格稳定在46300至46700元/吨。
1#光亮铜线:价格区间为72900至73300元/吨,下跌100元/吨。
贵州区域废铜报价分析:
贵州地区的废铜价格同样有所调整:
二号铜:价格区间68750至69150元/吨,下跌100元/吨。
1#废铜:价格区间72200至72600元/吨,价格保持不变。
马达铜:价格区间68250至68650元/吨,下跌100元/吨。
黄杂铜:与辽宁地区相同,价格稳定在46300至46700元/吨。
破碎黄铜:价格区间48250至48950元/吨,下跌100元/吨。
1#光亮铜线:价格区间72800至73200元/吨,下跌100元/吨。
上海区域废铜报价分析:
上海地区的废铜市场报价如下:
二号铜:材质含量94-96%,价格区间67500至67700元/吨,下跌50元/吨。
马达铜:材质含量92-94%,价格区间67150至67550元/吨,下跌50元/吨。
黄杂铜:H59材质,价格区间43200至43400元/吨,下跌50元/吨。
破碎黄铜:价格区间48700至49200元/吨,下跌50元/吨。
1#光亮铜线:价格区间72450至72650元/吨,下跌50元/吨。
H62黄铜边料:价格区间53150至53650元/吨,下跌50元/吨。
H65黄铜边料:价格区间54550至55050元/吨,下跌50元/吨。
济南区域废铜报价分析:
山东济南地区的废铜报价较为稳定:
紫杂铜:干净材质,价格区间61300至61500元/吨。
干净通讯线铜米:价格区间73600至73800元/吨。
1#光亮铜线:纯条材质,价格区间72900至73100元/吨。
火烧线:二级材质,价格区间69500至69700元/吨。
黄铜大件:普通材质,价格区间49600至49800元/吨。
H68黄铜边料:价格区间53100至53300元/吨。
福建区域废铜报价分析:
福建地区的废铜报价如下:
二号铜:价格区间69150至69550元/吨,下跌100元/吨。
1#废铜:价格区间72700至73100元/吨,下跌100元/吨。
马达铜:价格区间68750至69150元/吨,下跌100元/吨。
黄杂铜:价格稳定在46300至46700元/吨。
破碎黄铜:价格区间48300至48700元/吨,下跌100元/吨。
1#光亮铜线:价格区间72900至73300元/吨,下跌100元/吨。
近期,现货铜市场成交情况较为平淡,持货商继续采取挺价策略,导致升水小幅上涨,下游买家主要基于刚性需求进行交易,整体成交节奏平稳。随着盘面价格的上升,持货商也相应上调了报价,但当接货商的刚性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离场观望,市场因此进入僵持状态,影响了整体表现。
从宏观角度来看,铜价近期呈现出高位震荡的趋势,多空双方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市场上,美股的大幅下跌以及关税政策的频繁变化和贸易战的升级,引发了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尽管美元指数在经历了超过6%的回调后有所反弹,并对铜价施加了一定压力,但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仍然让市场情绪承压。在国内方面,供应端趋紧的预期逐渐增强,精练铜减产的可能性和库存减少的情况为铜价提供了支撑。
洋山铜提单价格突破80美元,进一步抬高了成本,在国内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复苏预期的背景下,新基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需求前景看好,这激发了多头资金的积极性,短期内,需密切关注供需矛盾的变化及政策动向,预计铜价将继续保持较强的震荡走势。
全球供应链正经历深刻的变革,而欧洲铜消费的增长尤为引人注目,目前,欧洲精铜的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15%,其中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龙头,其基础建设和国防开支的增加可能会进一步推高区域内的铜消费比例。如果欧盟的其他成员国也跟随德国的脚步,增加财政刺激措施,那么欧洲的铜需求可能会形成一种“集聚效应”。
全球铜精矿加工费用(TC/RC)的下降已经导致冶炼厂面临亏损的风险,部分海外产能因此而停产,德国的铜需求激增可能会使欧洲区域的现货铜供应更加紧张,这不仅会加速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库存的减少,还可能进一步支撑铜价的上涨,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和区域供需的不匹配,正在对铜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