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鹅踪》读书分享会在绍兴平水桃源里成功举行

文旅中国 2025-04-25 16:18:20

4月24日上午,世界读书日后一天,长篇小说《云门鹅踪》读书研讨分享会在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会稽山麓兰若湖畔的桃源里举行。此次活动由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指导,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绍兴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柯桥区平水镇人民政府承办,吸引了近百位文学爱好者、文化探寻者齐聚一堂,共叙长篇小说《云门鹅踪》中千年古刹云门寺的传奇故事。

《云门鹅踪》的作者李瑶音祖籍绍兴,她以江南女子独有的细腻笔触,生动描绘了家乡的秀丽山水,刻画出时代变迁中江南儿女的群像,为吴越文化的表达注入全新活力。其精心创作的历史文化悬疑小说《云门鹅踪》,篇幅长达二十五万余字,叙事宏大,人物丰富,反映了几代人的命运变幻。小说以宋末元初画家钱选的画作《王羲之观鹅图》跨越数个世纪的颠沛流离最后流落海外的坎坷命运,全景式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质,在字里行间探寻、叩问人生真谛。

作家李瑶音在现场作了分享。她说,《云门鹅踪》讲述了民间人士的护宝夺宝故事。故事从清末民初开始,最后进入到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呈现的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质,使得书中贯穿始终的那个谜自然有了不同的意义。这个谜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底去了哪里?钱选的《王羲之观鹅图》里面到底藏没藏《兰亭序》最终归处的迷底?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过去,从战乱到和平,人们的观念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相始终在迷雾中时隐时现,而这个时候,能不能得到迷底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强大的文化基因,还能不能繁衍出更具生命力的艺术珍品,在守望中还能不能走出新韵诗路,在传承中对中国故事的创新性表达能不能抵达人心。

活动现场,绍兴市文联副主席赵飞霞、绍兴文理学院鲁迅文学院教授古大勇、绍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方儿、绍兴著名作家吕瑜洁、王征宇等分别作了读书分享和评论。《云门鹅踪》书中故事的发生地之一云门寺,就在活动现场这块土地上,云门寺主持清慧法师也来到分享会上,他为大家讲述了云门寺新的故事。

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作为该活动的倡导者,对《云门鹅踪》读书分享活动的文化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他也对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平水镇人民政府对文学的重视、对作家的关爱所体现出的文化自觉由衷敬佩。何俊杰会长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他与《云门鹅踪》、与云门寺以及与《兰亭序》的故事。他说:《云门鹅踪》是作家李瑶音女士第二部关联故乡的小说,作品能回家乡分享,不仅是作家的愿望,也是绍兴人所期待的。云门寺自带文态和气象,读懂了云门寺,会升腾文化滋养和力量。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要绍兴干部背《兰亭序》20周年,我们要深刻理解《兰亭序》中“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内涵,因为我们是伟大先人的后人,也是伟大后人的先人,我们要对得起先人,无愧于后人,就要把握好当下,做好文化。此次《云门鹅踪》分享交流会在绍兴举行,彰显了文学之乡绍兴的独特魅力,也是历史文化名城该有的模样。

《云门鹅踪》读书分享会现场气氛热烈,作者、读者和学者的感悟和思想碰撞引发强烈的共鸣,赢得台下听众的阵阵掌声,将活动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

柯桥区平水镇,曾多次获得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等荣誉,是国家综合改革发展试点镇、浙江省首批省级中心镇。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了平水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胆剑精神”,其蕴含着的“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内涵,也是绍兴这座城市的“根”与“魂”。平水镇副镇长赵烨中在致辞中表示:今天的平水,以“胆剑精神”破题,加速领跑竞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共同富裕的瓶颈,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与产业发展“双向奔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更以优秀文化推动乡镇建设,打造诗路重镇,让秀美的青山绿水间,飘逸出浓浓的书卷气,有情怀有愿景地讲好中国故事。她热情欢迎广大文学和文化爱好者来领略这会稽山麓秀美的青山绿水。

责编:武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