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A股市场恐怕又将是一片悲观氛围,银行业再创佳绩,保险业更是连续六日收涨,这样的态势却让人隐约感到一股大跌的风险正在酝酿。A股市场的高度控盘现象让投资者信心缺失,迫切需要券商与科技板块的强势表现来提振市场情绪,实现行情的转折。

1、其实,当前的市场行情相当直白,并无复杂之处。一旦主力资金在银行和保险领域发力,散户投资者的热情往往难以高涨。
在A股市场总市值前五的巨头中,有三家均来自银行板块,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另两家则是中国移动和贵州茅台。这五家公司的总市值已超过11万亿,而A股市场的整体市值大约为80多万亿。如果将总市值前十的公司市值相加,几乎占据了A股总市值的20%。要知道,目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总数已超过5000家。
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要想让大盘走出慢牛行情,对某些资金来说并非难事。只需在这些大市值个股上稍加发力,大盘指数便能保持坚挺。
关键在于,这些大盘股中,散户投资者持有的比例并不高,市场流动性主要由机构抱团所主导,因此推高股价并不需要太大的努力。
所以,对于当前的指数走势,我并无太多担忧。大盘股的持续上涨,不正是为了让指数保持平稳吗?
然而,这种局面带来的代价是,个股普遍出现回调。只要指数能够维持慢牛态势,似乎就达到了市场的预期。就像今天上午分析的那样,今天是年底的指数拉升环节,大盘指数很可能以红盘报收。
2、尽管短期内,这种控盘上涨的方式确实让人心生不满,市场情绪今天又是一片悲观,但若指数能真正站稳3400点,那么未来的市场还是值得期待的。为何这么说呢?
从大盘指数在10月、11月及12月的回调低点连成一条线来看,目前大盘指数的回踩低点呈现出逐渐上移的趋势。这意味着,如果指数此时能够上涨,那么低点上移的趋势基本上已经确定,表明A股整体向上的趋势并未改变。
因此,指数的走势会率先向好。一旦指数确立突破形态,市场悲观的情绪将会逐渐扭转,空转多的资金也会开始逐步流入市场,个股的交易情绪大概率会有所回暖。
建议大家不要过分关注短期内的情绪波动,而应着眼于大盘能否站稳3400点,先确保底部趋势的确立。只有这样,春季行情的攻势才能依靠题材概念的活跃来带动市场人气。
3、为何市场给人一种即将大跌的预感?主要原因在于券商与科技板块尚未发力,无法有效提振市场人气。
目前,高股息红利类资产如银行、保险、煤炭等表现出色,抗跌性较强,但真正投入或持有这些板块的资金并不多,散户投资者的资金在其中只是少数。大量资金仍然集中在题材概念股上,因此,若券商与科技板块未能上涨,市场交易氛围便会显得低迷。
许多人感到市场存在大跌风险,主要是因为主力资金在拉抬指数的同时打压个股,这种情绪难以长期维持,最终可能引发大跌。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几个表明仍有上行空间的信号:
一是主力资金控盘推动指数突破,此次站上3400点已成定局。自上周以来,指数表现强于个股,尽管今天市场情绪极端低迷,但指数全天震荡上行,意在年底前实现向上突破,为明年行情开个好头。
二是从A50指数、港股恒指与A股指数的共振情况来看,市场整体情绪仍偏乐观。
三是个股情绪虽然低迷,导致市场成交量明显萎缩,但成交额仍保持在万亿以上。尽管当前成交量有所下降,但缩量意味着市场节奏可能放缓。近期量能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每当指数上涨而个股调整时,市场成交量便明显萎缩;而当个股情绪好转开始反弹时,市场整体成交量则开始环比增加。这表明市场节奏变化较大,但关键在于个股表现。
若大盘在3400点成功搭台后,题材股开始唱戏,预计市场成交量还将进一步放大。
最后,我想对股民朋友们说几点:
一是,我明确看好元旦前后的市场,认为将出现向上突破的变盘,而大盘反弹的真正高点预计会在元旦之后到来。
二是,明天是年末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大概率会以普涨的方式收尾。今天资金全力压制券商板块的情绪,实际上是在控制指数的节奏。明天,券商板块可能会开盘带动市场,整体表现可能会强于银行和保险板块,届时个股有望迎来反弹修复。
三是,科技和券商是当前市场人气的关键驱动力,因此科技股仍然是交易的主线。科技行情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大盘指数反弹的高度。
对于很多人提出的“红利股涨势良好,是否应该割肉转投高股息红利股”的问题,我认为这需要深思。我们需要判断当前的红利股上涨是主动进攻还是偏向于防守?如果是进攻性质,那么适合操作;如果只是为了护盘或防守,那么参与的价值就不大。
此外,我们不仅要关注眼前的市场,还要预见下一步的走势。如果后续有春季躁动行情,是大盘股带领题材股上涨,还是题材股带动市场情绪躁动?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我认为大家在投资决策上就不会轻易动摇。(但请务必记住一条原则:远离已被过度炒作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