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的汽车+医药——港股科技跑赢恒生科技的关键!

同呱呱说 2025-04-17 04:20:44

港股科技指数的关注度还没有恒生科技高,但是这个指数却实打实地跑赢了恒科不止一星半点。

可以看到,不管是去年924以来,还是2025年年内表现,恒科的表现都远远没有港科的表现好,每个阶段都差了将近5个点的收益。

这是为什么呢?

或许是因为恒科和港股科技指数之间,差了7%的医药和4%的新能源车。

从行业权重分布来看,两只指数在可选消费零售、软件服务、硬件设备三大细分行业上的分布较为接近,但是港股科技指数在汽车、医药生物领域的权重占比更高。

如比亚迪、吉利汽车等新能源车龙头,百济神州、药明生物、再鼎医药、微创医疗等医药领域明星企业,都是港股科技指数成份股,但不包含在恒生科技指数中。

最为关键的是,港股科技之所以比A股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更吸引资金,一大原因就是港股上市的许多头部科技企业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AI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均有覆盖。

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自身覆盖了AI上下游全产业链,不仅在基础技术研发上占据领先地位,还在应用场景的拓展上表现出色。在这一层面,港股科技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都有布局。

而在应用层,智能汽车(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医药医疗(百济神州、药明生物、晶泰控股),在AI应用中同样有着丰富的场景。所以恒科和港科之间差的这7%的医药和4%的新能源车,就变得尤为重要。

也导致恒生科技两个阶段的表现都跑输了港股科技5%。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4月15日,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SZ159750)$已成功站回5日、10日均线,显示当前或为关键支撑点位,属于较为不错的介入时机。如果后续指数能够站稳支撑位,港股科技行情有望再度演绎。

数据显示,港股科技50ETF(159750)4月以来日均成交超5亿元,流动性充足,并且支持T+0交易,日内可捕捉波段机会,或能凭借“科技+医药+新能源车”的差异化配置,成为本轮港股科技行情的领跑者。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0 阅读:0

同呱呱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