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华,字温甫,一号深斋、行宽六,湖南湘乡人,是曾国藩的第二个亲弟弟,与曾国藩相差11岁,因曾国华天性高傲,语言尖利,所以,曾国藩帮其取字曰温甫,希望其为人温和宽厚。
1856年3月,因曾国藩受困江西,受父亲曾麟书派遣,曾国华到湖北向胡林翼要兵,当时湖北战事正酣,胡林翼将李续宾所部分半回援。4月初,李续宾分军4100人交曾国华,领知县刘腾鸿、普承尧统带回援江西。5月,曾国华总领知县刘腾鸿、刘连捷部湘勇,参将普承尧部宝勇、同知吴坤修部彪勇,从湖北开始援救江西,一路克咸宁、蒲圻、崇阳、通城四县,转战而前,暑雨不息,进抵江西境。在曾国华部之奋力拼杀下,湖南湖北两地的联系恢复畅通。

湘军
7月19日,曾国华部克新昌(今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新昌镇),23日,克上高(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30日,援军抵瑞州城外,其锋锐甚,但在瑞州,曾国华部遭到了太平军北王韦昌辉部的阻击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曾国藩听闻上高之捷、援军已近,高兴万分,又听说曾国华部止步于瑞州,于是急调彭山屺、李新华、滕加洪、胡应元等带勇四千,先后拔营,驰赴瑞州以迎接湖北来的援军。赣州、吉安、袁州、瑞州的消息已经很久没有传到南昌,随着曾国华部一路横扫,四地与南昌之间的联系逐步恢复。8月16日夜,因为天热连日行军作战而身患重病的曾国华从瑞州乘战船进入南昌见哥哥曾国藩,一见之后兄弟二人抱头痛哭。因为曾国华病容憔悴,曾国藩见到弟弟如此形状不禁有恍如隔世之感。
12月26日,曾国藩在家信中称赞曾国华说:“六弟(即曾国华)在瑞州办理一应事宜,尚属妥善,识见本好,气质近亦和平……。”
1857年3月6日,曾国藩、曾国华兄弟在瑞州军营接到其父逝世之噩耗。两人痛哭流涕,悲痛之下两腿软绵无力,跌倒于地昏了过去。次日,曾国藩和曾国华在南昌和湘军各营搭设帐篷,设立其父灵位,接受各界吊唁。3月16日,“江西数载,人人以为诟病几乎通国不能相容,遂致浩然不欲复问世事”的曾国藩不待谕旨,携其弟曾国华径自委军而去。6月24日,曾国藩之父曾麟书被葬于湘乡二十四都周壁冲山内。

曾国藩像
在曾麟书下葬不久之后,曾国藩和曾国华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首先是关于父母亲坟墓改葬之事,曾国藩心绪紊乱,认为刚葬即迁属于多事,曾国华则认为目前父母之坟非吉壤,恐会祸及子孙,因长兄如父,曾家兄弟又未分家,所以,此事不了了之;其次,此后两人又因小事产生争执,曾国藩因此旧账重提,大光其火,对曾国华大加训斥,认为其长傲、多言,两件事叠加之后,兄弟两人之间因此心生嫌隙。此时,恰巧浙江布政使、曾国华亲家李续宾奏调曾国华入营,曾国华决定利用此时机离开曾国藩而依附李续宾,对此,正在气头上的曾国藩没有反对。
1858年4月4日,曾国华从湘乡荷叶塘启程墨绖出山,其计划先至江西吉安探望弟弟曾国荃,再入李续宾营。5月,曾国华入李续宾营。7月17日,曾国藩接受咸丰帝之援浙诏书,从家启行。8月12日,曾国藩舟泊巴河(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境内),曾国华、李续宾、李续宜、彭玉麟、鲍超等先后谒见于巴河。8月14日,曾国藩舟抵黄州兰溪,当夜,李续宾、李续宜、鲍超、唐义渠、曾国华等湘军重要将领齐聚一堂,椎牛炙酒,大宴朋僚,欢声沸腾,鸣湍涌涛。曾国藩称此次兄弟见面关系和畅,毫无芥蒂。
9月26日,为出兵安徽庐州,曾国华随李续宾部攻占潜山,10月13日,攻克坚城桐城,10月24日攻下舒城。在舒城,太平天国乡官庐江人陈文益向李续宾介绍线路,并推荐走三河镇一路,其说:“一是从舒城走驿道经桃溪、上派至庐州,距离120里,中无险阻,急行军一日可至;二是首先攻击太平军皖中之物资集散地——绕道三河镇,再至庐州,这条路要比走驿道多二三十里。”从三河镇走的益处太明显,一是缴获军队需要的粮饷、二是拔除犄角,解除攻打庐州时之后顾之忧,虽然三河镇有太平军吴定规部重兵布防,但没有任何犹豫,李续宾立即选择了从三河镇绕道庐州的路线。曾国华了解到太平军重兵设防三河镇后,心生警惕,劝李续宾缓图,一边应援安庆,一边回退驻扎桐城休整,李续宾箭在弦上、骑虎难下,说:“此示怯懦!”

太平军
11月14日,太平军众达10万人,以包营为营战法将李续宾部团团包围,里外三十层,连营五十里。当天,曾国华寄家书给其兄曾国藩,信中说:"援贼纷至,各营意欲退保,国华与主师坚持不退,二人谋合,必不为众说所摇。”11月16日凌晨,身面均受矛伤的李续宾战死于胡瞳圩泥淖中,曾国华与之同死。
12月1日,曾国藩从彭玉麟的来信中知道三河镇之败,彭玉麟在信中说曾国华已经退往桐城。凭着对弟弟曾国华的了解,曾国藩对此消息将信将疑,其认为高傲的曾国华不太会退却逃跑。12月16日,曾国藩终于确定曾国华已经殉难,其在家信中表达了自己对曾国华的愧疚之情,认为自己愧为长兄,肚量不够。曾国藩决定为弟弟曾国华单独上奏说明其事迹,同时,要求三个弟弟对曾国华的幼子曾纪寿另眼相看。
在曾国藩的努力和影响下,咸丰帝赠曾国华道员衔,加赠太常寺卿衔,追赠通议大夫,赏骑都尉世职,谥“愍烈”,入祀京师昭忠祠,国史馆立传,入《清史列传》忠义传。同治帝加恩旧勋,赏一等云骑尉世职,加赠资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