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退伍时,本可军转工留在新疆工作,家里一封来信,我选择了回家

心海情澜 2025-03-26 17:00:00

我叫张铁柱,一个即将退伍的老兵。部队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转业到地方工作。铁路局,机械厂,都是令人羡慕的好去处,连长也多次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帮我安排妥当。战友李大勇更是替我高兴,逢人便说:“铁柱这小子,这下可算熬出头了!”

可就在我踌躇满志,准备迎接新生活的时候,一封来自家乡的信,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我平静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那封信是娘托人带来的,两页薄薄的信纸,字迹歪歪扭扭,墨迹也晕染开来,像泪痕一样。娘不识字,这是村里老叔帮她写的。信里没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说爹前些日子摔伤了腰,地里的活儿都耽搁了,娘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信的末尾,娘用颤抖的语气写道:“铁柱啊,你要是能回来,家里就有盼头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几句话,却像一根绳子紧紧地勒住了我的心,让我喘不过气来。新疆的工作机会固然诱人,就像一块香喷喷的蛋糕,可家里的情况,就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

李大勇得知我要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指着我的鼻子说:“铁柱,你傻啊!这么好的机会,多少人求都求不来!你回家能干嘛?回家种地吗?”我默默地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仿佛看到了老家低矮的土坯房,看到了娘日渐佝偻的身影,看到了田地里荒芜的庄稼……

连长也找我谈话,苦口婆心地劝我留下。他说部队培养我不容易,希望我能在新疆有更好的发展。可我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我知道,如果我不回去,我会一辈子良心不安。最终,我还是婉拒了连长的好意,选择了回家。

离开那天,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战友。大家互相说着家乡的趣事,气氛热闹却伤感。火车启动的那一刻,我看见李大勇站在人群中,使劲地朝我挥手,像是在告别一个远行的亲人。

回家的路漫长而颠簸,窗外戈壁滩的景色单调而荒凉,就像我此刻的心情。我紧紧地攥着手中的退伍证明,仿佛抓着一张命运的船票,通往一个未知的未来。

回到家,已是傍晚时分。村口的古槐树依然静静地伫立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欢迎我的归来。娘看到我,激动得老泪纵横,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仿佛害怕我会再次离开。爹躺在炕上,脸色蜡黄,看到我回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铁柱,你回来了,爹就放心了。”

第二天,我便下地干活。几年没干农活,身体有些吃不消,可看到父母欣慰的眼神,我心中充满了力量。我知道,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村里有些人却对我冷嘲热讽,说我当了几年兵,回来还是个农民,白白浪费了大好机会。邻居刘婶更是当着我的面说:“铁柱啊,当兵回来咋没安排个工作呢?部队不是都照顾退伍兵吗?”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里,让我感到无比的难受。

为了改变家里的困境,我四处打听工作机会。后来听说镇上的砖厂招工,我便去了。砖厂的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搬运沉重的砖块,肩膀常常被磨得红肿。但为了能多挣些钱贴补家用,我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两年后,我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组长。那天,我特意买了肉回家庆祝,娘高兴得合不拢嘴,说:“铁柱,你真是娘的好儿子!”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为了甜蜜。

1980年的冬天,我收到了李大勇的来信。信中,他讲述了新疆的变化,也表达了对我的思念。他说:“铁柱,我们都为你高兴,你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有空回来看看吧,新疆永远是你的家。”

读着信,我的思绪万千。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沙漫天的戈壁滩,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军营。我知道,我一定会回到新疆,但不是现在。

夜深了,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点燃一支烟,静静地望着窗外,思绪飘向了远方。人生就像一条岔路,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我选择了回家,照顾家人,虽然这条路充满艰辛,但我从未后悔。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责任,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就像农民播撒下的种子,终将在春天迎来丰收的喜悦。

0 阅读:0

心海情澜

简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