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轰炸也门的目的曝光,不是为了以色列,也不是为了航行自由

苏翠胜 2024-01-15 23:43:35
拜登轰炸也门的目的曝光,不是为了以色列,也不是为了航行自由

红海地区再度陷入紧张,美英联军的空袭行动让中东局势更加扑朔迷离。这次行动似乎超出了一般的军事警告,引发了人们对拜登政府真实意图的质疑。究竟拜登轰炸也门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以色列,也不是为了维护航行自由,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表演。

一:轰炸背后的美国手法

美英联军的行动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意外地避免了对胡塞武装造成实质性打击。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揭示了一个惊人的细节,这次轰炸实际上是一场虚张声势的表演。只造成有限的伤亡,没有对敌方导弹和武器造成损失,显示美国在这次行动中刻意保留余地,避免引发全面战争。这引发了猜测,拜登政府的目的可能更复杂。

二:拜登的政治算计

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的分析揭示了拜登轰炸也门的背后动机。他认为,这次空袭只是一个序曲,拜登可能会继续进行一系列类似的行动,而这些行动将仅限于空中,避免地面行动。拜登需要通过展开一场小规模的必胜战争,提升自己在大选前的威望。这种表演性质的战争可以展示拜登的强硬一面,同时表现对以色列的支持,但不会真正使美国陷入全面战争。这成为他在竞选中的筹码。

三:战争与美国大选

历史上,挑起战争似乎成为美国总统连任的一种惯用伎俩。从21世纪初以来,那些在第一个任期挑起战争的总统几乎都成功连任。反之,未挑起战争的总统则面临更大的挑战。拜登上台后,迅速参与了俄乌冲突,虽未直接参战,但只要乌克兰获胜,将成为他连任的关键因素。随着乌克兰的失败,拜登的支持率下滑,他可能再次利用战争来稳固选民支持。

结尾:深层次的战略思考

拜登轰炸也门的行动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表演,更是一场深思熟虑的政治算计。背后可能涉及对以色列的支持、连任压力以及大选政治手段的考量。这也提醒我们,在红海风云中,美国的战略图谋是多层次的,需要我们更深层次地去理解。在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政治与军事的交织愈发复杂,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对事态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战略思考。这不仅关乎中东地区的安全,更关系到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6 阅读:1263
评论列表
  • 2024-01-17 06:56

    胡赛武装可别给惹急了,真有脑子,美国和世界基地的链接,电力系统最重要,信息等都离不开强大的电力网,但这光缆世界最大收益者是美国,别的国家外国没有基地,都是自己独立的电力系统,可美国害怕驻军国家对美国不满,不提供供电,但美国可以从本土保证海外基地的正常运转,有效打击和美对抗组织,强迫地方国家和政府履行海外基地驻军条约,美国真叫嚣要奴役全世界,被割的不仅仅是这一条光缆,瘫痪美军海外基地,200年内还发明创造不出无连接供电还得靠光缆,脚上泡都自己走的,人家区域割自己区域地下光缆,人家不知道哪来的大蛇吓唬人,和人家也没关系割了无责。

苏翠胜

简介:大家好,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