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运河开通以后,隋炀帝杨广十分高兴,于是便要乘坐龙舟下扬州。
俗话说得好:天子出朝,地动山摇!
此一行,杨广的身边除了满朝文武以众多的宫娥才女之外,沿途之上还有三十万大军随行保驾。
杨广以为,自己身为九五之尊,又有大军护送,这一路之上自然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达到扬州。

哪知道途经四平山的时候,却遇到了十八路反王和六十四道烟尘的二百三十万联军在此挡驾,要截杀杨广。
双方人马一会面,就在四平山下拉开了战场。
经过一番又一番的激战,虽然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了联军一方,但是随着西府赵王李元霸的到来,形势斗转!
那李元霸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好汉,凭着胯下一匹追风万里云,掌中一对擂鼓瓮金锤,在联军大营之中横冲直撞,所过之处死伤无数,杀人如同脚踩蚂蚁,又好似手扶灰尘!
这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尸堆如山,血流成河!
最终,以隋军获胜、联军战败而告终!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四平山之战中,双方都有什么人参加了?先说联军方面联军方面就是十八路反王和六十四道烟尘,以及他们各自麾下的战将。
十八路反王都是谁啊?
第一路:瓦岗山混世魔王程咬金。以秦琼为元帅,徐茂公军师,裴元庆为先锋,统大军二十万。
第二路:曹州宋义王孟海公。以尚义明为元帅,王天虎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三路:相州白御王高谈圣。以雄阔海为元帅,高魁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四路:山东济南王唐璧。以楚德为元帅,方达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五路:济宁知世王王薄。以闹天龙为元帅,闹天虎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六路:苏州上梁王沈法兴。以暴天龙为元帅,沈天洪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七路:湖广荆州王雷大鹏。以雷赛秦为元帅,金德明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八路:山后定阳王刘武周。以宋金刚为元帅,甄翟儿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九路:河北凤鸣王李子通。以伍云召为元帅,李俊鹏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十路:沙陀罗老英王罗子都,以铁眼龙为元帅,铁木金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十一路:幽州北海王铁木耳。以金纳为元帅,顾天勇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十二路:江陵大梁王萧铣。以苏洪为元帅,洪灵天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十三路:武林净梁王李执。以何天豹为元帅,统大军十万。
第十四路:明州金堤王张称金。以苏家烈为元帅,统大军十万。
第十五路:楚州越王高士达。以金虎为元帅,统大军十万。
第十六路:夏州明王高士远。以张伯远为元帅,统大军十万。
第十七路:陈州勇南王吴可宣。以伍龙为先锋,统大军十万。
第十八路:兖州鲁王徐圆朗。以贺天宝为元帅,统大军十万。

六十四道烟尘都是谁啊?
第一位:江淮王杜伏威;
第二位:许州王张善相;
第三位:东州王李芙蓉
第四位:西秦王薛举;
第五位:楚州王林士弘;
第六位:北燕王高开道;
第七位:中山王石定金;
第八位:太平王颜宣政;
第九位:天明王王须拔;
第十位:地明王魏刀儿;
第十一位:一条龙张起绪;
第十二位:满天星敬盘陀;
第十一位:北川龙韩起;
第十二位:西川虎张鹏;
第十三位:益州侯阎符生;
第十四位:甘州侯吕元坤;
第十五位:渝州侯萧道旗;
第十六位:陈仓侯刘守敬;
第十七位:建宁侯鲁宾;
第十八位:夷陵侯樊成;
第十九位:长平侯张梦龙;
第二十位:九江侯陈霸元;
第二十一位:上党侯李正道;
第二十二位:通州侯高远山;
第二十三位:潭州侯王四继;
第二十四位:沙州侯金震威;
第二十五位:陀螺寨的伍天锡;
第二十六位:天平山的盖世雄;
第二十七位:金龙川的张金龙;
第二十八位:银龙川的李银龙;
第二十九位:玉龙岭的吴飞龙;
第三十位:黑风寨的段大鹏;
第三十一位:金沙滩的孙望天;
第三十二位:牛头山的赵天彪;
第三十三位:虎头山的郑黑虎。
还有太行山九岭十八峰的二十七家寨主,以及连云山的金、银、铜、铁四大王。
十八路反王带来了一百九十万兵马,六十四道烟尘带来了四十万兵马,合在一起共有大军二百三十万。
在这十八路反王和六十四道烟尘当中,要说实力最强的,就是瓦岗山大魔国,故此,混世魔王程咬金被公推为都盟主,秦琼秦叔宝就是联军的大元帅。
而联军的前部正印先锋官,则由河北凤鸣王李子通的元帅伍云召担任。

杨广起程的时候,随行护驾的有三十万大军,行军大元帅是靠山王杨林,前部正印先锋官是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结果大战四平山的时候,由于兵力不足,抵挡不住十八路反王和六十四道烟尘的二百三十万联军。
靠山王杨林发出两支令箭,又调来了两路援军。
哪两路啊?
一路是镇守虎牢关的四宝大将尚师徒,带来了十五万兵马;
一路是镇守红泥关的八马将军新文礼,也带来了十五万兵马。
三路兵马合在一起,就是大军六十万。
但是,凭着靠山王杨林、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四宝大将尚师徒、八马将军新文礼这四位,以及六十万隋军,依然抵挡不住二百三十万联军潮水般的进攻。
后来杨林没办法了,只好让杨广下旨,从晋阳宫调来了西府赵王李元霸。
李元霸一来,问题解决了!
虽然李元霸没有带来一兵一卒,但他一个人就能胜过百万雄兵。
不!能胜过二百万,甚至三百万!

下面咱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双方大战的经过。
战场拉开之后,联军方面首先出战的就是先锋官伍云召。
隋军方面对战伍云召的,则是隋军的先锋官宇文成都。
伍云召胯下一匹照夜玉狮子,掌中一条九曲亮银枪,名列天下第五条好汉。
宇文成都胯下一匹赤炭火龙驹,掌中一条凤翅镏金镋,名列天下第二条好汉。
两人大战了二十多个回合,伍云召就抵挡不住了,被宇文成都杀得连连败退。
伍云召的堂弟伍天锡和义弟雄阔海见势不好,双双催马上前,来相助伍云召。
雄阔海胯下一匹落日黄风兽,掌中一条丈二熟铜棍,名列天下第四条好汉。
伍天锡胯下一匹赤血红云兽,掌中一条半月浑金镋,名列天下第六条好汉。
雄阔海和伍天锡这一加入进来,虽然形势好了很多,但依然不是宇文成都的对手。
宇文成都以一敌三,越战越勇!
一百多个回合过后,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这三人就完全落在了下风,一个个累得鼻洼鬓角,热汗直流。
而宇文成都呢,虽然占据上风,但也不轻松,毕竟面对的是三员盖世猛将,想取胜谈何容易?
正在这时,联军之中一马飞出,马上一员小将高声叫道:“三位将军请回去歇一歇,我来对战宇文成都!”
但见这员小将银盔素甲,胯下一匹抓地飞虎驹,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正是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小舅子,名列天下第三条好汉的银锤太保裴元庆。
前几天裴元庆奉元帅秦琼之令,回瓦岗山押运粮草去了,今天刚回来,正好赶上这个场合。
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一琢磨:自己三人都不是宇文成都的对手,还纠缠个什么劲儿啊,干脆让给裴元庆吧。
于是,这三人冲着裴元庆点了点头,拨马回归本队。
裴元庆大喝一声,催马抡锤,就跟宇文成都战在了一起。
宇文成都和裴元庆虽然一个排名第二,一个排名第三,但他俩的实力相差无几,基本上也就在伯仲之间。
要是公平对决的话,三百个回合之内,两人很难分出胜负。
但是今天的情况不一样,宇文成都刚跟伍云召三人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虽然元气未伤,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此时对战裴元庆,如何能敌?
果不其然,两人交手不到十个回合,宇文成都就不行了,就被裴元庆打得抱鞍吐血,拨马败回本队。
这段故事就叫“银锤大战镏金镋,三杰反打第二杰!”

宇文成都乃是隋军之中的顶梁柱,他这一落败,靠山王杨林可就有点儿沉不住气了。
杨林一边指挥着大军后退五十里,一边发出去两支令箭,去调援军。
几天后,两路援军到来,一路是虎牢关总兵尚师徒的兵马,一路是红泥关总兵新文礼的兵马。
尚师徒胯下一匹呼雷豹,掌中一条八宝吸水提炉枪,名列天下第十条好汉。
新文礼胯下一匹金睛白毛大骆驼,掌中一条四棱铁方槊,名列天下第十一条好汉。
他俩的到来,给杨林那颗不安的心多多少少带来了点儿安慰。
但是凭着尚师徒和新文礼之能,也打不过裴元庆、伍云召等人啊!
次日一交锋,伍云召不到十个回合,战败了尚师徒,伍天锡不到十个回合,战败了新文礼。
靠山王杨林勃然大怒,催马摇棒,亲自出战,却败给了雄阔海。
这下好了,隋军之中的四员主力大将,全部在阵前落败。
杨林万般无奈,只好让杨广下了一道旨意,从晋阳宫调来了西府赵王李元霸。
简单说吧,李元霸一来,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好家伙,那李元霸太厉害了,催开胯下的追风万里云,晃动掌中的擂鼓翁金锤,在二百三十万联军大营之中横冲直撞,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不服,催马摇锤大战李元霸。
梅花亮银锤对战擂鼓瓮金锤,结果仅碰了三锤,裴元庆就不行了,被震得虎口开裂,膀臂发麻,只好拨马败走。

第四条好汉雄阔海、第五条好汉伍云召、第六条好汉伍天锡,三人联手对付李元霸,结果被李元霸一锤一个,三锤惊走!
至于别人就更不用提了,李元霸一走一过,光锤风就能刮倒一大片。
这段故事就叫“李元霸锤震四平山!”
据统计,在四平山这一战中,死在李元霸锤下的超过一百二十万之众,其中就包括四家反王和二十八道烟尘。
四家反王分别是:江陵大梁王萧铣、武林净梁王李执、夏州明王高士远、陈州勇南王吴可宣。
二十八家烟尘分别是:太平王颜宣政、天明王王须拔、地明王魏刀儿、一条龙张起绪、满天星敬盘陀、北川龙韩起、西川虎张鹏、益州侯阎符生、甘州侯吕元坤、渝州侯萧道旗、潭州侯王四继、沙州侯金震威、黑风寨的段大鹏、金龙川的张金龙、金沙滩的孙望天、牛头山的赵天彪、虎头山的郑黑虎,以及太行山的七家寨主和连云山的金银铜铁四大王。
当然了,隋军之中的兵将们也战死了不少,大概有三十来万。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四平山之战,堪称是整部隋唐演义小说之中最惨烈的一战,双方阵亡的人数超过了一百五十万。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演义小说之中,希望朋友们不要较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