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秀娘,“醉仙翁”于廷于子玉的女儿,“九圣魔母皓首银姑”吕晚娘的徒弟,“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的妻子,江湖人称“奇剑坤元子”。
这于秀娘别看年纪轻轻,但一身武功可太厉害了。
她十三岁拜在吕晚娘的门下,学艺十二年,得到了师父的真传。
吕晚娘是什么人?那是跟“金腮罗汉”袁大化并驾齐驱的人物,属于剑仙级别,她的爱徒能是一般人吗?
于秀娘凭着掌中一口湛卢剑,凭着一百零八路阴阳八仙剑法,敢说纵横天下难遇敌手,比起父亲于廷于子玉,比起丈夫童林童海川,不知要高出多少!
她一出世,就剑扫黑风岭、剑扫天锡山、剑扫太极观、剑扫谢家滩,连“百灵如意道”贺玄真和“金眼貔貅泥小鬼”陆恒那样的人物,都对她心有余悸。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雍正剑侠图》这套书中,在三十岁以下的年轻高手里面,于秀娘要是自认第二的话,恐怕没有人敢称第一。
第二位:“玉面小天王”白天明白鹤,字天明,“祥云剑客”白无尘之子,“太行老叟”石青山的徒弟,江湖人称“玉面小天王”。
白天明很少离开太行山,也很少显露自己的武功,但只要他一出手,就足以震惊天下!
当初于秀娘途经太行山的时候,由于心高气傲,和白天明发生了争执。
结果两人一动手,二十多个回合未分胜负。
于秀娘大吃一惊,她万万想不到,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年轻人,居然有如此本领。
两人打斗到三十个回合之际,白天明往后一撤身,主动认输,随即哈哈一笑,扬长而去。
虽然是白天明主动认输了,但于秀娘心中明白:这白天明的武功只在自己之上,绝不在自己之下,之所以主动认输,是不想和自己缠斗罢了。
第三位:“飞天青龙”凌云龙凌云龙,三清门前任老门主“看破红尘行云叟”霍金章的徒弟,江湖人称“飞龙青龙”。
霍金章有个亲师弟,就是“千里明驼黄沙叟”买驼山明。
买驼山明座下有两大弟子,大弟子是“术传天外道秉清真,西域大侠”马骏,二弟子是“老筛海”金元。
这样论起来,凌云龙就是马骏和金元的师弟。
别看凌云龙岁数不大,但一身本领可十分高强,虽然比不了大师兄马骏,但却不次于二师兄金元。
第四位:“彩云追月”富霞娘富霞娘,“英王”富昌富宝臣的女儿,“九圣魔母皓首银姑”吕晚娘的徒弟,“奇剑坤元子”于秀娘的师妹,“小鱼龙”桂品桂无双的妻子,江湖人称“彩云逐月”。
要论武学天赋,富霞娘虽然比不了师姐于秀娘,但却比寻常人等强多了。再加上她又是吕晚娘的徒弟,一身本领可想而知!
她掌中一口流云剑,使得是三十六路风云剑法,招数精奇,神鬼莫测!
有的版本里面,富霞娘的武功比丈夫桂品高不了多少,此乃大错特错!要论真正的武功,五个桂品加一块儿,也不是富霞娘的对手。
第五位:“千蛊英童”苗广厚苗广厚,“无影剑客”苗骥苗越川的徒弟,江湖人称“千蛊英童”。
苗骥苗越川可不是一般人,乃是明末清初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三大盗之首,人送绰号“左挎泰山、右揽昆仑,七指仙翁无影剑客”。
苗广厚父母早亡,是个孤儿,自幼就住在苗骥家中,是跟着苗骥长大的,既是徒弟,又是养子。
俗话说得好:挨着金銮殿,长得是灵芝草,挨着茅房,长得是狗尿苔。
苗广厚从小就跟在苗骥身边,耳濡目染,一身武功能错得了吗?
别看他年纪不大,但已经具有了苗老剑客十之五、六的本领。
当初在苗家庄外,苗广厚一人战双侠,“碧目虬髯赛张鼎”马奎马元龙和“妙手神行赛和缓”宋品宋文元两人联手,居然都拿不下苗广厚。
第六位:“一团柳絮渡桃源”尚玉芝尚玉芝,天锡山的五寨主,“左臂花刀”洪玉耳的妻子,江湖人称“一团柳絮渡桃源”。
尚玉芝不仅以轻功绝技压盖天锡山,掌中一对提炉双枪,更是精奇无比!
大战天锡山的时候,尚玉芝对战奇剑坤元子于秀娘,虽然不是敌手,但也能在于秀娘的剑下坚持七、八个回合。
在天锡山五位寨主当中,除了大寨主“沧海变桑田”杜古杜春秋之外,就得属五寨主尚玉芝的武功最高了。
第七位:“逍遥仙子”聂红蝶聂红蝶,“铁掌侯”聂仇聂天复的孙女,“大力神”聂元聂东恒的女儿,“蓝衣仙姑”贺玄真的徒弟,江湖人称“逍遥仙子”。
这聂红蝶原本是一个倒采花的女淫贼,仗着自己武艺高强,相貌俊美,被她糟蹋过的男子不计其数,乖乖顺从她还好说,但敢不顺她者,拔剑就杀,绝不留情!
也是恶人该有恶人磨,有一次她误入黑店,中了迷魂药,结果落到了一群地痞流氓的手里。
本来以聂红蝶的武功,杀死这群流氓不费吹灰之力,但由于身中迷药,无法动弹,只好任由这群流氓摆布。
眼看聂红蝶就要被这群流氓糟蹋致死,关键时候,有一位神秘人出现,杀死了众流氓,救下了聂红蝶。
这个时候的聂红蝶,就隐隐约约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有了改过向善的想法,只是未能下定决心。
后来大战樊家港的时候,聂红蝶中了“扑尘道长”吕德兴的五毒水,一张桃花脸变成了丑八怪。
聂红蝶容貌被毁,也算是因祸得福,自此以后她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跟着师父贺玄真潜心学道,终有所成。

张方,“铁扇仙风流侠”张鼎张子美之子,“三清教主”欧阳修的徒弟,江湖人称“病太岁”。
提起这病太岁张方来,长得可太磕碜了,不仅身材矮小,而且奇丑无比,比庙里的小鬼还要难分三分。
说也奇怪,他父亲张鼎张子美乃是《雍正剑侠图》这套书中最英俊潇洒的一个帅老头儿,想不到居然会生出这么一个丑八怪儿子来,难怪张方一报家门,很多人都不相信他是张鼎的儿子。
也别说外人不相信,有时候甚至连张鼎自己都怀疑:这孩子到底是不是我儿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别看这张方长得丑,但聪明绝顶,眼珠子一转,就是一个鬼主意。
其实张方刚行走江湖的时候,武功实属一般,虽然他是欧阳修的徒弟,但由于身子骨太弱,并没有学到什么高深武功。他闯荡江湖,主要凭的是三清至宝脉门弩和满肚子鬼主意。
可是后来就不一样了。
后来机缘巧合,再加上欧阳修的推荐,张方又拜了三脱尊者之首的“金顶罗汉”脱凡为师。
脱凡何许人也?跟“金腮罗汉”袁大化是一个门户的师兄弟,也属于剑仙级别。
脱凡一翻神操作,将张方脱胎换骨,从此以后,张方变得身强体壮,膂力过人,跟以前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第九位:“金莲花”凤岐凤岐,北京城的富家子,在旗的满人,“镇古侠”董乾董化一的徒弟,江湖人称“金莲花”。
镇古侠董乾座下有四个弟子,大弟子是“飞天金睛鼠”胡林,二弟子是“赤胆侠”惠斌,三弟子是“金莲花”凤岐,四弟子是“红桃仙”郝文俊。
董乾是大清国四大名剑之首,是“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的大师爷,这样论起来,凤岐还是童林的师叔。
凤岐跟着董乾学艺八年,学会了一种特殊的兵器,名叫笔管枪,不仅招数奇特,而且笔管之中能打暗器,十分了得!
凤岐一出世,就在广和楼擒“三鼠”,奉旨跨马游街,露足了脸。
剑山卧底期间,他三会“历胆侠”谭天谭桂林,最终金锁换玉莲,成就了他与“无双女”谭灵仙的金玉良缘。
令人不喜的是,凤岐这个人心肠太狠,手段太辣,为达目的,逼死了大公主富环娘和二公主富兰娘,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
第十位:“红桃仙”郝文俊郝文俊,北京城一个粮商之子,“镇古侠”董乾董化一的徒弟,江湖人称“红桃仙”。
郝文俊是董乾的四徒弟,是金莲花凤岐的师弟,也是童林童海川的师叔。
郝文俊的兵器跟三师兄凤岐一样,也是一对笔管枪,并且一身本领也不在三师兄凤岐之下。
一打剑山蓬莱岛的时候,郝文俊凭着掌中一对笔管枪,连胜剑山蓬莱岛的四位站殿将军,最后大战“圣昆仑”欧阳至正,五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
第十一位:“银面仙童”花纯花纯,字子羽,“神枪花四把”花旺花逢春之子,“碧目金睛佛”姜达姜本初的徒弟,江湖人称“银面仙童”。
碧目金睛佛姜达座下也有四位弟子,大弟子是“水晶长老”亚然,二弟子是“西风长老”秋禅,三弟子是“青云长老”宝镜,四弟子就是“银面仙童”花纯。
姜达姜本初是大清国四大名剑的老二,是“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的二师爷,这样论起来,花纯跟金莲花凤岐和红桃仙郝文俊一样,也是童林的师叔。
花纯跟着师父姜达学艺十二年,艺成之后,姜二剑客送给了他一对特殊的兵器,名叫八叉鹿角棒。
姜达这一生,总共积攒了三对鹿角棒,自己使用一对,给了大徒弟亚然一对,剩下的一对就给了自己的小徒弟花纯。
大战金凤山的时候,花纯凭着自己掌中的一对鹿角棒,代替师父号令群雄,出尽了威风!
第十二位:“小昆仑”于斗于斗,“长臂昆仑飘然叟”于成于洞海的徒弟,江湖人称“小昆仑”。
于成于洞海年过百岁,不仅是东西南北四大昆仑侠之首,也是大清国三十三名侠之首,威震江湖数十年,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别看于成名义上是侠客,但一身本领比一般的剑客还要高。很多剑客在他面前,也得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轻视。
于斗跟着师父于成学艺八年,学了一身好本领,掌中一条鹿筋腾蛇棒,颇有独到之处。
卧底剑山蓬莱岛的时候,于斗曾在天王殿献艺,深受大帅“厉胆侠”谭天谭桂林的喜爱。

桂品,字无双,“清平侠”桂全桂如山之子,“鱼龙变化”牛和牛宝元的徒弟,江湖人称“小鱼龙”。
桂品跟“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一样,都有一位武功十分厉害的妻子。
童林的妻子是“奇剑坤元子”于秀娘,桂品的妻子是“彩云追月”富霞娘。
于秀娘和富霞娘是同门师姐妹,这样论起来,童林和桂品还是连襟兄弟。
当然了,桂品的武功虽然远不如妻子富霞娘,但也非常不错,基本上能和小昆仑于斗打个平手。
第十四位:“穿云白玉虎”刘俊刘俊,本是“妙手神鞭第一侠”王十古的弟子,跟着王十古学艺十年,武艺过人,江湖人称“穿云白玉虎”。
后来经王十古举荐,刘俊又转投到“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的门下,做了童林的顶门大弟子。
童林座下有十大弟子,号称“童门十杰”,都是谁啊?
大弟子:“穿云白玉虎”刘俊;
二弟子:“玉麒麟”司马良;
三弟子:“多臂童子”夏九龄;
四弟子:“走遍天下无遮拦,探囊取物”孔秀孔春芳;
五弟子:“插翅鹤”杨小香;
六弟子:“铁腿鹿”杨小翠;
七弟子:“小火神”洪玉耳;
八弟子:“霹雳狂风”甘虎;
九弟子:“并肋犀牛”吴霸;
十弟子:“北京第一”吴成。
在这十大弟子当中,武功最高的就是首徒刘俊!
刘俊不仅武功高强,而且老成持重,当初他奉师命到八卦山下书,表现的坦然自若、不卑不亢,令八卦山群雄无不暗自佩服。
第十五位:“小火神”洪玉耳洪玉耳,“左臂神刀”洪利洪炳南之子,“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的徒弟,江湖人称“左臂花刀”,又叫“小火神”。
洪玉耳的绰号为什么叫“左臂花刀”呢?
因为他跟父亲一样,也擅长使用左臂刀,招数奇特,独步武林。
他为什么又叫“小火神”呢?
因为他擅长玩火。
洪玉耳在拜师童林之前,还有个师父,就是“神行赛罗宣”普妙禅师,洪玉耳的玩火之技就是跟着普妙禅师学的。
当初在九月九重阳会上,洪玉耳凭着奇特的左臂刀法和令人防不胜防的玩火之术,大显身手,连“五行火祖”袁成也败在了他的手里。
第十六位:“小白猿”王环王环,“快刀手”王能之子,“神刀大侠”石铎石金声的徒弟,江湖人称“小白猿”。
神刀大侠石铎石金生可不是等闲之辈,在三十三路名侠之中名列前茅,人送绰号“银面仙猿铁臂昆仑”。
王环跟着石老侠学艺八年,不仅学会了精湛的刀法,而且还练就了一手暗器。
大战金凤山的时候,王猿凭着掌中一口青钢刀和十八支飞镖,战败了梁家四猛。
第十七位:“咤海金牛”于恒于恒,“谈笑清居无极子”尚道明和“爱莲居士太极子”何道源的徒弟,“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的师弟,江湖人称“咤海金牛”。
于恒虽然是童林的师弟,但由于两人天资不同,故此所学的武功也不一样。
童林学的是内家功夫,讲的是内练一口气,而于恒所学的则是外家功夫,讲的是外练筋骨皮。
于恒学艺七年,练就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的功夫,刀砍上一道白印,枪扎上一个白点。
于恒凭着掌中一条紫金降魔杵,凭着一身刀枪不入的横练功夫,打起仗来势如猛虎,勇不可挡!
可惜的是,由于于恒天资愚钝,只能练这种硬功,很多高明的武功他都修炼不了。

甘虎,“化地无形隐逸侠”甘雨甘凤池之子,“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的徒弟,江湖人称“霹雳狂风”。
甘虎跟于恒属于同一路人,虽然身高体壮,力大无穷,但受天资所限,很多高明的武功都修炼不了,只能练金钟罩、铁布衫这一类的硬功。
两人所不同的是,于恒天生的水性过人,有翻江倒海之能!而甘虎呢,虽然不会水,但他轻功异常了得,身子一纵,如同狂风相仿。
九月九重阳会上,甘虎曾联手于恒,大闹铁扇寺,那段故事就叫“双猛搅重阳!”
最后声明:本文中所说的年轻高手,指的是三十岁以下的那些青少年,年龄超过三十岁的不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