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伊朗不谈就打,话刚落音中俄官宣大行动,军舰开赴中东

万事浮华 2025-03-11 17:57:07

文丨编辑 万史浮华

美国真是不消停。

刚折腾完乌克兰,又把矛头指向了伊朗。

扬言:伊朗与美国进行核问题谈判,只会有两个结果,军事行动或达成协议!

看到美国又要霸道起来,中俄伊实在看不下去,直接进行军演。

虽然三国表示这次军演,不针对第三方,但在这个背景下,谁又说的清呢?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强硬的伊朗·】——»

面对特朗普如此挑衅的谈判态度,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的态度也是非常强硬。

3 月 8 日,哈梅内伊在讲话中明确表态,伊朗绝不会接受那些 “霸凌政府” 提出的谈判要求。

他指出,像美国这类国家,坚持要和伊朗谈判,根本不是真心想解决问题,而是想借谈判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伊朗。

伊朗可不会被吓唬住,不会在胁迫下跟美国谈判。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也站出来发声。

伊朗的核计划可不是靠军事攻击就能摧毁的,要是以色列或者美国敢发动军事冒险,那整个中东地区都会被卷入更广泛的冲突之中。

伊朗打击以色列

面对美伊之间嚣张跋扈的状态。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态,普京愿意出面,在美伊核问题谈判中充当中间人,推动双方通过对话解决矛盾。

不过,对于这个决议,哈梅内伊也有些不服。

毕竟,美国的不不讲信用,在上一次签署伊核协议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美撕毁合约·】——»

在 2015 年,伊朗跟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以及德国这六个国家。

经过长时间艰难的谈判,最终达成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也就是常说的伊核协议。

按照这份协议的规定,伊朗郑重承诺:

会对自身的核计划加以严格限制,目的就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伊朗发展核技术只是用于和平用途,比如民用核能发电等,而不是制造核武器。

2015年伊朗核协议

作为回报,国际社会这边,参与协议的这些国家,会解除之前针对伊朗实施的经济制裁。

但是到了 2018 年,当时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却直接宣布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

不仅如此,美国随后还重启了对伊朗的 “极限施压” 政策。

其中对伊朗石油出口的打压力度极大。

比如,谁要是从伊朗进口石油,就要对谁也进行制裁。

而特朗普政府这么做,就是想通过经济手段,给伊朗施加巨大压力,试图让伊朗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就核问题按照美国的意愿重新进行谈判。

如今,2025年3月,特朗普再次签署总统备忘录,这意味着他又一次重启了对伊朗的 “极限施压” 措施。

不过,这一次的场面,却和他想的不一样了。

«——【·中俄伊军演·】——»

在当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安全纽带 - 2025” 联合军事演习吸引了众多目光。

此次中国、俄罗斯和伊朗三国海军于 3 月 9 日至 13 日在伊朗恰巴哈尔港附近海域举行的军演,而且从多个关键方面,隐隐对美国形成了施压态势。

从演习地点来看,恰巴哈尔港附近海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这里处于霍尔木兹海峡外侧,作为全球石油运输的 “咽喉要道”,每年承担着全球约 20% 的石油运输任务。

美国长期以来在中东地区有着诸多战略利益,尤其依赖中东稳定的石油供应,来维持其全球战略布局和经济稳定。

三国选择在此处军演,犹如在全球能源运输的关键节点 “摆兵布阵”,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能源战略产生了潜在影响。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在该地区肆意妄为的空间,警告美国不可随意扰乱中东地区的能源运输秩序。

参演武器装备方面,各国也展现出强大实力。

中方派出的第 47 批护航编队中的导弹驱逐舰 “包头舰”,俄罗斯出动了 “阿尔达・齐坚扎波夫” 号护卫舰等。

而且演习内容上,又打击海上目标演练。

三国对海上移动目标的打击精准度和效率,也是对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海上军事部署是一种潜在的制衡。

«——【·结语·】——»

综合来看,此次 “安全纽带 - 2025” 联合军事演习,无论是从地点选择,还是武器装备展示以及演习科目设置。

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军事威胁形成了有力回应,让美国在处理中东事务。

尤其是对伊朗相关问题上,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立场,谨慎考虑军事冒险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信息来源:参考信息,2025年3月9日,白宫:美国可通过军事方式对付伊朗,也可谈判

0 阅读:13

万事浮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