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编辑 万史浮华
在俄乌冲突的三年里,俄罗斯的损耗不计其数。
根据统计,俄军每天的战场开销就要3亿美元,每天损耗的炮弹至少200枚,因为这场扎挣,俄罗斯的阵亡人数更是高达67万。
更别说,西方还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的美元的海外资产,相当于2022年GDP的10%以上。
如此惨痛惊人的数据背后,不禁疑惑,为何俄罗斯这么“狠”。
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坚挺着,一直没有崩溃?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庞大的兵源·】——»
别看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科技时代,到战争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人命填。
俄罗斯有1.4亿人口,足足是乌克兰的三倍。
更别说,俄罗斯还采取了多种征兵方式。
俄罗斯的定向征兵策略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伯利亚、高加索和远东地区。
这些地区经济低迷,失业率高。
年轻人参军意愿强烈,因为参军不仅能获得稳定的收入,还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比如,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年轻人,为了获得合同兵名额,甚至不惜向征兵委员会行贿。

为了吸引更多志愿兵,俄罗斯还提高了合同兵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就拿莫斯科的合同兵来讲,他们能获得一次性高达 230 万卢布的奖励。
这么丰厚的待遇,对当地人的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此外,俄罗斯甚至还招聘了很多雇佣兵和囚犯。
比如瓦格纳雇佣兵。他们干的就是拿钱办事的事情,所以在战场上表现的也很有冲劲。
而对于囚犯兵而言,他们只要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就有机会获得减刑,甚至直接免除刑罚。
这样的机制,一方面为军队补充了兵员,另一方面也给了那些渴望自由的囚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同时还减少了社会上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充足的火力·】——»
有句话说得好,一切的恐惧来自火力不足。
恰好,俄罗斯就没有这样的恐惧。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留下来的超大规模军事工业遗产,国内足足有 1320 家军工厂。
这些军工厂从武器的研发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生产,整个产业链都能覆盖到。
不仅如此,这些工厂分布在俄罗斯各个地方。

坦克,工厂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火炮生,生产数量也很可观;俄罗斯每个月能生产 100 多枚巡航导弹。
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用了不少低成本,但是特别好用的武器装备。
比如“柳叶刀”无人机。
这个无人机造价才 3 万美元,但它却能把西方那些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装备,都给摧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尽管俄罗斯武力充足,他们的后勤更是高效、畅通。
从2010年开始,俄罗斯就对军队的后勤保障部分进行改革。
就说燃料供给,军队对 43 个机场的固定加油站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改造之后,大大提升了飞机燃油补给的效率,能让飞机更快地投入战斗。
各种物资,更是从运输,存储到维修,够有这更加高效的路线和专门的团队。

«——【·充足的能源·】——»
在俄乌冲突的这三年中,美西方一直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
但无奈,俄罗斯就是资源大国,怎么都不会打趴。
俄罗斯卖给欧洲的能源少了些,但是能源价格上涨了,所以出口赚的钱还是不少。
2022 年,俄罗斯靠石油和天然气赚了大概 1700 亿美元,这占到联邦政府收入的 41%。

俄罗斯还积极调整能源出口市场,加大对亚洲国家的出口。
2023 年,俄罗斯卖给中国的原油比以前多了大概 40%,卖给印度的石油,从冲突前几乎没有,到现在每天能超过 150 万桶。
而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通过土耳其,继续给欧洲输送天然气,让天然气出口没受到太大影响。

在2022 年 3 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了 “卢布结算令”。
要求那些对俄罗斯不友好的国家,买俄罗斯天然气的时候得用卢布支付。
这么一来,卢布汇率稳定住了,西方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减轻了不少。
总之,这些庞大的能源,也是俄罗斯动力不竭的重要因素。

«——【·“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俄罗斯被我们称之为“战斗民族”,这个称呼也不是盖的。
俄罗斯人生活在高纬度地区,那里天气特别冷,地理环境也不好。
这样的自然条件让俄罗斯人养成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性格。
而且俄罗斯文化里特别崇尚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从东正教那种救世主的思想,到革命文学里塑造的英雄形象,都让俄罗斯人的战斗意识变得更强。
除此之外,这样拉长战争时间的操作,才是俄罗斯的真正优势。

俄罗斯对于“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可谓是百试百灵。
在历史中,拿破仑入侵俄罗斯是,俄军就采用焦土策略,诱敌深入。
这样的寒冷贫瘠,俄罗斯人能撑住,但是那些法军却无法再这冬季久存,于是最终战败。
在二战期间,苏联红军同样通过消耗战拖垮了德军,最终赢得胜利。

在俄乌冲突中,在初期俄罗斯确实试图用“闪电战”的方式,达成战略目标。
但是由于乌克兰的抵抗还有西方的援助下,只能放弃。所以在之后,俄罗斯就在不断的调整战略,收缩战线。
尤其是在2022年秋冬季,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总攻,收复了伊久姆和库皮扬斯克等关键地区。
面对返攻,俄罗斯直接放弃激进攻势,转而构建坚固的多层防御工事,如“苏罗维金防线”。
这种防御策略不仅有效抵御了乌军在2023年的大规模反攻,还通过消耗乌军的进攻力量,使其无法取得决定性突破。

«——【·结语·】——»
人口红利、军工狂魔、能源霸权、历史基因,这四重 Buff 相互交织,铸就了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应对长期消耗战的强大底气。
使其在这场艰难博弈中能够持续坚守,稳步前行,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努力捍卫自身利益与地缘政治格局。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2023年3月17日,许昌志:从俄罗斯的战略韧性看俄乌冲突

毛熊深刻滴觉得,瘦死滴骆驼比马大。
阵亡与伤亡不是一个概念,哈七八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