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时节,当银杏逐渐泛起金子般的色泽,寒菊与蜡梅幽香沁润心脾,成都沉浸在一片诗意烂漫的氛围之中。“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于12月16日—12月19日盛大举行,近百位海内外著名诗人汇聚蓉城,他们在诗歌周的系列活动中以诗歌为媒介,思索时代话题,探讨数字世界与真实人生的诗性连接,为诗歌的天穹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在2024·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上,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致辞
“2024·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是在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艺术报社指导下,在四川省作协、四川省文联、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文化中心、中国作协《诗刊》社、《世界文学》杂志社的支持下,由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市金牛区文联联合主办,成都市文艺发展服务中心(《青年作家》杂志社)、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国际传播中心)、《草堂》诗刊编辑部、成都交子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在连续成功举办七届的基础上,“成都国际诗歌周”品牌活动已经积累了良好而广泛的影响力,让成都这座诗歌之城更加声名远播。为推动成都文学高质量发展,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将围绕“AI时代·诗歌传承与人类未来”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和互动,持续将“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打造成成都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为建设彰显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贡献文学力量。
诗歌周开幕式:多种艺术形式交织的诗意画卷
12月17日晚,“2024·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在成都市广播电视台1号演播大厅盛大开启。现场不但演绎了中外诗人的近二十首优秀作品,更通过诗、歌、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了一场唯美且立体的视听盛宴。

2024·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现场
开场节目是由四川国际童声合唱团带来的《春夜喜雨》和《蝴蝶的梦》,他们清澈的声音、童趣十足的表演一下子把现场变成了充满灵性的诗意花园。随后,诗歌《亲亲祖国》(作者:许敏)、《茶店子》(作者:梁平)、和《民歌》(作者:余光中〔中国台湾〕)则从家国、乡土、民族等不同角度出发,让人徐徐展开诗性的想象。

2024·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现场

2024·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开幕式现场
随后,成都艺术职业大学舞蹈学院的舞者们演出藏族舞蹈《霍尔古歌》。该舞蹈原型是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霍尔古舞”,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动作刚劲有力又不失灵动轻盈,通过独特舞蹈语言,讲述古老故事,传递民族文化精髓。每一个舞步、每一个手势都仿佛在诉说历史长河中的传奇,让观众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感受岁月沉淀下的文化力量。

开幕式演出现场,藏族舞蹈《霍尔古歌》

开幕式演出现场,藏族舞蹈《霍尔古歌》
开幕式上,《原创新声》冠军“拾光者计划”乐队的亮相,让诗的意境在歌曲的深情里完美展现。乐队先是带来彝族原生态歌曲《妞妞的思念》,这首以“亲情”为主题的歌曲在他们独特声线和动情演绎下,直击聆听者的柔软心灵。之后,他们与四川传媒学院有声语言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北丽合作,将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著名诗篇《当你老了》完美呈现。随后,现场还以多种形式表演了《向世界致敬》(作者:惠特曼〔美国〕)、《芯片》(作者:王学芯)、《铁在天空飞翔》(作者:龙小龙)等经典诗作。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此后,西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舞蹈系带来的《修竹弄影》,以优美的舞姿和深刻的内涵牢牢吸引观众的目光。该节目取材于大文豪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品《修竹弄影》 通过肢体语言与光影技术的融合,以当代审美意识将四川竹文化及苏轼词中的意象之美呈现在舞台上。节目中,舞者们身姿婀娜,如修竹般挺拔摇曳,在光影交错间,将竹子的高洁、坚韧与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仿佛置身于竹林深处,感受着微风拂面,在欣赏舞蹈的同时,内心也涌起对自然与美好的向往之情。

舞蹈《修竹弄影》
最终,配乐诗朗诵《裂开的星球》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顶点。该诗篇由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创作,通过深邃的意境和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人类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而16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学生在现场的集体吟诵,产生了一种多维交错又震撼心灵的效果。据了解,导演组选择这首诗作为全场的压轴节目,是希望借此提醒人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不忘守护诗歌所代表的精神家园,坚守人类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观。

配乐诗朗诵《裂开的星球》

配乐诗朗诵《裂开的星球》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