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可能也没有想到,对中国的疯狂加税不但没能阻止中国商品的出口,反而让大批美国民众开始疯抢中国商品,甚至是直接飞到中国开启的扫货模式,找上这些商品的工厂进行采购,让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关税制裁成了一纸空谈。
01 美国民众开始疯狂囤积中国商品
特朗普已经放话希望中国给自己打电话,中方却迟迟没有理会之后,感到面子上过不去的特朗普宣布“由于中国对美国采取报复性措施,因此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加征至245%”。

对于美国的再次加征关税,中方并没有给出回应,因为之前外交部就说了,特朗普畸高的关税政策已经成了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

然而在中方不予理会之际,美国民众的反应反而是最激烈的,早在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多个国家征收对等关税之际,由于在完成去工业化之后,美国在生活用品上依靠外来进口,因此担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也上涨,大量的美国民众就涌入到商场中疯狂囤货,从零食、方便面,到服装、家电都被一扫而空,其中又以中国商品为最,因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中国制造已经遍布了美国社会的各个地方。
02 不是奢侈品买不起而是中国制造更有性价比
更让美国民众感到无法接受的是,在过去那些被认为是西方制造的奢侈品实际上也都是中国制造,大量的中国厂商在Tik Tok和小红书上自爆了自己代工厂的身份,表示几千美元的货其实都是在我(工厂商)这拿的货,而且成本只要20美元,实际上这些奢侈品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工厂生产制造出来,然后贴上自己的品牌logo,再高价卖给外国人。

这让这些美国民众意识到了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低质,即便是传统印象中那些高大上的奢侈品,实际上也都是中国制造的贴牌产品,因此这些人再次开始了“觉醒”,与其花高价采购那些中国制造的奢侈品,不如直接去采购质量一样的中国商品。

所以可以发现现在美国又涌现出了一股飞中国代购中国制造的浪潮,得益于中国实施的“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这些人即便是将坐飞机的钱算上,也要比直接在美国采购这些商品要便宜不少,并且为了赚取更多的外快,还开始了代购服务,手机、电脑、服装只要有的全部买,直接拒绝了中间商赚差价的现象。

因此在小红书上继之前的中美大对账之后,现在又出现了一股如何购买中国产品的浪潮。
在过去中国制造在西方国家的宣传中成了低质滥造的代名词,然而现在的中国制造却成了物美价廉的代名词,在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当下,淘宝、希音、敦煌网等多个中国电商平台登顶美国APP下载榜,相较于美国制造,同等质量的中国制造仅需十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的价格就能拿下,对于这些美国民众而言,无疑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03 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已经脱离了实际情况
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如此高的关税,一方面是想改变贸易逆差的现象,从中国这赚取更多的钱,另一方面则是想借此重振美国的制造业,让美国完成再工业化。通过这种加征关税的做法,让中国商品失去在美国的市场,而在美国民众的需求下,美国本土就会去生产制造这些产品,从而带动美国制造业的发展。
但这只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是一种脱离了现实情况的想法。

想要重振美国的制造业,就需要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和基础设施,然而这些都是美国现在不具备的,一条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需要的时间是数年甚至是十年的时间来建立,而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是一笔巨大的投资,以当前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和经济状况来看,很难做到产业链和基础设施的打造。

此外,美国的人工成本也是影响制造业崛起的另一大因素,美国将工厂开设在东南亚地区,就是因为这些地区的人口众多,用人成本低廉,能够用较低的人工成本生产出大量的商品,更重要的是这些工人在专业和敬业程度上也远没有中国工人高。

同样是一个钥匙扣,美国工厂制造出来的就是边缘粗糙还无法双面印刷,中国工厂制造出来的就是棱角分明并且可以双面印刷,后者的价格还比前者便宜三分之一。

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中国制造都对美国制造形成了全方位的碾压,这才是导致美国制造业根本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并且中国制造不仅是在中低端领域形成了碾压,在高端领域同样做到了碾压,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全球找不到任何一个对手。

现在的美国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就是想让大家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采购,结果这反而是激起了美国民众的逆反心理,开始对中国商品开始了大扫货。“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实力不够的前提下,这种关税战只会让美国自己遭到反噬。
文章中信息来源:担心加征关税,美商大规模囤中国货?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