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随手抽一张纸巾擦汗,或是拆开快递箱时,是否想过,看似平凡的纸品背后,竟藏着激烈的商业角逐?在无纸化办公盛行的今天,纸品行业看似走向夕阳,可实际上,它依然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快递箱、餐巾纸随处可见,囤卫生纸甚至成了全球通行的生活现象。

纸品行业横跨包装、印刷、办公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活用纸与我们的生活最为贴近,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快消品类之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纸品的江湖,揭开快消行业的竞争密码。
01.理念之战:开拓市场,重塑认知纸巾,这一如今看似平常的生活用品,其实是美国金佰利公司的发明。一战期间,金佰利开发出纤维棉,用于防毒面具的过滤,其强大的吸附性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女性开始大量参与公共事务,化妆品的销量随之大增,卸妆的需求也愈发强烈。1923年,金佰利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将纤维棉改造成卸妆面巾,并推出了舒洁品牌。
舒洁在早期销售时,对市场反馈十分重视。当消费者抱怨面巾尺寸太小时,舒洁迅速将尺寸增大,销量也因此大幅提升。1928年,金佰利又推出了抽袋式包装方案,两张面巾纸正反V字形叠放,抽出一张就能带出下一张,极大地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
1930年,公司发现不少顾客用舒洁擦鼻涕,在进行广泛的消费者调查后,高达61%的受访者都将其当作一次性纸巾使用。于是,舒洁果断将产品定位从卸妆棉转变为一次性纸巾,并开启了多轮经典的广告投放。

第一轮,舒洁在NBC的肥皂剧投放中插广告;第二轮,在芝加哥公共电台开展互动,只要听众写信支持节目播出,就能获赠一盒舒洁纸巾;第三轮,面向全美叫玛丽的小朋友征集舒洁纸巾的最佳使用方式,最高可获1万美元奖金,吸引了17万人次回信;
第四轮,在广播节目中鼓励用户写信分享喜欢舒洁的原因,奖品为1000台收音机,收到13万份回应;第五轮,鼓励全美小城镇的商店店主展示舒洁纸巾,参与活动可获1.5美元支票,最佳展示方案同样能拿到1万美元奖金,收到超过10万份展示方案。
通过这一系列立体式的推广,舒洁成功打开了市场。1949年,站稳脚跟的舒洁与迪士尼合作推出《感冒是如何患上的》广告片。该片被美国国家广播公司选作彩色电视演示片,在全国播放,十年内观看人次超过20亿,让舒洁在美国市场占据了稳固的地位,也促使金佰利向消费市场加速转型。
02.产品之战:贴身肉搏,创新突围尽管舒洁长期占据美国纸巾市场的头部位置,但挑战从未停止。1960年初,宝洁收购Charming纸业公司,推出主打柔软的Puff品牌。Charming时期就曾利用逆反心理宣传卷纸柔软,“因为太软,请勿捏它”的广告词吸引了消费者捏纸体验,销量因此上升。
宝洁收购后继承这一卖点,并投入数百万美元进行营销,舒洁的市场占有率从接近50%降至40%以内。此后,宝洁联合市场第三名Scott与舒洁展开激烈的价格战。
面对竞争,舒洁尝试推出更贵的深色精品纸巾,试图走精品化路线。然而,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后期,舒洁和Puff的竞争逐渐转向产品的渐进式改进。在创新的赛道上,双方你追我赶。
1932年,舒洁率先推出便携小包装口袋纸巾,Puff随后跟进;1987年,Puff在纸巾中添加乳液,缓解擦鼻疼痛,舒洁迅速效仿;1990年,舒洁推出三层超软纸巾,Puff同样推出类似产品;2007年,Puff推出可缓解咳嗽症状的纸巾。此外,日本尼飘主打产品差异化,其鼻贵族纸巾含有保湿成分,柔软好用,深受鼻炎患者喜爱。

在中国市场,维达的蓝色经典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当时,国内消费者挑选餐巾纸多看重体积,部分厂商为迎合这一需求,使用低成本废纸浆,通过压花让纸巾看起来更厚。维达蓝色经典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同等体积上增加重量,将130克的产品提升到180克;使用价格更贵的原木浆造纸;采用三层设计且不压花。
凭借这些优势,配合广告宣传,蓝色经典迅速成为畅销产品,定义了国内纸巾的产品形态。维达后续推出的软抽纸,也延续了三层、高韧度、吸水不易破的特点,贴合中国消费者节约、对纸张质量要求高的使用习惯。
03.渠道之战:多元布局,抢占高地维达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渠道建设。早期,维达在拓展全国经销网络的同时,敏锐地抓住了超市、大卖场等新兴零售终端的机遇。当时,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卖场在国内兴起,出货量大,入驻这些卖场能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
为此,维达专门成立KA部门,与各大卖场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为每个客户配备客户经理和专员,快速响应卖场需求。这一举措成效显著,维达KA业务销售额一年内翻四倍,2014年达到10多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五分之一。
随着电商的崛起,生活用纸的销售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恒安国际、中顺洁柔、维达等公司的电商销售比例不断提高,维达更是达到36%。电商渠道不仅为维达这样的知名品牌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也为小品牌带来了机会。拼多多上,纸巾成为爆款引流单品。可心柔原本是代工厂,为欧尚和大润发代工纸巾,产品质量过关,但品牌影响力不足。

与拼多多合作后,可心柔针对平台用户注重性价比、认为大张纸巾浪费的特点,开发小规格竹浆本色抽纸,将生产线迁至原料供应商园区,降低运输成本,压缩售价至29.9元28包,每单利润不到9毛钱。在拼多多的流量支持下,上线第一天销售额就达300多万。
此外,维达通过与北欧纸业巨头艾生雅合作,除自有品牌外,还代理艾生雅旗下德宝和多康两个品牌。德宝在香港和广东地区知名度极高,在广东餐厅,有无免费德宝抽纸巾甚至成为档次的象征。多康则专注于家外市场,即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的用纸供应。
然而,近年来维达净利润率持续走低,2023年降至1.27%,主要受木浆价格高、库存压力大、财务费用高等因素影响。
维达出售股份,艾生雅剥离利润率偏低的零售业务,聚焦上游纸浆业务,而新加坡精英收购维达,旨在补充下游业务,各取所需。但维达面临德宝和多康品牌授权被收回的风险,这或将对其市场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
从舒洁的诞生与崛起,到舒洁、Puff的激烈竞争,再到维达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布局,纸品行业在理念、产品和渠道上的竞争从未停止。未来,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纸品行业又将如何续写新的商业传奇呢?让我们持续关注。
文本来源 @商业就是这样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