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代恩平

青年时期,刘超在学校任教。然而,不知经历了多少变故,他毅然辞去教职,离开了那三尺讲台,踏入社会,投身商海。凭借着自身扎实的绘画基本功这一技之长,刘超专注于绘制墙壁画。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他拼尽全力挣钱,只为支撑家庭生计。

时光匆匆,一晃三十多年过去,刘超从青年步入中年,直至如今的壮年,始终保持着那份拼搏的劲头,从未在绘画上有丝毫懈怠。他将工笔、国画、素描等技法巧妙融合,创作出色彩斑斓的画作。无论是风景、山水,还是花鸟,经他之手,皆鲜活地跃然于墙面上。这些画作立体感十足,形象栩栩如生,每一幅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刘超深厚的绘画功底,堪称其手下的杰出作品。

画魂:
画廊的玻璃门在晨光中缓缓推开,刘超的手指拂过门框上经年累月的木纹,那是他亲手挑选的柚木,带着岁月沉淀的温润。三十年前那个辞去教职的清晨,他也这样抚摸过讲台的边缘,只不过那时的指尖还带着粉笔灰的粗糙。

展厅里悬挂着他最得意的作品,《春山晓雾》在晨光中氤氲着水墨的灵气,工笔勾勒的竹叶上,似乎还凝着未干的露珠。这幅画融合了他二十年绘制壁画的经验,将国画的留白与西方油画的光影技巧完美结合,远处的山峦用泼墨渲染,近处的岩石却以细腻的素描笔法雕琢,虚实相生间,仿佛能听见山涧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

"刘老师,有位客人想预约您的创作。"助手小夏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刘超转身,看见展厅角落站着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目光正停留在《秋江独钓》上。这幅画描绘的是江边老者垂钓的场景,画面上老人的蓑衣用特殊技法处理,远看浑然一体,近看却能发现每一根草茎都纤毫毕现。
"这是您用矿物颜料画的?"年轻人走上前来,眼中满是惊叹,"这种立体感,像是能从画中走出来一样。"

刘超笑了笑,指着画面右下角:"你看这里,江水的波纹我用了三种不同的蓝色,从深蓝到浅蓝层层叠加,再用刮刀刮出浪花的纹理。"他的手指轻轻划过画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建筑工地绘制巨幅壁画的夏天,汗水和颜料混在一起,滴落在钢筋水泥的地面上。

画廊的后墙上,挂着一幅特殊的作品——《都市森林》。这幅画没有传统的山水花鸟,而是描绘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刘超用抽象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将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化作闪烁的金属鳞片,川流不息的车辆变成流动的色彩河流。这幅画是他对这些年商海沉浮的感悟,也是对绘画艺术的全新探索。

暮色渐浓,刘超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独自坐在画廊的角落。他的目光扫过墙上的画作,每一幅都是他生命的片段,是岁月刻下的印记。从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到如今的知名画家,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绘画的热爱。

窗外的霓虹灯开始闪烁,刘超起身,轻轻关上画廊的门。明天,又将是新的创作开始。他知道,只要手中的画笔还在,心中的热爱不灭,那些未完成的梦想,终将在画布上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

近年,从去年至今不到半年时间,4月份在大翟村,翟氏家族翟氏文化画廊大型工程中,第二批完成之际名气大作。游玩众多观众观展赢得绘画爱好者或行家一致好评。
202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