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朋友在遇到纠纷的时候,都学会了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去法院起诉。但通过调查后我们发现明明很简单的案子最终却败诉了,大家有没有想过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有很多人把问题归结到法院或者法官身上,认为法官不作为,甚至存在贪赃枉法的情况。这里我要说一下,首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司法环境已经处在相对公平的状态,或者换句话说,普通老百姓遇到的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值得法官冒险去做贪赃枉法的事情!

其次,法官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裁判”的角色,也就是处在相对中立的位置。说的直白一点,他只会根据双方当事人所提交的证据,以及开庭时候的表现来裁定案件的胜败,而不会去提醒你应该怎么发挥,应该怎么应对,或者应该准备哪方面的证据,因为这样对另外一方是不公平的。
所以说,打官司败诉的原因并不存在于法官或者法院身上!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证据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打官司并不是靠空口白牙就能够胜诉的,所以在开庭前都会不遗余力的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证据,所以,因为证据不充足而败诉的情况也并不多。
至于说诉讼的前期准备,像起诉状、证据列表之类的网上一搜就会出来各种各样的模版,照猫画虎就可以了,这个也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那多数人败诉的原因在哪?根据我们的了解,在于案件的设计和总体的逻辑上!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案件的设计,也就是说我们在诉讼之前要对案件做一个总体的布局,这个案件你打算用什么理由去打,怎么去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对案件的胜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别人欠你10万块钱不还,你应该以什么理由去打这个官司?大部分人第一反应肯定是打民间借贷,但如果你没有借条或者没有人证呢?还能去打民间借贷吗?即使你有转账记录,那你怎么证明这笔钱是你借给他的呢?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继续以民间借贷去打官司,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败诉,因为你现有证据并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转变一下思路,以不当得利或者其他理由去起诉,那胜诉的概率就会高很多!要知道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胜诉,只要能够胜诉,你管用什么理由干嘛呢?
我们再来讲一下逻辑性的问题,刚才我们说了,现在很多人都有证据意识,但你的证据想要证明什么?第一份证据和第二份证据之间存在什么关联?你手里的证据应该怎么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这在开庭的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在开庭的时候一股脑的把所有的证据全部交给法官,让法官自己去判断,这是非常错误的一个做法,我们刚才讲了,法官充当的是一个裁判的角色,他不会也不能为了你去做这么多工作!
正确的做法是你在开庭前要把你手里的所有证据梳理清楚,搞清楚每一个证据的证明目的,然后按照逻辑性把他们串联起来,你不能天上一腿地上一嘴,这样很容易把法官给搞迷糊!
总体来说,打官司并没有大家想象的这个简单,它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双方在法庭上兵不见血的一场厮杀,你的战略战术、排兵布阵都对厮杀的结果有很大影响!
我是小卡,每天分享法律知识,点赞留个关注,有问题可直接私信,不收取费用!
可简单,不懂法,肆意妄为
应为时间漫长托不起
没钱打不起
,
证据采纳权以及适度权在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