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早餐】2025.04.14星期一

财经早餐 2025-04-14 06:24:59

► 央行: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18万亿元,同比多2.3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万亿元,同比多增5862亿元。

► 环球网:近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中欧双方团队已经开始接触,要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

►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中国商业航天正处于快速健康成长阶段,全产业链实现快速发展。“航天+”等新业态萌芽发展,太空旅游、商业探月有望在5-10年内实现政策突破、迈向试验验证或商业运营初期。

宏观经济

1、国新办:将于4月14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一季度有关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2、商务部:美方近日宣布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这是继美方4月10日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以来,对相关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调整。应该说,这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

3、民政部、邮政局:发布《关于加强地邮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充分发挥“互联网+地名服务+邮政快递”作用,推动乡村地名信息服务与寄递物流下乡、农村电商、普惠金融等深度融合,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

4、央视财经:4月12日,我国首次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鲜食椰子完成通关,即将进入国内市场。前2个月,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725.7亿元,同比增长4.7%。

地产动态

1、央行:3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同比下降约60个基点。有业内人士表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需要综合施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银行内部配套制度等应加强协调配合。

2、浙江省杭州市:4月11日挂牌钱塘区3宗涉宅地块,起始总价25.73亿元,地块将于5月13日正式交易。本次挂牌出让按照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

3、中指院:3月10日-4月6日,华东区重点城市上海、杭州、苏州累计开盘75次,共推出房源7893套。本月刚需、改善等各类型产品分布均匀。在去化表现上,上海、杭州、苏州整体去化表现较好。

股市盘点

1、上周五,上证指数收涨0.45%,报3238.23点,周跌3.11%;深证成指收涨0.82%,报9834.44点,周跌5.13%;创业板指收涨1.36%,报1926.37点,周跌6.73%。

2、上周五,恒生指数收涨1.13%,报20914.69点,周跌8.47%;恒生科技指数收涨1.8%,报4900.43点,周跌7.77%;国企指数收涨1.74%,报7801.51点,周跌7.35%。

3、证券时报:截至4月11日,已有10家上市券商发布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各家券商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的正增长,其中,有3家同比增幅甚至在100%及以上。业绩增长原因跟财富管理、自营业务实现同比增长有关。

4、贝因美(4连板):公司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规定的情形。

5、光库科技:控股股东上层股权结构拟发生变动,实际控制人仍为珠海市国资委。

6、*ST天沃:公司股票交易将于4月14日停牌一天,并于4月15日开市起复牌,复牌后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7、中航光电:公司高度重视黄金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并已纳入成本控制专项工作。总体来看,大宗原材料尤其是黄金价格上涨对公司经营成本影响可控。

8、中国人保: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16.52亿元至134.45亿元,同比增长30%至50%。主要原因是公司优化业务结构,提升业务质量,同时投资业绩大幅提升。

9、光华科技:预计第一季度净利润2200万元–2800万元,同比增长479.25%-637.23%。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公司在专用化学品领域的业务拓展和降本增效措施的实施。

10、新股申购:本周,共有3只新股申购,分别为主板江顺科技,天有为,创业板的众捷汽车。

11、限售解禁:本周,共有40只限售股解禁,解禁数量共计8.78亿股,解禁市值达到122.79亿元。其中,卓兆点胶以17.99亿元排名解禁榜第一,唯捷创芯和骑士乳业分别以17.53亿元、12.89亿元排名第二和第三。

投融资

12、新莱福:拟购买广州金南磁性材料100%股权,公司证券自4月14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披露本次交易方案。

财富聚焦

1、央行: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22.11万亿元,同比增长6.9%;人民币存款余额315.22万亿元,同比增长6.7%。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2.9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22万亿元。

2、央视网: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攀升,已先后刷新历史高点超20次。专家称,未来,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将会增加,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多国预计会进一步降息,这将导致国际金价进一步上涨。

3、中国基金报:4月以来,指数增强型基金再迎申报和发行热潮,多只科创综指增强、中证A500指增基金正在发行中。近一年共有46家基金公司发行了70只指增基金,今年以来超过78%的指增基金获取了正的超额收益。

行业观察

1、环球时报:“世界超市”义乌的一家专营工具的商户称,目前来自美国的订单暂缓,但不影响整体销量,其产品的出厂价也不会因关税改变,目前得到的反馈,美国客户还会继续下订单,关税把美国老百姓的钱掏了更多出来。

2、央视财经:印度头部药企沃克哈特公司董事长表示,美国若对药品加征关税,将最终损害美国民众利益。主要原因在于药品转换并非易事,审批流程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即便未来想在本土设厂生产药品,其成本将大幅攀升 ,现有的价格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3、中国花卉协会:前两个月,我国花卉出口1.0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云南出口鲜切花1.9亿元,同比增长52.3%,创历史同期新高,鲜切花年出口值已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

4、中国铁路:一季度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9.7亿吨,同比增长3.1%,日均装车17.9万车,同比增长4.2%。

5、中国日报:我国最大超深油田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突破2000万吨,成为我国在8000米以深复杂领域高质量勘探开发的“深地标杆”。

6、新华社: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

7、证券时报: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乐凯承担的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功组织完成8项国家标准的报批工作。这8项标准均由中国乐凯牵头主持制定,填补了国内影像材料耐摩擦、稳定性评估等方面标准的空白。

8、新华社:美国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开发的临时心脏起搏器比一粒米还小,可通过微创手术植入体内,特别适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生儿。

公司要闻

1、每经网:有消息称在中国负责组装美国iPhone机型的产线停工,目前尚未有恢复生产的消息。4月13日从相关供应链厂商处获悉,中国产线并未停工,该消息纯属误传。

2、财经头条App:为应对美国关税调整影响,美团、物美、叮咚买菜、东方甄选等企业日前出台专项的扶持计划,其中,美团在“商家入驻、经营扶持、品牌打造”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物美将打造“云超绿通”转向通道;叮咚买菜将释放商品包装、仓储设备等多项采购需求。

3、科创板日报:据悉,字节跳动正计划推出自家的AI智能眼镜,预计将在其智能眼镜中,提供类似自研模型豆包的AI功能。字节跳动正在与供应商谈判,确定产品功能、技术规格、成本以及发布时间。

环球视野

1、界面新闻:在截至3月的12个月里,苹果公司在印度组装了价值220亿美元的iPhone手机,产量同比增加近60%。知情人士称,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的公司目前在南亚国家生产20%的iPhone,即五分之一。

2、央视新闻:据美国联邦公报网站4月12日显示,特朗普已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称“根据美国《国家紧急状态法》,继续执行第14024号行政命令宣布的国家紧急状态一年”。这相当于将前总统拜登推出的一系列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延长一年。

3、环球网:韩国法院官员透露,对前总统尹锡悦的首次刑事审判定于下周举行。尹锡悦将成为第五位接受刑事审判的韩国前总统。检方将对尹锡悦提出指控,预计尹锡悦将予以否认。如果领导叛乱罪名成立,尹锡悦可能面临终身监禁或死刑。

金融数据

1、新三板:上周,新增6家挂牌公司,成交金额10.62亿,环比增加13.07%。截至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达6090家。

2、上海环交所: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7.44万吨,总成交额618.14万元,收盘价85.32元/吨,周跌0.09%。

3、美股:上周五,道指涨1.56%,报40212.71点,周涨4.95%;标普500指数涨1.81%,报5363.36点,周涨5.7%;纳指涨2.06%,报16724.46点,周涨7.29%。

4、欧洲:上周五,德国DAX30指数跌0.92%,报20374.1点,周跌1.3%;法国CAC40指数跌0.3%,报7104.8点,周跌2.34%;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64%,报7964.18点,周跌1.13%。

5、黄金:上周五,COMEX黄金期货涨2.44%,报3254.9美元/盎司,周涨7.23%。

6、原油:上周五,NYMEX原油上涨2.35%,收于每桶61.48美元,周跌0.82%;布伦特原油2506上涨1.99%,收于每桶64.59美元,周跌1.51%

·智驾“狂飙”:当汽车变成“移动智能体”·

► 第一财经:2月,比亚迪、吉利、极氪、岚图、东风、零跑、广汽、长城、智己、宝骏等20多家车企及供应商陆续宣布与DeepSeek大模型完成深度融合。 进入2025年,智能驾驶已成为新车竞争的焦点。2025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将达到65%,国内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将达到76%。与此同时,智能驾驶的安全问题愈发引起关注。随着智驾渗透率逐步加大,车企对智能化的竞争已着眼于L4级别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

► 央广网: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未来3年至5年内,中低阶智能驾驶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市场份额将持续增加,预计2030年L3及以上级别ADAS渗透率将达35%。智驾行业拐点已经到来,拐点到来的技术三要素,一是领先的算法,二是足够大的算力,三是海量丰富的数据,三者已经具备。

► 国元证券:2024年,国内新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装配量达1098.2万辆,渗透率为47.9%。新能源车L2及以上渗透率达56.9%,高于燃油车。智能化已成为车企竞争焦点,主机厂加速推动高阶智驾系统量产,未能跟上智能化步伐的品牌可能逐渐失去竞争力。政策方面,国家和地方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高阶智驾落地,目前已有50多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地方性法规,推动技术试点应用。

► 国金证券:智驾系统成本大幅降低有望实现15万以上车型标配、并向10-15万价格带渗透。2025年城市NOA也将迎来飞速发展,预计2025年城市NOA渗透率有望达到15%以上。高阶智驾落地-城市 NOA成为未来车企竞争主旋律,智能驾驶从基础 L2→高速 NOA→城区 NOA 的功能迭代路线逐渐清晰。随着汽车智能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功,降低成本、下探市场、提升市占率已成为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城区NOA将成为智驾下一个竞争点。

0 阅读:3

财经早餐

简介:美好的一天,从财经早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