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特朗普又遭11州起诉,泽连斯基硬刚美国,印方迁怒巴基斯坦

大叔的旧字典 2025-04-26 13:55:40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之际,国际上又发生了3件大事。

第一件事:特朗普又被11州起诉了。

众所周知,当地时间4月16日,加州州长纽森正式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了诉讼,而诉讼目标赫然是特朗普政府。

纽森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未得到国会批准,属于非法行为,且严重损害了加州和美国的利益。

说实话,加州的起诉不会对特朗普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他现在掌握着国会两院,堪称是美国的皇帝,一般情况根本不可能动摇其地位。

不过,特朗普恐怕没想到的是,就在加州开头之后,会有更多的州一起起诉他。

根据媒体消息,当地时间4月23日,包括纽约州、亚利桑那州在内的11个州,集体向美国际贸易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法院制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一个州、两个州特朗普或许不在乎,但现在可是整整12个州,即便他大权在握,恐怕也不得不谨慎应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11个州都是蓝州。

再联想到前段时间,三位民主党前总统相继跳出来批评特朗普的政策,那就可以说明一件事,这一轮起诉其实是民主党向特朗普发出的政治攻势。

民主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不遗余力的抹黑特朗普的形象,尽可能的打击特朗普的威望。

一旦美国法院真的裁定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属于非法行为,那必然对特朗普政府的形象造成沉重打击。

即便法院一时半会不可能做出裁决,只要消息传播开来,同样能降低特朗普的路人缘,尤其是那些生活受到影响的消费者,很有可能会把选票投给民主党

这样一来,中期选举时民主党获胜的概率就会大一些。

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一系列结果只是对民主党有利,对美国国家利益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因为民主党的煽风点火,势必会加剧两党支持者的对抗情绪,让美国社会进一步撕裂。

当然,不止是民主党,共和党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打击政治对手,两党政客从不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

说实话,有这样的自私自利的党派,美国想不衰落都难。

信源:央视新闻 2025年4月24日 关于“继加州后 美国又有11州起诉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违法””的报道

第二件事:泽连斯基硬刚美国。

众所周知,近段时间,特朗普为了摆脱乌克兰这个财政包袱,一直在极力推动俄乌停火谈判。

但遗憾的,俄乌局势的主动权压根就不在美国手里,能否停火最终要看普京的脸色。

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特朗普对俄态度几乎就是卑躬屈膝。

比如前段时间,普京要求乌方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主权,并且还要求乌克兰大幅缩减军队、禁止加入北约等等。

对于这些条件,特朗普几乎是全盘答应了下来,完全不顾是否损害了乌克兰的利益。

很明显,在他看来,乌克兰就是美国花钱养大的,泽连斯基必须要无条件听从美国的命令。

不过,他显然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4月22日,泽连斯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乌克兰愿意和俄罗斯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但绝不会承认被占领的土地属于俄罗斯,更不会承认克里米亚的主权归俄罗斯。

此外,他还强调称,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没有什么好谈的。

最后,他更是直接批评特朗普,称对方的发言是“有害的”。

显而易见,泽连斯基这就是在硬刚特朗普,特朗普答应的条件,乌克兰压根就不认账。

在被泽连斯基打脸之后,特朗普也很不满意,万斯立即宣布不再参加4月23日在伦敦举行的乌克兰问题会谈。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在社交怒喷泽连斯基,认为其发言属于“煽动性言论”,严重阻碍了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

但说实话,这些都是特朗普的无能狂怒,只要泽连斯基不松口,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得不说,特朗普这个总统干的实在是窝火。

想要侵吞加拿大,结果被人家反向制裁。

发起全球关税战,又被中国顶了回来,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把脸丢尽了。

现在连泽连斯基都不听话了,来来回回打脸特朗普。

小编建议,特朗普还是趁早辞职吧,现在辞职还是能保住面子,再干两年说不定脸都会被打肿。

信源:央视新闻 2025年4月24日 关于“美国极限施压 泽连斯基正面硬刚 特朗普:你的话非常有害”的报道

第三件事:印度迁怒巴基斯坦。

当地时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恐怖袭击,导致26人死亡,41人受伤。

事后,一个名为“抵抗阵线”的组织在社交平台发表声明,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

按理说,既然有人声称负责,那印度政府就应该积极的找到这群人,若是他们干的,那就交给法院审理;若对方是口嗨,那也能派出错误答案。

但印度似乎并不关注“抵抗阵线”,反而向巴基斯坦出手了。

根据媒体消息,4月23日,印度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外交反制策略。

比如暂停《印度河水资源条约》,停止和巴基斯坦分享河水;关闭了两国之间的重要口岸;驱逐了巴基斯坦派出到新德里的高级军事顾问等等。

总之一句话,印度这一波直接对巴基斯坦重拳出击了。

那这到底是为啥呢?

信源:财联社 2025年4月24日 关于“印度对巴宣布多项反制措施:停止水资源共享 驱逐武官”的报道

有分析认为,大概有两种可能。

第一:印度掌握了某些不为人知的证据,确认这批恐怖分子和巴基斯坦有着某种联系。

但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要知道,印度在外交领域无理尚且要闹三分,若其真是抓住了不利于巴基斯坦的证据,恐怕早就满世界嚷嚷了,怎么可能一言不发呢?

那就只可能是第二个原因,印度政府借题发挥,趁机给巴基斯坦上眼药。

印度历届政府都会巴基斯坦极为不满,双方还不止一次爆发过武装冲突,如今莫迪借着恐怖袭击的由头,主动挑起印巴之间的摩擦,完全是有可能的。

大家觉得呢?

0 阅读:18

大叔的旧字典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