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历史人物通过“禅让”,夺得政权

曹性娱乐趣事 2025-04-23 09:07:35

在我国历史上,“禅让”作为政权更迭的一种形式,早期带有理想化的“让贤”色彩,如尧舜禹;

但自秦汉以后,更多成为权臣或军阀夺取政权的合法化手段,本质上是权力博弈的结果。以下是通过“禅让”形式夺得政权的主要人物及事件:

一、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1. 王莽(新朝)

背景: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掌权,任大司马,后被封为“安汉公”,权倾朝野。

禅让过程:公元8年,王莽逼迫西汉皇太子刘婴(孺子婴)“禅让”,建立“新朝”,自称“摄皇帝”,后改称“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通过和平禅让完成的王朝更替,但实为外戚篡权。

2. 曹丕(曹魏)

背景: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继承父位后掌握实权。

禅让过程: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曹丕开创了“三让而受”的禅让仪式范式,成为后世权臣夺权的模板。

3. 司马炎(西晋)

背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代掌控曹魏政权,司马昭被封为晋王,司马炎继承晋王爵位。

禅让过程: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给司马炎,司马炎建立“晋朝”,史称西晋,曹魏灭亡。

4. 刘裕(刘宋)

背景:东晋末年,刘裕以军功崛起,掌握朝政大权,先后废杀晋安帝、晋恭帝。

禅让过程:公元420年,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帝位给刘裕,刘裕建立“宋”,史称刘宋,东晋灭亡。这是南朝禅代的开端,此后南朝政权更迭多效仿此模式。

5. 萧道成(南齐)

背景:刘宋后期,萧道成任大司马,掌控禁军,平定叛乱后独揽大权。

禅让过程: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准禅让帝位给萧道成,萧道成建立“齐”,史称南齐。

6. 萧衍(南梁)

背景:南齐后期,萧衍任雍州刺史,起兵攻入建康(今南京),立傀儡皇帝。

禅让过程:公元502年,齐和帝萧宝融禅让帝位给萧衍,萧衍建立“梁”,史称南梁。

7. 陈霸先(南陈)

背景:南梁末年,侯景之乱后,陈霸先平定叛乱,掌握实权。

禅让过程:公元557年,梁敬帝萧方智禅让帝位给陈霸先,陈霸先建立“陈”,史称南陈。

8. 高洋(北齐)

背景:东魏时期,高欢、高澄父子掌控朝政,高洋继承父兄权力。

禅让过程:公元550年,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让帝位给高洋,高洋建立“齐”,史称北齐,东魏灭亡。

9. 宇文觉(北周)

背景:西魏时期,宇文泰为实际掌权者,宇文觉继承其位后,由宇文护辅政。

禅让过程:公元557年,西魏恭帝元廓禅让帝位给宇文觉,宇文觉建立“周”,史称北周,西魏灭亡。

二、隋唐至五代时期

1. 杨坚(隋朝)

背景:北周时期,杨坚为外戚(周宣帝岳父),任大司马,后封隋王,掌握军政大权。

禅让过程: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帝位给杨坚,杨坚建立“隋朝”,北周灭亡。

2. 李渊(唐朝)

背景:隋末天下大乱,李渊任太原留守,起兵攻入长安,立隋恭帝杨侑为傀儡。

禅让过程:公元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给李渊,李渊建立“唐朝”,隋朝灭亡。

3. 朱温(后梁)

背景:唐朝末年,朱温(朱全忠)因镇压黄巢起义崛起,被封为梁王,掌控朝廷。

禅让过程:公元907年,唐哀帝李柷禅让帝位给朱温,朱温建立“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4. 李存勖(后唐)

背景:后梁时期,李存勖为沙陀族将领,继承父李克用的河东节度使爵位,后称帝。

禅让“名义”:李存勖以复兴唐朝为号,未直接接受禅让,但其后续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政权更迭多伴随权臣废立或“禅让”形式。

5. 郭威(后周)

背景:后汉时期,郭威任邺都留守,起兵反叛,推翻后汉,立傀儡皇帝,后自立。

禅让过程:公元951年,后汉隐帝被杀,郭威被部下拥立,后汉李太后下诏“禅让”,郭威建立“周”,史称后周。郭威死后,养子柴荣(郭荣)继位,即周世宗。

三、宋朝时期

赵匡胤(北宋)

背景:后周时期,赵匡胤任殿前都点检,掌握禁军,发动“陈桥兵变”。

禅让过程:公元960年,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让帝位给赵匡胤,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周灭亡。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通过“禅让”完成的主要王朝更替。

禅让的本质与特点

形式合法化:上述“禅让”多为权臣胁迫君主颁布诏书,举行象征性仪式,本质是权力斗争的结果,而非真正的“让贤”。

王朝循环:自曹丕开创先例后,禅让成为魏晋至五代政权更迭的主流模式,形成“权臣掌权→加九锡→受禅称帝”的固定流程。

道德包装:禅让制被儒家理想化后,成为政权合法性的宣传工具,即使武力夺权也需披上“禅让”外衣,以彰显“天命所归”。

宋代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加强和科举制度成熟,通过禅让夺权的案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直接的武力推翻。

0 阅读:19

曹性娱乐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