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和田玉的收藏方法》全文分为八章。第一章:和田玉的收藏概述;第二章:和田玉的价格趋势;本文是第三章:和田玉的收藏的条件;第四章:和田玉的收藏技巧;第五章:和田玉的收藏误区;第六章:和田玉的投资前景;第七章:和田玉的盘玩方法;第八章:和田玉的养护方法。

清-桐荫仕女图
和田玉的收藏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专业技能,对于不喜欢,对和田玉没有感觉的就不要轻易涉足其中。因为你没有感觉,必然难以领悟和田玉之美,更不可能潜心钻研。倘若仅是个人喜好,偶尔为之,那么谨慎小心便足矣。然而,若期望从收藏起步,朝着投资方向发展,或收藏与投资两者兼顾,甚至主要是投资,就务必要注意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财力等诸多条件,诸如扎实的专业学识、丰富的收藏阅历、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行、优良的心理质素、雄厚的财力以及充裕的时间等等。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在多数情形下难以获取自己期望的结果。

清-童子洗象
01、具备相应专业技能扎实的宝石学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和田玉收藏的前提,倘若所购置的大多为赝品以及品质低劣的和田玉,收藏投资要成功是不可能的。自然界与和田玉外观相似的玉石很多,市场上用廉价玉石仿冒和田玉的情况历来有之。即便同为和田玉,其品质对于价格的影响较为巨大,故而品质的把控与材质的真伪同等重要。面对这些问题,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宝石学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否则,收藏和田玉将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清-仙鹤摆件
02、具备高尚品德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有德,玉也有德。和田玉收藏和经营更应该有德行,以玉的德行规范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和田玉市场良莠不齐,德行缺失者众多,这与和田玉的德行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背景下,收藏者不管多么专业,不管市场经验如何丰富,都难免有上当受骗的时候。一个有德行的收藏者绝不应该让自己上当受骗的产品再流入市场,这是玉德的体现。收藏者或经营者固然可通过自己的专业眼光和经营方式获利,但一定不要唯利是图,要提倡以德取利。要记住,和田玉交易的地域范围可能很大,但圈子却很小,只有坚持诚信第一,以德待人,才会在业内树立信誉。德性好则朋友多,朋友多则声誉好,声誉好则客人多,客人多则生意好,最好德行可能带来最好的收益。

参考图片
03、具备良好的心态部分和田玉收藏者往往急于求成,天天盼望能以最低的价格,收藏到物美价廉的和田玉精品,但等待他们的往往是骗局。在不慎买到假冒伪劣的和田玉之后,有的收藏者还固执己见,认为自己买到的和田玉超值。在和田玉收藏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吃药”,意为花钱买个教训。但如果持这样的心态,则是“吃药”也治不好的魔障。有不少收藏者,收藏和田玉是为了等到升值后转手。还得要提醒这样的收藏者,和田玉适合长期持有,可作为一个长线投资。如果期盼炒作或者其他途径从中渔利,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抱有贪念的收藏投资者可能会折戟沉沙。

参考图片
和田玉收藏先应始于兴趣,同时应抱有平常心,在收藏中多向人请教,多看少买,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最后才能具备品鉴和田玉的能力。另外在购买的时候要选择信赖的商家,选择适合自己价位的和田玉产品,不要过分追求性价比,性价比越高,可能上当的机率就越高。一个玉质优秀工艺一流的和田玉作品,不会有性价比的。
04、具备高深的文化修养一位真正的和田玉收藏家,其所收藏的和田玉仅仅是一个载体,收藏的虽是玉石,然而更为关键的是玉所蕴含的文化。中国玉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我国悠久的治玉文明历史进程中持续积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逐步形成的。和田玉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具有近万年的传统文化积淀。深入了解和田玉背后所蕴含着深厚的中国玉文化,是收藏和田玉的根本要求,这与股票投资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和田玉的特质代表了君子的高尚品德,投资者首先必须走进和田玉的文化世界,具备超凡的鉴赏品位和恬静的心境,如此才能与真正的好玉结缘,在岁月的积淀中通过玉的升值而积累财富。那种通过短线炒玉赚大钱的想法和理念,即使偶尔撞上大运,也终究不能成为真正的和田玉收藏大家。

参考图片
05、具备一定的财力财力是和田玉收藏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希望能将和田玉收藏上升到一定档次的人,雄厚的财力更是必不可少。当然,如果只想随行就市收藏点低档产品,就不需大量资金。做众人都能做的低档品收藏一般不可能得到好收获,包括物质上的收获和精神上的收获在内。当然,更不可能在和田玉收藏上做出特色和取得成就。如果希望在和田玉收藏方面作出规模、作出品位、作出档次、作出特色,就必须有大量资金投入。

参考图片
一件高档和田玉作品动辄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上千万元,能收藏到这样一件和田玉作品十分不容易,但希望在短时间内找到能转让出去的客户可能更难。这样,就势必会造成产品积压,这就要求和田玉收藏者更要有足够的资金才行。
事实上,高档和田玉作品可遇不可求,有时按照自已的心理预期去寻找一件理想的作品,但市场总是事与愿违,偶尔碰到自己心仪的作品,价格又超过心里预期,对于和田玉的收藏者或经营者,当有客户需要某类产品,我们刻意去找寻的时候又找不到。因此,只有具备一定的资金,才能收藏大量都优秀作品,做必要的储备,才可能在收藏中,“藏”与“转”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图片
作者:王建泉
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NGTC 宝石学家、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致力于宝玉石知识的普及,传承并弘扬中国玉文化!
注释: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中国玉文化》、《话说和田玉》和《和田玉收藏指南》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宝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