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班子2025年深入贯彻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问题清单(7个方面)(1)
一、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方面
工作主动性严重匮乏。部分班子成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仅满足于完成基本任务,缺乏追求卓越的精神。在组织党员学习活动时,形式单一,多为念文件、读报告,未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解读,导致党员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缺乏创新策划,活动形式老旧,无法有效吸引群众参与,未能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实际作用。
二、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方面
过度注重形式,忽视实际成效。在支部工作中,部分班子成员过于追求表面形式和宣传效果,而对工作的实际内容和成效关注不足。在组织学习教育活动时,将大量精力投入活动场地布置和宣传海报制作上,活动现场布置得极为隆重,但学习内容空洞,讲解浮于表面,党员参与后收获甚微。在开展一些党建活动时,过于强调活动的规模和参与人数,而忽视了活动对党员思想教育和党性修养提升的实际作用。
三、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方面
机械执行政策,缺乏灵活性。在执行上级政策时,部分班子成员不能结合本支部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调整,采取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方式。在落实党员学习积分制度时,上级规定每月学习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即可,而支部自行将标准提高一倍,且未考虑党员工作繁忙程度和实际学习能力,导致部分党员为完成积分任务疲于应付,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工作积极性也受到严重影响。在一些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区分党员个体差异,统一要求,导致部分党员难以承受。
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方面
检查考核过多,重形式轻实效。为督促工作落实,频繁开展各种检查考核活动,且检查考核标准不科学、不统一,过于注重形式和材料,忽视工作实际效果。党员为迎接检查考核,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做表面文章,实际用于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被压缩。每季度一次的党建工作检查,检查人员往往只关注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规范,对党员实际学习效果、工作开展情况关注较少,导致党员为应付检查弄虚作假。在一些检查考核中,存在主观随意性,评价标准不客观,无法真实反映工作实际情况。
五、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方面
联系群众不够紧密。部分班子成员缺乏主动联系群众的意识,很少深入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了解群众需求和困难。在开展工作时,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未充分考虑群众实际感受和利益。在规划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时,未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导致建设后的活动中心功能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在一些社区政策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群众的声音,导致政策与实际需求脱节。
六、违规吃喝方面
违规组织或参与“酒局圈”。个别班子成员热衷于组织或参与各种“酒局圈”,在工作之余频繁与社会人员交往,吃喝应酬,影响自身形象和工作效率。某班子成员长期参与由企业老板组成的“酒局圈”,在交往过程中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最终陷入泥潭。在一些“酒局圈”中,存在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
七、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方面
变相收受礼品礼金手段多样。为逃避监督,一些班子成员采取变相收受礼品礼金的方式,如收受电子红包等,隐蔽性强。某班子成员通过某某收受管理服务对象发送的电子红包,每次金额虽不大,但累计数目可观。还有的通过收受购物卡密码、虚拟货币等方式变相受贿,增加了监督查处的难度。(全7方面21条3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