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睿研金融 编辑|MAX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一面是大力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一面是大量养老目标基金被清盘,“养老产品能否真的养老”开始引发市场关注。
不少投资者表示,自己买的养老基金还没等退休就消失了,很多基金都是亏损下被强制清仓。
市场上现存的多数养老基金都有一至五年不等的锁定期,未到解禁期的投资者,只能眼睁睁看着基金被清盘也无法赎回,种种“雷坑”让很多想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投资者望而却步。
1
2025年41只养老基金恐因规模太小被清盘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场共有268只养老FOF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合计规模近6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内新成立的养老FOF基金共21只,但全年被清盘的养老FOF基金有13只。
具体看这些被清盘的基金,它们大多是2021年成立的发起式产品,发起式基金合同条款规定,基金必须在三年内达到2亿元规模才能继续运营。而这些基金大多没有经受住三年考核,都因规模太小被清盘。不少基金还有五年锁定期,却连首个五年期还没届满,就已被强行清盘。
连平安这种大品牌发起成立的养老2045这只产品,也在2024年4月20被强制清盘。

数据截至2024.12.31,数据来源:Wind
除了唯一一只2019年成立的鹏华长乐稳健养老一年FOF基金,成立至今实现了正收益,其余被清盘的基金无一例外都是大幅亏损,而对于那些三年锁定期的基金产品,投资者从买入到清盘都未获得止损的机会。
鹏华长乐稳健养老一年FOF基金虽然累计回报超过11%,但截至2024年5月13日,已出现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条款,随即面临清退。
2022年成立的养老FOF基金将在2025年面临三年大考,目前全市场存续的268只养老FOF基金中2022年成立的有54只,其中41只截至2024年末的基金规模不足2亿元,占比75.93%。这意味着仅规模太小这一项基金终止条款,就有40多只基金恐在2025年面临清盘。
如果再计算2023年后成立的基金规模不足2亿元的养老FOF基金,还有67只产品被敲响清盘警钟,未来三年超100只养老基金即将展开“生死一搏”。
2
成立至今4成养老基金尚未盈利
养老FOF基金虽然按照资产配置比重不同,可以分为偏股型FOF基金和偏债型FOF基金,但从整体业绩表现看,存续的养老基金收益率都不尽如人意。
无论是哪种养老FOF基金,或多或少都会进行股票配置,以上证指数2024年全年12.67%的收益率为基准,268只养老基金中跑赢大盘的仅3只;收益率超过10%的仅6只,这些收益率靠前的基金规模也都属于迷你基金,三年/五年的锁定期要求下,大部分产品仍不能兑现收益。

数据截至2024.12.31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68只养老FOF基金中,成立至今收益率超过10%的仅66只,占比24.63%,仍有4成至今都未实现正收益。表现最差的5只基金,成立至今亏损20%-30%,其中华夏基金的养老产品就占据2个席位,基金管理规模还相对较高。

数据截至2024.12.31 数据来源:Wind
华夏福源养老目标日期2045三年持有和华夏养老2055五年均由基金经理许利明管理,许利明2011年加入华夏基金,历任管理17只基金,目前在管9只基金,合计管理规模47.13亿元。在管的9个产品中大多数为养老FOF产品,其中6个产品的任职回报都是亏损。
华夏养老2040三年和华夏养老2045三年看似回报很多,实际上都是在“吃老本”,最近三年两只基金分别下跌18.36%和24.65%,这个战绩要不是因为锁定期太长,投资者无法卖出,恐怕管理规模早被腰斩。

数据截至2025.2.10 数据来源Wind
业绩表现是养老基金迈过规模大考后的又一重要考验,连年亏损的成绩单让投资者不断赎回,产品如若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同样会走清算程序,难逃清盘结局。
当然,层层考验筛选下,养老FOF基金也有规模又大业绩又好的产品,兴全安泰平衡养老以56.84%的历史回报率和10.47亿的基金规模一骑绝尘,成为目前表现最优的养老基金。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前期借着牛市大涨了一波,在2021年至今的熊市中也经受住了考验,最近三年录得正回报,最大回撤仅16%。

数据截至2024.12.31 数据来源Wind
对于投资者来说,买养老FOF基金本是为了“防老”,可现如今三五年的锁定期变成了无法止损的枷锁,还未等到回本基金就已经被清盘,种种困局,养老基金的路该如何往下走?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整理,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