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仗、不反抗,灵丘为何死了上千人?

小丁说商业 2025-04-10 15:56:44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一个月,1200人死了,他们不是士兵,不是战场上的倒下者。

是老人,是孩子,是女人,是手无寸铁的村民,他们的死,没有墓碑,没有名字,只剩下一块一块腐烂的土地,还有记忆。

1937年9月,日本人进了灵丘,从那天起,山西的这个小县城,变成了一个没有声音的杀场。

他们是怎么杀人的

第一刀落下时,天刚亮。

大云寺的广场上站满了人,他们被赶到这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全部脱衣服。”日军下命令,没人动,枪托砸在人身上,一声爆裂,一口血喷出来,有人开始脱,有人还在发抖。

第一声枪响,在沉默中炸开。

那是9月23日早上,日军攻进灵丘城,一夜之间,县署、城隍庙、邮政所全被占领。

兵分三路,把男人从家里、从地里、从学校里拖出来,像拉牲口一样。

“抓的不是壮丁,是全抓。”

从财神庙到东福田村,枪声、叫喊、哭声此起彼伏。

第一场大屠杀发生在大云寺,日军带来三挺重机枪,布阵后让所有男性站成一排。

“蹲下,头低。”命令用日语喊出来,后面跟着皮靴踹人。

半小时后,尸体躺了一地。

据后来的八路军统计,仅那一场,死者约600人,多数是20到50岁的男人,也有15岁的少年。

子弹打完了,没死的就用刺刀补,有个十七岁的男孩跑不动,被拽着头发一刀穿胸。

有人活了下来,丁仰轩,他被刺了17刀,装死爬进尸堆,天黑后逃了出来,他后来改名叫“十七刀”,一辈子没改回来。

杀完一批,日军开始玩,他们说,要砍头比赛。

挑来十几个村民,绑成一排,每个士兵拿一把军刀,“一刀下去,看谁快。”砍得干净的奖励香烟,砍不掉的,要跪着挨训斥。

那个场面,被一个关沟村的老人说出来

“他们在笑,我们躲在墙后,听见笑声夹着惨叫,‘咚’的一声,就是头掉了。”

日军给砍头的士兵拍照,把尸体摆在一起拍合影,穿军装的笑着站在一堆死尸旁边,照片后来在战后被缴获。

尸体太多,埋不完,日军强迫村民来挖坑,坑挖完,尸体被扔进去,然后把挖坑的人也推进去,再扫射一轮。

东福田村的村口,有个土堆,后来成为集体墓地,没人知道下面到底埋了多少人。

那时候的天气,冷了,尸体开始腐烂,老鼠、野狗成群结队地来咬残肢。

当时八路军曾在灵丘外围活动,日军认为这些人是“通共”村落,要“清洗干净”,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统统当成敌人。

这不是混乱。这是计划。

女人,是怎么死的

男人被杀,女人遭辱,不是附带,是重点。

大云寺清场后,日军把抓来的妇女集中到破庙里,脱光、抽打、摆姿势、轮奸,一步一步像在“流程”中进行。

谁反抗,谁死,谁骂日军,谁死得更惨。

张君儿,22岁,被拖出去时身上还背着孩子。

她当着众人怒骂日军“畜生”,两个兵抓着她胳膊,一个把她的衣服扯开,刺刀从肚子戳进去。

她的孩子,没人知道后来去哪了。

不仅是奸淫,是羞辱,妇女被命令排队,脱光后要在空地上转圈、跳舞。

有孕妇撑不住跪倒,被皮靴踹脸,东驮水村一名妇女当场流产,被杀前喊了一句“杀我一个,千人报仇”,当场被刺喉。

有的女人藏进寺庙,躲进地窖,日军带着狗挨家挨户搜。

寺庙的和尚广显,把绳子挂在墙头,让20多个女人顺绳而逃,他守在最后,日军追来时,他站着没跑,被活活浇了汽油点燃。

烧了三个小时,半个庙塌了。

有女人跳井,有女人用碎瓦割脖子,被抓住的,也会被逼着说“感谢皇军”,不说就挨刀。

她们不是为了活,是为了不活得像一条狗。

这场屠杀里,女人被杀的方式,比男人更慢,更长。更痛。

活下来的,不等于活着

屠杀结束后,不是结束。

八路军收复灵丘,是10月23日。整整一个月后。灵丘不是城了,是一座尸体堆成的废墟。

人找不到亲人,只能在尸体里翻。

丁仰轩回来,蹲在大云寺的尸堆旁,翻了三天。

“看不出谁是谁,鞋没了,衣服烂了,脸全是蛆。”

有个孩子,在财神庙附近找到母亲的尸体,她还穿着蓝布衣服,下半身没有了,孩子没哭,他只把她衣服的一角撕下来,装进兜里。

那时候,不是看到死人会哭,是找不到人才哭。

“那时候,天都没颜色。”

尸体是堆着埋的,一坑一坑,标不出是谁,有人在衣角上系红布,有人用树枝搭个记号,有人只是默默站着,看着风吹土盖下去。

不敢出声,怕惹神,尸臭味三里之外都闻得到。

大云寺附近的井,被塞满了尸体,有人往下丢石头,听不到回声,井被填了,但那个地方没人再敢靠近。

幸存者,怕说

战争后有法庭,但灵丘没有证人,因为证人都怕,怕再说出来,死一次。

张老太太活下来时16岁,亲眼看到母亲被轮奸,她后来说:“我一直以为我疯了,因为我没哭,我站在那里,看着他们……我以为我不正常。”

她五十岁才第一次把话说出来,说的时候脸上没有表情,手不停地抠着桌子。

逃出来的人,改名字,不回村

“十七刀”丁仰轩,再没回过自己老宅,他住在县边上的破窑洞,一辈子种地,不说话。

有人劝他去城里看病,他说:“我早死了,那年就死了。”他家人全死了,一个活口。

他一辈子记仇,他说:“他们不是兵,是鬼。”他把17刀的伤痕画在一张纸上,挂在墙上,每天早上看一次。

女人的后半生更惨

被侮辱过的女人,多数不再出嫁,也没人敢娶,有人悄悄搬走,有人干脆跳河。

孩子问母亲:“爹呢?”母亲只说:“走了。”

灵丘的“寡妇村”后来有了名字,其实那不是寡妇,是受难者,但没有碑,没有人替她们说话。

证据从来没断过

有人说,这是战争中常见的事,但灵丘不是战斗现场。

灵丘连抵抗都没组织,就被屠了。

档案里有记录,山西抗战档案第87卷,《灵丘沦陷时期暴行记实》

记载:此案属“非战斗伤亡”,共计死亡1200人,失踪者208人,女性性暴力受害超300人。

有两张照片,后来作为战犯审判的呈堂证供。

照片中,一名妇女倒在地上,下体裸露,腹部被刺破,背景是财神庙后墙,地上有军靴印。

日军留下的不是痕迹,是铁证。

这不是报复,是计划

有些人说,可能是因为平型关战役,日本兵被打了,才来泄愤,可时间对不上。

灵丘被屠,是9月23日,平型关胜利,是9月25日。

所以不是泄愤,是“预设行动”。

据档案记载,日军在灵丘附近布置了“清乡队”,属于“扫荡行动”一部分,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

他们的目的是清人,杀光、烧光、抢光。

灵丘是试验场。

国际记录有灵丘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有“山西十二大惨案”之说,灵丘列第四,南京排第一,滕县、阳高、昔阳在后。

灵丘没有像南京那样广为人知,因为规模小,但手法一样,甚至更冷静。

南京还有宣传,灵丘,没有目的,就是屠杀。

县史办曾统计,“灵丘大屠杀幸存口述者,仅剩5人。”

他们年纪都过百,话说得不清楚了,有一位,只说了四个字:“不能原谅。”

他们不是在等正义,他们只是想,这个事,不能没人记得。

0 阅读:7

小丁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