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宋美龄和蒋经国、蒋纬国在蒋中正的葬礼上拍了张合照。那时候,他们三个都穿着黑色的丧服,脸上满是难过。蒋纬国和宋美龄还戴上了墨镜。虽然蒋纬国和蒋经国都是宋美龄的继子,但他们和宋美龄的关系却各有各的样。
蒋经国是蒋中正和毛福梅两人的儿子,而且是蒋中正唯一的嫡亲儿子。但遗憾的是,因为蒋中正和毛福梅之间感情不和,蒋经国小时候并没有享受到多少父爱。小时候,他先跟母亲毛福梅在家生活,后来被父亲蒋中正带到上海去读书,这样他就离开了母亲。15岁时,蒋经国启程去了苏联,并且在那里度过了差不多12年的时间,经历了不少人生的艰辛。
1936年,是蒋经国人生轨迹改变的关键一年。那年,国内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给扣住了。好在中共顾全大局,通过谈判摆平了这事儿。也就是在那时候,蒋经国得到了回国的许可,他得知这消息后,心里别提多美了。他赶紧收拾收拾,到了第二年年初,就带着老婆孩子一块儿回了上海。
儿子到家了,蒋中正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但还是有件事让他放心不下。蒋经国对老爸离开老妈,娶了宋美龄这事儿,心里头一直憋着气呢,觉得他老妈受了天大的委屈。蒋中正琢磨的就是,蒋经国能不能跟继母宋美龄处得来。其实宋美龄心里也挺没底的,所以她早早就开始琢磨怎么跟蒋经国相处,下了不少功夫。
1937年春天4月份,蒋经国跟宋美龄在杭州碰了头。宋美龄对蒋经国挺热情的,不仅给了他一万大洋,还赠了一辆小车,并且派了两个随从给他。蒋经国也是挺懂事,给宋美龄行了大礼,直接管她叫妈。这次会面,比预想的还要顺畅,宋美龄心里头也是美滋滋的。
这时候,蒋经国的亲妈毛福梅还活着呢。可以看得出来,蒋经国心里其实是不乐意这样做的。但他这些年经历了不少事,人也变得成熟稳重了,还懂得了退让。
之后,宋美龄挺细心地跟蒋中正说,不如让蒋经国早点回溪口吧,毕竟他离家那么久了,肯定挺想妈的。蒋中正一听,觉得这话在理,就让蒋经国回去看望老人了。
蒋经国离家多年,这回一见到老妈,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毛福梅看着儿子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心里头也激动得不行,眼泪直打转。母子俩这一见面,真是让人看着都感动。而且啊,毛福梅对这个外国来的儿媳妇也挺满意,还给她起了个新名字,叫“蒋方良”。
但话说回来,宋美龄毕竟不是蒋经国的亲妈,他们之间始终有层隔阂。特别是宋美龄自己没孩子,却特别宠着外甥孔令侃和孔令伟,有些事做得过了头。蒋经国心里头不满,可也只能憋着,不敢明着跟她对着干。
蒋中正还在世那会儿,蒋经国和宋美龄之间虽然心里不痛快,但还能勉强维持着面上的和谐。不过,等到蒋中正一走,他们俩的矛盾可就彻底爆发了,结果宋美龄没办法,只好跑到美国去了。
跟蒋经国比起来,蒋纬国和宋美龄之间的关系要融洽不少,他们俩之间没有啥利益冲突。其实啊,蒋纬国并不是蒋中正的亲生骨肉。虽说小时候蒋中正特别疼爱蒋纬国,但等他长大了,蒋中正还是受到了老思想的影响,决定把大权交给蒋经国,毕竟蒋经国才是亲生的嘛。
另外,蒋纬国自小便常伴蒋中正左右,他也早早地就结识了宋美龄,两人之间感情颇为深厚。蒋纬国的两位夫人,石静宜和邱爱伦,跟宋美龄关系也挺融洽。特别是邱爱伦,在宋美龄年岁大了之后,经常到宋美龄家里探望。她们俩兴趣一样,都爱穿漂亮衣服。邱爱伦每次买衣服都会买两件相同的,一件自己穿,另一件就送给宋美龄。
蒋经国和蒋纬国之间其实也有不合。身为接班人,蒋经国心里对蒋纬国有所戒备。蒋纬国呢,长期以来手里没啥实权,特别是在“湖口兵变”那事后,更是彻底失去了老爸蒋中正的信任。有两件小事,挺能说明他们兄弟俩的关系咋样。
1948年,蒋家在修订家谱那会儿,蒋经国跟族长提议,想把蒋纬国的名字从家谱上拿掉。但族长还有族里的其他人都没同意,这事儿就没办成。
在蒋中正病情严重那会儿,蒋经国拦着蒋纬国,不让他去父亲屋里看望。他说屋里人太多,空气流通不好,对父亲的病没好处。
蒋纬国在蒋经国一直以来的管控下,其实只捞到了一些没啥实权的位子。蒋经国对此有自己的说法,他说弟弟个性太过高调,行事不够沉稳,难以自己挑起大梁。
不过,到了蒋经国晚年,他心里有了些变化。主要是他那三个儿子,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一个个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法接他的班。他看着自己手中的大权可能要落到外人手里,这时候又想起了蒋纬国。但蒋纬国那时候已经没办法掌控大局了。就这样,1988年蒋经国一走,蒋家的时代就算是彻底过去了。
蒋经国走了9年之后,蒋纬国也告别了人世。时间来到1997年,81岁的蒋纬国因病去世。后来,他被安葬在了妻子石静宜和养母姚冶诚的旁边。
宋美龄心里头对权力被夺这事挺不是滋味。蒋家和宋家费了好多年心血,到头来却没人能接班,反倒让一个姓李的外人把大权给揽了过去。这让宋美龄心里头憋屈得很,可也没辙啊。
2003年,宋美龄离世,标志着蒋宋两家的辉煌时代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