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诗歌常见结构
诗歌的结构是指诗歌中各部分内容的组织和排列方式,它对于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起着重要作用,常见的诗歌结构如下:
一、线性结构按照时间、空间或情感的发展顺序依次展开,使诗歌具有清晰的叙事或抒情脉络。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人按照 “来到康桥 — 在康桥的所见所感 — 离开康桥” 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抒发了对康桥的爱恋和不舍之情,诗歌结构清晰,情感流畅。
二、意象并置将多个意象并列呈现,通过意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如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将 “面孔”与“花瓣”两个意象并置,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自由结构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诗人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的需要,自由地组织诗歌的语言和内容。如惠特曼的《草叶集》,诗歌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自由,诗人以奔放的语言和豪迈的情感,歌颂了大自然、人类和民主,展现了自由结构的独特魅力。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5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