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世后,这张“纸”比密码还重要!没有它,银行不让取钱!

小白鸽财经 2025-04-23 08:55:44

在很多人观念里,只要知道银行卡密码,账户里的钱就如同囊中之物。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即便你是逝者的亲生子女,即便你知晓密码、持有银行卡,当老人离世后,银行依然可能拒绝你的取款请求。最近,不少网友咨询:“我爸妈的钱存在银行,我们知晓密码、卡也在手,为什么就是取不出来?”这背后隐藏着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很多人觉得密码能打开银行卡,却不知它连银行大门都难以推开。老人去世后,银行卡密码 ≠ 取款通行证,真正能让银行放款的,是一张关键文件——继承公证书。

密码明明是老人生前告知的,卡也在你手中,银行为何偏偏不让你操作?这并非银行故意刁难,而是银行害怕惹上官司。想象一下,如果任何人仅凭一张卡、一个密码就能取走已故者的钱,那假冒家属的骗子岂不是可以肆意妄为?

更何况,很多家庭存在多子女、多继承人、再婚家庭等复杂情况,钱到底归谁,必须由法律来裁决。所以,银行不给取款,是依法行事,不敢轻易放款。

那么,如何才能顺利取款呢?继承公证书是关键。这份文件能证明两件重要事情:你是谁,即你是否为合法继承人,与逝者是什么关系;怎么分,即继承人之间是否存在争议,是否都同意你来取钱。继承公证书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它是银行认可的“唯一通行证”。没有它,即便你携带身份证、户口本、银行卡、死亡证明等齐全材料,银行依旧会拒绝你的请求。

接下来,说说如何办理继承公证书。办理继承公证书并不麻烦,但需要细心。你可以前往逝者的户籍地、住所地、财产所在地,甚至你自己的居住地的公证处申请。办理流程清晰明了:准备死亡证明、户口簿、结婚证、出生证明(用于证明亲属关系)、本人身份证、所有继承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或签字材料、银行账户信息以及承诺书(承诺无争议且材料属实)。

公证处核实材料、确认亲属关系且无人反对后,一般会出具公证书。拿到公证书,你才能合法继承存款并前往银行取款。

除了办理公证,还有几种取款方式可供考虑。银行通常支持以下三种方式取款。

第一种是通过 ATM 取现。如果老人在世前授权你使用银行卡(或留有密码且账户未被冻结),理论上你可以通过 ATM 机进行小额取款。然而,这种方式存在风险,一旦被质疑“未经授权”,可能涉嫌违法取款。

第二种是办理继承手续后,到银行柜台取款。携带公证书、身份证、死亡证明等材料,按照银行要求办理即可。这是最稳妥、合法且风险最低的方式。

第三种是不知道具体银行时,可申请法院调令。如果家人知道老人有存款,但不清楚在哪个银行,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再拿着调令去各大银行查询,确定账户后按照正规流程取款。

遗产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合理规划才是对家人负责。很多老人临终前没有立遗嘱,也没有进行财产交接,结果导致子女有卡有密码却无法进入银行大门取款。更令人担忧的是,家庭成员可能因为“钱”的问题产生矛盾,感情破裂甚至对簿公堂。所以,提前立遗嘱并办理继承公证,是对家人的最好安排。

最后提醒大家几点注意事项。密码并非万能钥匙,法律手续才是正道通行证。不想给子女增添麻烦?那就提前做好财产交代、办理公证或写好遗嘱。做好准备,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的延续。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有一位张先生,父亲去世后,他拿着银行卡和密码去银行取款,却被银行拒绝。原来,张先生还有两个兄弟姐妹,银行要求他提供继承公证书。张先生起初不理解,觉得银行是在故意刁难。后来,在咨询了专业人士后,他按照流程办理了继承公证书,最终顺利取出了父亲账户里的存款。

还有一位李女士,母亲去世前没有立遗嘱,也没有进行财产交接。李女士和兄弟姐妹在处理母亲遗产时,因为存款问题产生了矛盾。大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原本和睦的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他们通过办理继承公证书,按照法律规定分配了遗产,但这个过程中,家庭感情已经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这些案例都警示我们,要重视遗产规划问题。提前做好准备,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能维护家庭和谐。如果你也正在处理父母的银行遗产,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经历;如果你还有疑问,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份“银行遗产提取流程全指南”,一步步教你如何操作。

愿我们都能把“走好最后一程”这件事,做得体面、有序、无悔。让我们的爱和责任,通过合理的遗产规划,得以延续和传承。

0 阅读:1

小白鸽财经

简介:本账号为国元证券王霆所有,执业编号:S00206220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