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李鹏总理和儿子李小鹏、李小勇的合影,他37岁,气质不凡

沛儿阅览趣事 2025-04-16 14:26:36

1965年,李鹏结束了忙碌的工作,看着身旁活泼好动的小鹏和小勇,他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去照相馆拍照,留下这一美好瞬间。

李鹏穿着一件笔挺的黑色中山装,衣角平整,每一粒纽扣都扣得整整齐齐,显得格外精神。为了这次拍照,他还特意在出门前仔细整理了头发,摄影师调整好相机,镜头对准他们,说道:“准备好了,看这里,一、二、三……”

随着“咔嚓”一声,这一瞬间被定格,成为了李鹏和孩子们珍贵的回忆。这一年,李鹏三十七岁正值壮年。

获得周总理夫妇特别关照

李鹏出生于1928年,他的父亲李硕勋,是一位坚定的革命志士,随着李鹏渐渐长大,他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小小的脑袋里装着无数疑问。有一天,李鹏坐在母亲身旁,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问道:“妈妈,为什么父亲总是这么忙,老是见不到他”

赵君陶停下手中的活儿,解释道:“孩子,因为咱们的国家现在正遭受着苦难,被列强欺负,老百姓生活得很艰难,吃不饱、穿不暖,还没有自由。你父亲和许多像他一样的人,为了让国家变得强大,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不再受压迫,所以才去革命。他们不怕危险,不怕吃苦,就是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李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接着又问:“那革命一定很辛苦吧,父亲会受伤吗?”

赵君陶把李鹏搂进怀里,轻声说:“革命确实很辛苦,但你父亲是个勇敢的人,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受伤。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只要能让大家幸福,他什么都愿意做。”

李鹏紧紧握住小拳头,认真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去革命,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1931年9月,李硕勋秘密前往海口开展工作,然而,由于叛徒的出卖,他刚抵达海口不久,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敌人对他施以各种残酷的刑罚,妄图从他口中获取党的机密。

但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李硕勋始终咬紧牙关,除了坚定地说出“我是共产党员”外,没有透露任何情报。最终,敌人恼羞成怒,决定对他痛下杀手。

得知丈夫牺牲的噩耗,赵君陶悲痛欲绝,但她明白,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为了孩子,也为了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查,她带着李鹏,匆匆踏上了回四川老家的路途。回到成都后,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娘家的生活条件并不宽裕,再加上局势动荡,物价飞涨,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

此时,远在延安的周总理夫妇一直心系着这些烈士子女。他们深知这些孩子在失去亲人后,生活和成长会面临诸多困难。周总理多次派人四处打听李鹏母子的下落,终于,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找到了赵君陶和李鹏。

周总理和邓颖超第一次见到李鹏时,就被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吸引了,从那以后,周总理夫妇便时常关心李鹏的生活和学习,只要有空,就会让李鹏来家里玩,给他带一些学习用品和书籍。

得到毛主席赏识,重点培养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局势依旧严峻。年仅13岁的李鹏,也告别了熟悉的山城重庆,在组织的安排下,与其他革命后代一同踏上了前往延安的征途。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波折,翻山越岭,终于抵达了延安。

一到延安,李鹏就被这里朝气蓬勃的氛围所感染。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都是革命与理想;随处可见的宣传栏里,张贴着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抗日救国的海报。

李鹏被安排进入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补习班学习,在这里,他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共产党的思想理论。

延安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学习氛围却异常浓厚。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他们就在窑洞、露天场地上课;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料,他们就互相借阅、手抄笔记。

1942年,结束了上午紧张的课程,李鹏趁着学习的间隙,前往杨家岭看望陈云。

来到陈云的住处,陈云一见到李鹏,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关切地询问:“小鹏,最近学习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李鹏回答道:“陈伯伯,我都学得挺好的,就是有些地方还想再多琢磨琢磨。”陈云听后,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好啊,学习就是要多思考。”

两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到了饭点,陈云便留下李鹏一起吃饭。饭后,李鹏坐在一旁,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读了起来,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紧接着,毛主席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毛主席看着这个专注看书的孩子,问道:“你看的是什么书啊?”李鹏回答道:“主席,我看的是《三国演义》。”

毛主席笑着说道:“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呀?”

李鹏回复:“我最喜欢里面的曹操,他有谋略,善用人,在乱世中成就一番大业,很了不起……”

离开前,毛主席对陈云说:“这个娃娃了不起,要好好培养,将来一定是个人才”。

37岁李鹏总理和儿子李小鹏、李小勇的合影

1945年,李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1947年,李鹏来到哈尔滨油脂厂,担任党支部书记。

虽说有了职务,可他毫无架子,笑着对工人说:“大伙别把我当外人,以后咱吃住都在一块!”每天,他和工人一同穿梭在车间,深入了解油脂生产流程,一心想着为工人谋福利。经过努力,成功建立起党领导的工人管理机构,顺利完成民主改革。

次年,李鹏接到中央安排,与20多位烈士后代踏上留学苏联的征程。在苏联的日子,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心想:“绝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学成后,他立刻回国,投身建设。

1955年,李鹏从苏联归来,没有丝毫停歇,直接奔赴水电基层,在吉林丰满发电厂见习。一到厂里,他就主动和工友们打招呼:“我是来跟大家学习的,以后还得多仰仗大伙。”

见习期间,他始终坚守党性原则,每天跟着工友们一起在厂房里忙碌,从设备的操作到维修,他都认真学习。遇到难题,他就和工友们一起探讨,很快便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赢得了工友们的认可与尊重。

1958年7月10日,李鹏和朱琳正式结婚。李鹏和他的夫人多年爱情长跑,即便进入婚姻也是蜜里调油,琴瑟和鸣,因此家庭环境氛围融洽和谐,二人共育有2子1女。

1965年,李鹏看着家中活泼可爱的小鹏和小勇,心中满是温情与慈爱,他决定带孩子们去照相馆拍张照片,留下一份特别的纪念。三人来到了北京街头的照相馆。

老板热情地迎上来:“欢迎光临,您这是带孩子来拍照呀!”李鹏点头回应:“是啊,想给孩子留个念想。”

李鹏轻声对孩子们说:“一会儿拍照的时候,都要站好,笑一笑哦。”随着“咔嚓”一声,这张照片不仅是此刻家庭幸福的见证,更是他对孩子们深深爱意的寄托。

1979年,党中央着眼于国家长远发展,决心提拔一批专业领导人才。李鹏凭借在电力领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出色口碑,顺利进入最终名单。他先是被任命为电力工业部副部长,任职期间展现出卓越才能,很快便转正。

在电力工业部任职时,李鹏全身心投入工作。他深入基层调研,足迹遍布各个电厂。创造性地提出“电力适度超前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国内电厂建设。

1983年,李鹏升任国务院副总理,步入中央领导层,分管能源、交通和重点项目建设。他频繁奔波各地,为能源项目选址、交通规划布局出谋划策。

此外,他对航天工业发展也极为关心,多次发表关于航天科技的讲话,鼓励航天人自主创新,助力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2019年7月22日,李鹏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0 阅读:1

沛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