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路径已规划完毕,机械臂就位!”“3、2、1——穿刺针抵达靶点!”
继成功启用DSA介入手术室后
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
日前率先在手术室内运用
智能穿刺手术机器人
为两名患者成功实施
机器人辅助下肺穿刺活检
“人机协作”再次走在了行业前沿


“医生,这手术安全吗?我心里还是有点怕。”,手术当天,接受肺穿刺活检的患者李大爷心中有些担忧与不安。护士长耐心解释道:“大爷,您放宽心。这次我们采用的是智能穿刺手术机器人辅助,它就像一个超级精准的‘小助手’,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找到需要穿刺的位置,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都有大大的保障。”听了医生的话,李大爷紧锁的眉头微微舒展,眼中的疑虑也稍稍减轻了些。

准备就绪,智能穿刺手术机器人利用其自身先进的定位系统,迅速且精准地确定了肺部病灶的位置,在毫米级别的精度下,将穿刺针准确无误地送达目标区域。整个过程犹如一场精密的舞蹈,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精准。

“传统的肺穿刺活检手术,很大程度依赖医生的经验和手感。医生需要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在复杂的肺部结构中寻找合适的穿刺路径,这对穿刺的精准度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徐智介绍,智能穿刺手术机器人,通过先进的定位系统,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实现精准的穿刺定位。通过AI三维重建技术,将CT影像实时转化为立体导航地图,借助多轴机械臂搭载的亚毫米级运动控制系统,实现0.2毫米级定位精度,配合自主研发的呼吸运动补偿算法,让穿刺针如同“长了眼睛”般随呼吸动态微调轨迹。

“就像在身体里装了北斗导航,不仅大大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还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
徐智特别提到,智能穿刺手术机器人体积小巧,却功能强大,在有限的手术空间内,能灵活地穿梭和操作,找到最佳的穿刺角度和位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让手术开展更加得心应手。”

手术结束后,李大爷被送回病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恢复,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他感慨地说:“一开始我真的很害怕,没想到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这个机器人手术又快又安全。”
当科技与医者仁心共振
我们就能在
守护军民健康的阵地上
筑起最坚固的堡垒
徐智表示
未来,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
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
致力于将更多先进医疗技术
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为患者带来更优质
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来源:新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