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的“红色警报”

玉平健见 2025-02-21 14:43: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被视为缺血性卒中的“红色警报”。但由于其公众知晓率与治疗率均偏低,往往被忽视。

研究表明,TIA患者在发病后的第2天及90天内,卒中风险分别高达3.5%和9.2%。因此,早期识别与干预至关重要。

TIA的特点与症状

1.一般特点:

TIA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或高血脂等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发病突然,且易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导致的局部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持续时间短暂,一般持续10余分钟。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分布有关。

2.颈内动脉系统TIA

可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单瘫、轻偏瘫)、面部及舌部瘫痪、偏身感觉异常、视力障碍(如眼前灰暗、视物模糊、一过性黑朦甚至失明)、失语、空间定向障碍及人格情感变化等。

3.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常见症状包括眩晕、平衡失调、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眼球运动障碍、复视、面部及口周麻木,有时可伴对侧肢体瘫痪及感觉缺失。

必要的检查及评估

对于新发TIA患者,需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

一般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肾功能、血糖及血脂等,辅以CT或MRI功能成像。

血管检查: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血管超声、全脑血管造影(DSA)以明确颅内外血管病变情况,其中DSA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支架治疗术前评估的金标准。

心脏评估:对于疑似心源性栓塞的患者,需进行心脏超声及长程心电监测。

对于未能明确病因和针对病史行其他相关检查。

治疗及预防策略

针对性治疗:根据检查结果,遵循医嘱采取抗血小板、抗凝、扩容、溶栓等治疗措施,必要时考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管理高血压、戒烟、控制血糖与血脂、治疗心房颤动、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与营养:均衡膳食,种类多样化,增加全谷物、豆类、水果、蔬菜及低脂奶制品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与反式脂肪的摄入。

运动与锻炼:保持规律运动,建议每周至少3—4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2次高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每次持续时间达标。

体重管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与运动来控制体重,使身体质量指数(BMI)保持在健康范围内(<24kg/m²)。限制饮酒:戒酒或减少酒精摄入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即将发展为脑梗死的预警信号,虽然症状可能短暂缓解,但绝不能掉以轻心。TIA发病后2—7天为卒中的高风险期,早期识别与干预能够显著降低TIA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减轻卒中疾病负担。让我们共同关注TIA,守护大脑健康。

来源:重庆黔江民族医院

责编:阳光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