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最经典8句话,最好背下来

墨澜清风文化说 2025-04-12 03:59:04

《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宋代,被尊为“劝善第一书”。

相传为太上老君所授,后在民间广为流传。

全文仅有千余字,却句句鞭辟入里,道破了善与恶、福与祸的真相。

堪称一部跨越时空的人生指南,劝导世人行善积德,自求多福。

从中精选最经典8句话,且读且悟且行,定能福泽绵长!

01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译文:

是招祸,还是迎福,都是自己行为的结果。

感悟:

《史记》有云:“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上天不会胡乱降下灾祸,也不会凭空给予福泽。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是福是祸,全看你自己如何做。

因此,无需四处求神拜佛,只要修身正念,端正言行。

与人为善,常行好事,不做损人利己、伤天害理之事,就是远祸迎福之道。

02

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译文:

心存善念,虽未行善事,吉神已只待赐福;心有恶念,虽未行恶事,凶神已只等降祸。

感悟:

《增广贤文》中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君子慎其微,一旦起心动念,人不知天也知。

未显化实行的善恶念头,早已在意识田中种下因果。

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无论何时,都要怀有一颗敬畏心,改过迁善。

在念头层面保持觉知,净化自己的能量场,才能吸引美好向自己奔赴而来。

03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译文:

不要彰显别人的短处,也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

感悟:

谚语有云:“河有深浅,人有长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长处,亦有短处。

保有同理心,不揭露他人的短处,是一种修养。

保有谦卑心,不张扬自己的长处,是一种智慧。

藏言守拙,那些未说出口的体谅与未展露的才华,亦是最高级的自重。

04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译文:

合乎道义的事就去做,不合道义的事就放弃。

感悟:

子曰:“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道,是符合天道规律、道德伦理和事物本质的准则。

以“道”为标准,行事才知道何时该进,何时须退。

若合乎道义,即使举步维艰,前路渺茫,也应勇往直前。

若偏离正道,哪怕利益诱人,好处惊人,也要及时止损。

内心坦荡,意志坚定,顺大道而行,方能行稳致远,成就自身。

05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译文: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同影子般跟随在人的身后。

感悟:

《名贤集》有言:“报应有早晚,祸福自不错。”

善有善报,福气临门,恶有恶报,灾祸加身,不过早晚而已。

所以,永远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为非作歹,一旦行差踏错,必会招致灾祸。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踏踏实实用善举铺就人生的路,才能命好福深,惠泽子孙。

06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译文:

不走邪恶的歧路,哪怕是无人之处也要慎独不欺心。

感悟:

曾国藩说过:“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君子慎独,暗室不欺,是一种战胜自己的修行。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稍有松懈不自持,便容易沉沦深渊。

因而,即使是在无人时、细微处,也要始终不逾矩、不放纵、不越轨。

世间物欲横流,唯有外不欺人,内不欺己,才能身正不怕影子斜,立于不败之地。

07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译文:

哪怕微小如昆虫草木,也不可轻易伤害。

感悟:

儒学大师马一浮写道:“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纵使见识过天地宇宙的无垠广阔,依然要怜惜微小的生命。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并非世间的主宰。

万物皆有灵,小到一花一草,一虫一鸟,亦概莫如是。

养一颗慈悲之心,尊重仁爱每一个生命,方懂得利乐众生,怜悯诸苦,抵达人生更高远的境界。

08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译文:

善良的人,得人敬仰,得天庇佑,得福得禄。

感悟:

《道德经》有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心地善良的人,会经常得到上天的眷顾和偏爱。

因为行善就是积德,唯有厚重的德行可以承载万事万物。

不仅被人认可、受人敬重,还能福佑自己一生顺遂,平安喜乐。

余生,修一副好心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请相信: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安排。

7 阅读:85

墨澜清风文化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