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明读北京碑刻(165)-《顺天府学宫碑》

英莫问世界 2025-04-12 07:24:35

《顺天府学宫碑》建立于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夏月,原址在东城区府学胡同。碑文如下:

重修顺天府学宫碑记(篆书额

重修顺天府学宫碑记

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兼礼部尚书加五级/宛平/王熙撰。

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大兴/李録予书。

国朝造士之典最重者无逾于京师,学专於府不以县,天下莫比也。董之以丞,丞位尊,亚于尹,尹比侍郎,丞之秩与少卿佥□□天下莫比也。观其委之重,知其所由重。而开国五十余年,丞之大有功于学校者,则唯今石门吴公最。燕京山海环固,萃毓雄秀,灵奇钟焉。世祖定鼎,用肇造我区夏。今上诞敷文德,重华昭于四方,文明盛焉。彼都人士,万民所望,非以之命所敷,京师其首被者乎。且夫国学所以聚天下魁宏杰出之才,非府州县卫之学可比。而大比乃附于顺天。顺天亦府,尔既以概几辅数郡而代乎直隶之称,又以其学木既乎国事,所收天下魁宏杰出之士,是所望于京师之士者,莫非魁宏杰出而与天下之才角其胜,何其隆欤。熙生长辇毂下,幼参科名,叨侍從,今且备位台辅,深悉朝廷所以厚我京师之士之意。尝考国初用昭桓拨,日不给,庙学渐颓,旗丁或据处其中,壖垣四侵,榛焉厩焉,为之丞者或蹙然,莫非首善所空有。于是补而葺之者,前有高公尔位,继有王公维珍也。扩清之而一复其址之旧,蒙旨褒嘉张公鹏也。嗣疏奏得请营之新之,工未作而去者,江公晋征。踵而行之,缔构塗塈,更补汪公所未及而捐俸以成之者,则吴公涵也。工既讫,殿跂然觉然,廊庑翼然,庭殖殖然,祠亭堂楼斋舍坊墉哙哙然。丹雘藻彩无不周不焕。器无不修不备。工无不坚,而缺废无不举,又凿井于其外,以代庙之汲,而禁其扰。灵妥士悦,礼修教宣,猗欤休哉。我皇上立极,作覩贲享,以化成天下。又得大儒焉,以为之师。力作振而兴□如此,则成人小子何患无德造,面都人士不杰然出乎天下之才之上也哉。癸酉乡科两解俱出顺天府学。掇经魁登贤书者满汉三十余人。甲戌会试,成进士者凡四,而馆選咸无遗。標虎榜者济济,而传胪首唱,亦属府学中人焉。文风丕茂,敢忘所由来。于是合学士子同诣余为文,勒诸贞珉,以志吴公之德,並不没前此诸公之功于不朽。余既不犹辞,而为之纪其实,又进多士而詺之曰: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诗之音有以也。有圣君养于上,有贤师董于下,斯士誉髦何难乎。诸子勉旃,毋负吴公,毋负朝廷所以重我京师不以比于他方之意而已。

时康熙参拾肆年岁次乙亥夏。

赐进士出身顺天府府尹刘元慧、钦差旧太仓监督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朱絪、工部都水司员外郎贾棠、顺天府治中薛载德、照磨丁应韬、犬兴县知县王廷聘、县丞王道弘、宛平县知县陈宗彝、儒学教授□□□、儒学教授石□□、武学教授萧□□、□□、□□、袁□生、李□循、傅举□、李□洪同□

0 阅读:1

英莫问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