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临终前拒见主席和总理,却怀着一片赤诚之心,渴望见他一面

沛儿阅览趣事 2025-03-24 04:05:05

1974年,彭德怀的病情愈发严重,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但彭徳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支撑着他与病魔顽强抗争,在病榻之上,彭德怀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

此时的他,连说话都变得含糊不清,可思维却异常清晰。或许是预感到大限将至,他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拒绝见主席和周总理。

彭德怀躺在病床上,对身边的人说道:“我不能去见他们,我现在这个样子,去了也是徒增他们的烦恼。但是现在我渴望见到他一面。”彭德怀所说的他是谁?为什么彭德怀想要见他?

朱德、彭德怀的“棋”逢对手

在开国元帅里,彭德怀的严厉与耿直无人不知。他为人刚正不阿,脸上总是带着严肃的神情,一旦瞧见不合情理、违背正义的人和事,哪怕对方权势滔天,他也毫无惧色,直言痛斥。这份果敢与坚毅,让不少人对他既敬又畏。

然而在这世间,有一个人却始终被彭德怀敬重与钦佩,那便是朱德朱老总。

初次见面,两人就觉得投缘。往后的日子里,愈发默契。闲暇时分,他们常聚在一处,他们不仅是生死与共的老战友,更是棋逢对手的亲密老棋友。

这天,朱德执白,彭德怀执黑,棋局开始。朱德谋篇布局,步步为营,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每当吃掉彭德怀的棋子,他总是轻轻抬手,用自己的棋子将对方的缓缓扫开,再俯身拣起棋子,整齐摆在棋盘一侧,笑着调侃:“老彭,看我又‘缴获’一枚!”

彭德怀则完全不同,他下棋风风火火,瞅准时机,猛地一拍桌子,“砰”的一声,手中黑子重重砸在朱德的白子上,大声喊道:“看我这招,‘杀’你个措手不及!”随后,他伸手从棋子下把“俘虏”揪出,随手丢在一旁,被他吃掉的棋子横七竖八地散落着。

朱德看着棋盘上杂乱的棋子,无奈地摇摇头,笑道:“老彭,你这吃法,可真够‘凶猛’的!”彭德怀满不在乎地哈哈一笑:“战场上要速战速决,下棋也一样!”

没过多久,彭德怀渐渐有些招架不住,局势对他不太有利。他的手刚触碰到一枚棋子,正准备悔棋。朱德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的手腕说道:“不能赖棋,放下!”

彭德怀脖子一梗,脸涨得通红,干脆“赖”到底:“你是偷吃,不算!”朱德眉头一皱,不甘示弱地回应:“吃你的子,还要发表声明吗?战术不行就不行嘛,悔棋算啥子!”

他们就这样从上午一直鏖战到日落,直到警卫员过来提醒用餐,两人才意犹未尽地收摊。

朱德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笑着对彭德怀说:“今天这局还没过瘾,下次我可决不手软,杀你三百盘,有你好果果吃。”彭德怀也爽朗地大笑起来:“好啊,我随时奉陪,下次定要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携手御敌,守护太行

1937年,日军攻陷娘子关后朝着太原疯狂进犯,八路军总部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在这危急时刻,奉命南撤。在艰苦的转战过程中,总部首长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朱德一边指挥部队巧妙地阻击敌人,每一道作战指令都关乎着战士们的生死和战局的走向;一边又要和参谋人员围坐在简陋的地图前,仔细研究行军计划,反复权衡每一条路线的利弊,力求找到最安全、最快捷地转移路径。

同时,解决总部给养也是当务之急,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思考根据地开辟与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何在战火中建立起稳固的后方,如何发动群众支持抗战。这些问题如沉甸甸的重担,压在他们的心头,常常忙得忘记了吃饭与休息。

为了能让朱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那些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每次作战前,彭德怀都会早早地和左权聚在一起,商讨作战方案。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反复推敲,直到制定出初步计划,才去找朱德具体研究。

在山西省寿阳县一带,部队面临着跨越敌人封锁线的艰巨任务。彭德怀深知此次任务的危险与重要性,此时,寿阳以东被日军所占,下级指挥员们忧心忡忡,纷纷赶来劝阻彭德怀:“彭总,这里太危险了,敌人的飞机随时可能再来,您快撤回去吧!”

但彭德怀却说:“不行!这次任务关乎总部的安危,关乎部队的转移,我必须亲自把地形摸清楚,把过路的地点选好!”

说罢,彭德怀不顾危险,不断跑进作战部队警戒区。朱德得知彭德怀的行动后,立即派通讯员传话,“勒令”彭德怀返回驻地。通讯员一路小跑,找到彭德怀后,气喘吁吁地说:“首长,朱老总让您马上回去!他担心您的安全!”

彭德怀听后对通讯员说:“我知道朱老总是为我好,可我实在放心不下这里。你回去告诉朱老总,我马上就回去,让他别担心。”

回到驻地后,彭德怀对朱德说道:

“老总啊,我比您年轻十几岁,到第一线和团、营、连干部共同指挥战斗,掩护总部机关顺利通过正太路,完成向太行山区转移的战略任务,这是我应该做的嘛!”

朱德无奈又心疼地说:“我知道你是为了大局,可你也得注意安全啊,你要是出了事,我怎么向同志们交代!”

一天,彭德怀找到朱德说道:

“老总,如今局势复杂,您出面过多,安全实在难以保障,这些群众大会就让我去讲吧。只有在环境比较安定和比较重要的大会上,再请您出面讲演,您看如何?”

朱德点头应允:“你考虑周全,那就依你所言。不过,你也要多加小心。”于是,此后的日子里,在各个村庄的土台子上,常常能看到彭德怀的身影,只有在那些特别重要的场合,朱德才会站到台前。

彭德怀临终前想要见朱德一面

1940年,朱德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事宜。此次任务艰巨,关乎国共合作抗日的大局,每一个细节他都反复斟酌。出发那天,总部的战士们纷纷前来送行,朱德抵达洛阳后,正准备稍作休整便继续赶路,却突然接到党中央的紧急命令,要求他立即返回延安。

这道命令来得极为突然,让朱德一时有些措手不及。但他深知,军令如山,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决定返程。由于走得匆忙,他的衣物、书籍、文具,甚至那个陪伴他多年的放大镜,都还留在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

远在太行山总部的彭德怀得知此事后,心里满是牵挂,把小部队的成员们召集到一起:

“同志们,这次任务至关重要!朱总司令留在总部的一财一物,哪怕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只放大镜,都绝不能丢失损坏!这些东西对总司令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安全、完整地把它们送到延安,交到总司令手中!”

太行山路途艰险,沿途还可能遭遇日军的袭扰,稍有不慎,就会让朱老总的物品受损或丢失。想到这儿,他快步走向电台室,打算与沿途地区的军政领导逐一联系,请求协助。

紧接着,他又发出第二封、第三封电报,向沿途各部队详细说明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恳请他们务必协助护送。直到延安发来的电报上面写着:“一切物品均已收到,感谢同志们的辛苦付出。”

他反复读了几遍,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算放心了。”

1974年,彭德怀的生命走向尽头。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病痛无情地折磨着他,身体每况愈下,可他心里一直牵挂着一个人——朱德。

彭德怀躺在病床上,一次又一次地请求:“我想见朱德,就见一面,求你们帮我传个话。”然而却没人把他的请求传达出去,彭德怀带着遗憾离世。

消息传来,朱德满心震惊与悲痛。当得知彭德怀临终前想见自己时,他声音颤抖着怒吼:“你们为啥子不让我去看彭老总?”带着这份遗憾,朱德于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4 阅读:1103
评论列表

沛儿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